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又见麦秆扇

虞舜客


因为电风扇、空调等现代生活方式的进入,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麦秆扇开始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然而,由于前些年用电紧张,麦秆扇似乎又悄悄地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一把麦秆扇在手,便觉是那样的亲切。不啻是因为扇面编织的精致、圆贴缝绣的精妙、扇柄制作的精到,更是因为麦秆扇里有我童年的欢乐故事……

童年时光,我是在江南四明山麓的一个小山村度过的。在一个个季节里走,穿过无遮无拦的风,故乡春夏相交之季一遍遍叠印在成长的碎片里:明净的天空,粉墙黛瓦的农舍,潺潺不绝的溪流,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麦田,这无疑是朴素典雅的来自米勒笔下的乡村油画。而一俟夏季,麦秆扇便开始登场。麦秆扇里,有金色五月麦香的醇浓、丰收的喜庆。人们摇起麦秆扇,何以不是对创造者汗水与欢笑、勤劳与艰辛的悟会?对生命历史的领解?对这一方山水灵魂的更深处的进入与渗透?

是啊,老家属半山区,那里盛产大麦、毛竹、蚕丝,这些都为麦秆扇的制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原料。而看似简单的一把麦秆扇,其制作工艺却复杂得很。编扇的麦秆,当以未经雨水淋过的白净细匀的二菱大麦秆之穗颈为上,穗颈又当以取剑叶包裹部分为优。为防日久发黄,民间多用淘米水将其浸泡一天一夜,后再经烧煮晾干。

当七根麦秆系成一把以后,随着心灵手巧的妇女们将左右两边第一根麦秆各顺次上下编压内侧麦杆之时,渐渐的,一条白练便在妇女胸前欢腾跳跃、不断延伸。而一俟够长,用白线将它缝合起来,便成了麦秆扇的母体。为了美观起见,扇面外围还得缝上一圈用染过红、绿颜色的由四根麦秆编织而成的“狗牙齿”花边。

有道是,“画龙”还须“点睛”。圆贴的缝绣,便是“点睛”之作。圆贴,由花样剪纸、刺绣、扎盘等工艺组成。花样剪纸,其花鸟、人物、历史掌故,皆可入画。刺绣,虽是依样画葫芦但终须耐心。扎盘,则最见功夫,活儿亦最为精细。小小一只扎盘,用丝线配劈开的细麦秆片,自可扎出各种变化无穷的精美图案。

扇柄的制作比扇面编织、圆贴缝绣稍稍简便些。一般选用节长、质细的优质毛竹削制,并刻上吉祥文字、花纹等,式样五花八门,可谓各领风骚。

而当扇面、圆贴、扇柄被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之时,一把麦秆扇便告诞生。细细端详,麦秆扇实在奇美、精致、漂亮,就连扇出的风,好像都带着一股子香气。于是,让人油然想及,这才是精致的生活啊,连扇子都可以做得这么漂亮。然而,又有谁知道,就是这样一把普普通通的麦秆扇,其摇曳生就的缕缕凉风,至少已经传递了两千多个年头。在我的家乡,东晋之时,麦秆扇就因是新娘出嫁后,第一年端午节孝敬族中长辈的礼物,以及姑娘送给小伙子的信物抑或赠送亲朋好友的礼品而盛行于民间。想一想吧,这样的民风民俗,怎不令麦秆扇有着盛远的生命?

麦秆扇的效用,故乡一首民谣说得最明白不过了,曰:“扇子扇凉风,日夜在手中; 日里送清凉,夜里赶蚊虫。”如果说,麦秆扇为人们纳凉驱蚊提供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工具的话,那么,我童年之时享麦秆扇之利,则是祖父与祖母给我的。每每就餐,见我汗流浃背,祖父、祖母便轮流替我打扇,并嘱我“慢慢吃,多吃点”。而到了晚上,大道地里,当我睡在竹床上纳凉之时,又是祖父、祖母轮番替我用扇驱赶蚊子。在凉风习习里,我被月光沐着、浸着、雅着,又被亲情拥着、润着、朗着……我被沐醉了、浸醉了、润醉了、拥醉了、雅醉了、朗醉了……醒着?醉着?梦着?幻着?麦秆扇虽是无情物,但凝固在麦秆扇里的浓浓亲情却让我回味无穷,令我温馨永远。

以后,即便已经返回城里,可每年暑期,我都会去乡下看望祖父、祖母。不知怎的,每当就餐、纳凉之时,祖父、祖母总会有意无意地替我打扇。有一天,我刹地发现,他们的双手是那样的陌生,它已布满了老年斑,显得衰老、苍凉和力不从心。然而,令我确信无疑的是,这两双手中的爱有增无减,麦秆扇可以证明,麦秆扇摇出的凉爽之风可以证明。

我像一只风筝,思念是长长的线,被故乡的麦秆扇牵扯。不论飞多高、多远,思念的源点就是故乡的麦秆扇。或许有一天,故乡会把我的一丝幽魂牵去,落在凉凉地爽爽地麦秆扇摇出的风里……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至少已经传承两千多年文化历史的麦秆扇行将式微,而尚能编织刺绣者,其年龄亦均在60岁以上了,这是多么的让人黯然神伤。然而,我总以为,麦秆扇原始功能的消解,并非伤心事,它至少见证了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我们只是不要淡忘了用麦秆扇的年代,以及那些年代里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亲情、友情、爱情。况且,要留住麦秆扇这门民间艺术,我们自可在开发旅游工艺品和出口传统手工艺品上去开辟一片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天地有大美”,人类文明需要有万里长城和金字塔,亦需要有一大批包括麦秆扇在内的民间工艺“大森林”,不是吗?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