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乐得清贫逐笑颜

———虞籍乡贤齐陈骏教授印象

徐芳


当记者在市人民医院附近的小区里一套不足60平方米的住宅里见到名闻敦煌学术界的齐陈骏教授时,眼前的老人已经在上虞“蜗居”了整整三年,用几十篇论文历数了他回到绍兴、回到故乡上虞以来的点点足迹。除了几个经常来往的学生,没有人知道,在这样的小屋里,这样深居简出的普通老人,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学者,竟然与遥远的敦煌密不可分,曾经并仍然用他的执着研究令全世界为敦煌而痴迷!

在略显晦暗的光线下、在局促的空间里,最为恣肆的就是到处可见的书籍、稿纸,它们的富庶和老人家里简单至极的衣物、摆设首先构成了记者对一个学者价值取舍的鲜明刺激。

敦煌研究灿烂一生

齐陈骏教授很健谈,言语间一个治史者的纵横开阖和严谨缜密随着他的眉头舒展和紧蹙。他告诉我们,选择学习历史这门学科,受家庭影响很深。齐姓祖父翰香公是清代乾隆时的著名史地学家齐昭南弟弟齐世南的后代。自小的耳濡目染所萌生的喜爱最终让齐陈骏在1953年高考时,填报了历史志愿。在学史、治史的50多年中,经历了无数社会和人生的坎坷和变幻,依旧难以阻挡齐陈骏从一个只对历史故事有兴趣的学生向恩师周谷城先生所要求的“博大精深”境界的不断迈进,至今成就卓著。

尤其在敦煌学的研究上,齐陈骏是全国乃至全球当仁不让的权威。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在齐陈骏的建议下,他所任教的兰州大学率先开设了敦煌学课程,开展有关课题研究,并创办了《敦煌学辑刊》杂志,这也是国内第一个研究敦煌学的学术刊物。1983年,齐陈骏在兰州成立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兰州大学敦煌学的教学和研究也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兰州大学还先后顺利地成为国内高校中敦煌学研究的第一处硕士和博士授予点。齐陈骏所创办的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还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在敦煌学上的研究声誉鹊起,可以说,目前在全国敦煌学上有所建树的学者几乎都出自兰州大学,几乎都当过齐陈骏的学生。

在广漠的大西北,哪里能吹到风沙,哪里就有齐陈骏的足迹。他治史的视野也遍布汉唐、敦煌学、河西史、丝绸之路与西北史,著述了近200万字的论文。难以想像一个祖籍江南的汉子如何行走在黄沙漫天的西北大漠,进行着他苦行僧般的执着研究。齐陈骏笑着回答,在那块土地上待得时间久了,你自然就是那块土地上的人,你的身体属于那里,你的灵魂也属于那里。

一门四教授

齐陈骏与已故妻子王秀霞的爱情故事堪称兰州大学的一段佳话。在齐陈骏的论文著作《枳室史稿》序中,齐陈骏对这位相濡以沫40多载的已故妻子寄予了无限的追怀和深情。齐陈骏回忆,1962年,国家下放干部、精简人员时,妻子从兰州下放回老家浙江。居住在老家小县城中的父母没有工作,自己也没有兄弟姐妹,一家几口的生活都靠他每月60元的工资来维持,长期分居两地,服侍老人、养育孩子的担子就落在了妻子身上。齐陈骏说,那个时期真是感到困窘极了。直到5年后,妻子才被照顾着从浙江回到兰州,到工厂里做个临时工,每个月能为家里增加近30元的收入。“文革”一开始,齐陈骏就进了“牛棚”,日子就更为胆颤心惊。但正是这么多的磨难,让齐陈骏和妻子更深切地感受到爱的深沉。

