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壮哉,美林

易为水


4月13日上午,我应《散文海外版》主编甘以雯女士之邀,陪同中国出版集团董事长杨牧之先生,前往杭州拜望工艺美术大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设计者韩美林先生。

9时许,当我们驱车来到位于滨江区江滨花园的韩美林大师家时,他正伏案疾书,见我们一行到来,他一边招呼,一边告诉我们为向部分全国政协委员赠送新近出版的《韩美林自述》,他正忙着签名。几百本书的签名,可将大师累坏了,这不,大师伸出大拇指,上端竟冒出了一个圆圆的青色大肿块。“凡是承诺的,都该兑现,累了也高兴”,看来,大师累并快乐着,亦难怪一些政协委员私下里评价大师是“最可爱的人”。

尽管大师到杭州居日无多,但其楼上的创作室却无不透视着大师创造的灵性、勤勉的本色。四壁的瓷罐、印章、书籍,长条桌上堆放的笔墨、宣纸,则映示着大师熟悉的身影。创作室无疑是艺术的世界,“眼花缭乱”不足以比拟其丰富,“洋洋大观”不足以喻其博大。虽然我们只是“点水一掠”,却令我们解悟了什么是艺术的永恒和永恒的艺术。

可谓三句不离本行,未等我们坐下,大师便向我们介绍其近年来的创作成果。“有人说我韩美林只会画画小动物,画些小画,可我一画就是几十米的长卷”,当大师将新近创作的两幅以鹰以牛为题材的大幅作品展示在我们面前时,那种从未有过的视觉冲击力直逼我心。“太雄奇了,太感人了!”杨牧之先生一边目不转睛,一边自言自语,似乎被大师的艺术漩涡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微阖双目,我仿佛看到大师正操起斗笔,饱蘸浓墨,发沛然气势于疏密之间,摄怡然情致于浓淡之中。大师用全部身心拥抱艺术的神姿魔态,怎不销魂夺魄,令人以为观止呢?

谁也没有料到,大师近年来亦始涉山水画、花鸟画,且一冲云霄,一鸣惊人。在一些人的挑剔质疑中,大师径直走自己的路,他抡起工艺美术的大锤在中国画的矿床里开掘再开掘。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上百幅山水画,一画一世界,一画一神韵,其从未有过的笔墨,从未有过的艺术语言,恍若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扇扇新的不知道的艺术世界的窗户,随之,我们的心窗亦被一齐儿打开了,我们的精神夜空亦被一齐儿照亮了。

我们算是幸运得很,竟有眼福观览大师的第一幅花鸟画作品。大师的花鸟画,无疑体现了传统花鸟画的现代转换,体现了现代视觉方式对于传统审美体验的整合。他的工艺美术笔墨,使其作品的整体面貌呈现出“小写意”的风姿和意趣。画面并不复杂,惟一枝一鸟而已,然而,其树枝的清奇,鸟儿的清丽,一齐儿趸拥我怀。尤其当大师端起作品凑向台灯,示意我们欣赏那鸟儿的眼睛之时,看着,看着,那鸟儿眸里似乎有了鲜亮的光,这光掠过我们的心坎,令我们的思想鸟雀与之一起飞翔、鸣叫……

诗要真情性,画更要真情性。画家应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自然,感悟社会,感悟生命,去寻找天地之美,用自己手中的画笔去把握天地境界,传达天地之心。在大师的山水、花鸟画里,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的存在,感受到了他对天地自然的把握和对天地之心的传达,感受到了他那豪放不羁、淳厚天真的心灵。他是真正用心在创作,用心在感悟。其每一幅作品都是一种心灵的传达;每一幅画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幅作品都为我们展示了人世间的真善美——这一主题贯穿了大师整个的艺术创作,这不仅是他历经沧海时的大彻,除却巫山后的大悟,更多的则是大师绘画艺术中饱含着的人性的光辉和文化品格,这是一种大爱,这种大爱为他自己更为我们在浮尘躁世的边缘建设了一座精神家园。

大师创作的源泉,来自于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依偎在祖国母亲的怀抱,他吸吮着母亲的乳汁渐渐长大,他好似一个“张着大嘴的饕餮”,博采众长而吞吐万象,兼容并蓄而心窍洞开。祖国母亲永远是他艺术创作的灵魂所系、力量所在。母亲身上的文化基因,自然不能舍弃,否则,一个不知来路的民族,一个没有文化身份证的国家,岂不悲哀?大师曾经说过:“我酷爱人间艺术,我一生也不能离开这个‘根’。客观存在是抚育每一个中华大地艺术家的母亲。等我们长大成人了就得自己站、自己养自己。在困难面前或是在胜利面前,不要忘记回一回头,看一看这个抚育你的母亲。”长期以来,大师一直在干着一件鲜为人知的事,一件意义深远、泽被后世的积德之事:他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搜寻散落在山林海边、碑刻瓦雕、村落民间的“天书”和“象形艺术符号”。于是,在炕头剪窗花、做虎头鞋的大嫂大娘;在作坊染布、村边画屋墙的工匠,都成了他下车一拜的师傅……大师不但找到了自己的“根”,还在这根系上再度绽放了他的艺术之花。而一本本资料、一叠叠画稿,则更是见证了大师的那份痴恋、挚爱与执着。

大师搜寻的“天书”,有的已经被专家破译,不少则尚未破解。在大师看来,这未被破译的“天书”,恍如无主题音乐,在似与不似间,在朦朦胧胧间,更平添了一份神秘感。而尤是经大师用他那支神来之笔书写变法,那种奇美,则更蛊人惑心,让人心旌摇曳,情不自已。“象形艺术符号”,自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表征、艺术密码,从中无不倾溢着中华子孙的审美情趣。瞧,那一只只笔墨简洁、姿态万千、情趣各异的老虎,经大师点化,让我们若有所思,霎间触摸到中华民族大文化的有力脉动。

是的,无论“天书”抑或“象形艺术符号”,都已穿透千年历史烟尘,它们自能洞察一切,在它们面前,没有人不感到自己渺小。这理该是我们的文化名片,靠它们我们自可凸显文化古国的形象,凝聚和光大民族精神。尤其在当今外来与本土、传统与现代的交错矛盾中,我们既要以开放的积极的态度处理问题,又要头脑冷静。不应该忘记艺术创作中的民族性,不要以为文化艺术也和经济一样会走向全球化。文化艺术是精神创造,它们离不开民族的历史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韩美林大师此举岂不功德无量?知道大师在整理“天书”,意大利、日本的几家大出版商,闻讯赶来,愿以最优厚的条件出版“天书”。然而,他一一谢绝。“这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怎能拱手让人呢?”大师浓浓的民族情结、爱国情愫,从中可见一斑矣。

大抵是出于嫉妒抑或偏见,个别人竟不知天高地厚言韩美林不会作画、写字。面对此,心胸豁达的韩美林大师只是笑着应对:“我是不会画、不会写,玩玩总可以吧?”然而,他不玩则已,一玩竟玩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他创作的作品自是受到了包括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内的广大观众的喜爱。“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人民艺术家”的韩美林大师,永远是美的化身、美的使者。

西子湖畔和风抚柳,鲜花吐艳。4月13日这一天,正是来自世界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高僧云集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出席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之日。当我们问及大师有何礼物相赠之时,大师笑呵呵地引领我们走到一书一画前。一轴书法,行隶篆草俱备,神思流韵毕至,堪称绝品。而以《凤凰涅槃》题名的画,更是奇中见奇、出神入化。其庄严之极,平和之至,令人拍案叫绝。平日里,看过多少幅以此为题材的图了,没有想到,观大师笔下的火凤凰,颇有守侍圣人临终之感,令凡夫俗子也会感到肉身被灵光所包裹而消融。“当我画完这只火凤凰时,在火凤凰的下方,突然发现了一个佛像的轮廓”,一经大师道破,我们始恍然大悟,以为妙哉。无意之中有了这样的创意,这是不是一种天意呢?联想到大师平日那为希望小学慷慨捐赠的行为,那赤条条来又“准备归于零走”的性格,那一方常被他使用的“佛抱我手”的闲章,直让我心里有了明白的答案。

当我们谈得正浓正烈之时,大师爱妻周建萍女士竟上楼加入我们的队伍。作为妻子,周建萍女士对丈夫韩美林的悉心照料先前早有所闻,这不,刚与我们打过招呼,她就将丈夫在喝的一杯已转凉的饮料让家佣加热。是啊,一个已经70多岁的人,气色之好,精力之充沛,若没有妻子无微不至的关心,那自是很难想象的。要知道,他创作的艺术品已经超过万余件;他曾经动过心脏大手术;为设计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他晚上常做恶梦,以至几次咬烂了舌头……从风风雨雨中走过来而今依然身板健朗、精神矍烁,怎不是夫妻双双的互相慰藉、相互砥砺的作用呢?一幅挂于创作室正上方的韩美林大师为爱妻周建萍所作的写意画“人比黄花‘胖’”,无疑传送了夫妻间其乐融融的感情讯息。
韩美林大师自与杭州有着割不断的情缘。他的母亲是浙江人,他又邂逅西子姑娘周建萍结下浪漫情缘,成为杭州女婿,正是因为杭州在他生命中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所以他独独选取杭州建了“韩美林艺术馆”。杭州秀美的风光、浓郁的人文氛围也使韩美林大师的灵感不断迸发。“北京干燥,像铁片一样;杭州则是如此湿润宜人。到杭州之后我的创作发生很多的改变!”是啊,大师告诉我们,他的创作激情越来越烈,他的作品创作得越来越好。“杭州这个地方有魔力”,如鱼得水的韩美林,对杭州情有独钟,个中原因不是很清楚的吗?

突然想到了余秋雨先生的话:“一个人的到来,会改变整座城市的文化面貌!一流文化人才给一座城市带来的文化魅力是无以替代的……在当今时代,文化人才总是‘流浪’的,给很多城市带来机会,如果把这些‘流浪者’的中年和晚年留住,城市文化面貌会因他们而闪现出异样光彩。“大师已被杭州留住,因为他的心他的情是属于杭州的,大师将因杭州风景之美而变得更加灵慧,在杭州,大师已经和正在迎来又一个新的艺术创作高峰,演绎属于他的艺术人生的新辉煌, 自然,西湖亦将因大师而增色,杭州将因大师而变得更加靓丽。

我们与大师一起品茶,一起畅谈。大师谈兴浓烈,宏音铮铮。声声激昂中,我又一次读到大师那贮纳于内心深处的无限庄严和磅礴大气,读到了他那含泪心曲中无穷思爱的主题,一声声都是对艺术的无限挚爱,一曲曲都是对祖国和人民的永远痴恋。

11时许,我们与大师夫妻俩一道步出房门,准备分道扬镳。告别时,大师执意让我们先行上车并目送我们,而就在其挥手定格的一刹那,我突然发觉大师犹如一尊雕像,一尊饱经风霜、才华横溢却浪漫依然、魅力无限的活雕像。

壮哉,美林!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