而令人惊叹的是,齐陈骏一家,竟是父子博导、一门四教授!齐陈骏对此不无骄傲和自豪。教授独子齐陈泽为兰州大学材料化学专业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现为绍兴文理学院教授、化工学院院长、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被浙江省授予省科学技术带头人的称号,还曾作为学者代表访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齐教授的大女婿为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副教授,是著名数学家杨乐先生的博士生、北京大学数学系博士后,多次获得北京市和中国科学院的奖励。二女婿为厦门大学博士,现为兰州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还获得国家教育部授予的全国百名优秀教授称号。

执着和坚定给了齐陈骏一家丰厚的人生回报。

我也是上虞人

在退休后的那几年,齐陈骏到过绍兴,他敏锐地感觉到在越文化研究上,绍兴还未形成研究系统,研究绍兴、研究越文化大有可为。来到上虞后,他接受了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的邀请,给青年教师讲课。在他带领下,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的几位年轻教师也加入了对越文化经济的研究,并获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他们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兰州大学学报、《会稽郡》和浙江省社科院学术期刊和杂志上,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这也是出生在天台的齐陈骏第一次真正来到上虞。在复旦大学就读时,齐陈骏曾在以前的上虞曹娥火车站转车。而就算在上虞居住了几年时间,齐陈骏对上虞也还是很陌生的。老教授更醉心于学术研究、挥笔疾书,除了去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给几个青年教师上课,平常他是足不出户潜心研究。
但他说自己也是上虞人,他的血液里有上虞的根。他翻出父亲在族谱中的一段文字给我们看,在这篇《上虞寻宗归来记》中,写道:民国35年也就是1946年的“三月十九日步行向西,由新昌经嵊县买舟百官徐前二十五里至崧厦镇,遍询无着,经前庄如瞻陈氏家庙乃大喜。”(齐是母姓,陈为父姓)前庄也即今天的四埠一带。

而因为种种原因,齐陈骏至今也未到四埠这个地方去走走看看,但他说,有时间是一定要去的。

齐陈骏喜欢上虞这个城市,虽然50年的大漠生涯已经让他习惯了那里的气候甚至饮食,但“这个城市大气,有海纳百川的气量,能做到人尽其用!”也许,对一个学者来说,没有比肯定他的学术研究、为他的学术研究创造好的环境更让他心动的了。

于是,在每个夏季和冬季,齐陈骏都会在如今的老伴陪同下,回到兰州小住,而每个春季和秋季,齐陈骏又似辛劳的蚂蚁一般拖运着出自兰州家中那14大书架子上的书籍回到上虞,依旧蜗居在城市的一个角落,静静拂开史卷的灰尘,演绎智者的思考。

有人曾这样以诗为齐陈骏祝70寿:“无悔人生七十年,敦煌学问苦钻研。两忘不觉老将至,乐得清贫逐笑颜。”这是对一个学者的人生境界最好的评注。

齐陈骏简介:兰州大学敦煌学学科创始人、敦煌学研究所前所长、《敦煌学辑刊》主编。齐陈骏教授生于1936年8月21日,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分配至兰州大学历史系工作。1979年元月负责筹建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小组,并创办国内首家敦煌学专业学术刊物《敦煌学辑刊》。1981年任副教授。1983年成立敦煌学研究所室,任主任。1986年任教授。1995年敦煌学研究所成立,任所长,1997年离任。1998年被聘为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0年退休。曾兼任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甘肃敦煌学会副会长等职。1992年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齐陈骏先生主要致力于汉唐史、河西史、敦煌学、丝绸之路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出版了《河西史研究》、《西北通史(第二卷)》、《枳室史稿》等三部专著,与人合著出版《五凉史略》、《古代西北屯田开发史》等著作,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敦煌学辑刊》、《兰州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了《试论隋和唐初的政权》、《唐代宦官述论》、《简述敦煌、吐鲁番文书中有关职田的资料》、《古代河西的兴衰》、《丝路考察纪略》、《敦煌沿革与人口》等论文56篇,在敦煌学、隋唐史学界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与地位。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