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河边的柳树

金意峰



更远的路在我眼前闪现——它坑坑洼洼,狭小而逼仄,散发着乡间土路特有的素淡气息。一条乡路,就是一根任意飘落的稠带,散散漫漫地闲置在通往家园的土地上。那一点自然和随意,总能叫置身尘嚣的人心跳。

晨曦初透,清露摇曳,鸟儿灰墨色的影子已在薄明的天空里飞翔。远山如黛,树木苍翠,山脚下延伸着大片田野,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碧绿色织锦,点染着草木与房屋,小桥与流水。空气清凉润泽,令人有说不出的舒畅沉静。

然而,一转念,忽然想到有这样一种舒畅沉静之感的并非只我一人,不免又哑然失笑。你想,大自然广博浩瀚,千姿百态,其中不乏生生不息的物种个体在繁衍,在运动,在生,在死……自然界的精魂无处不在,无处不显。而我,仅仅是其间一个小小的分子,又何谓独享?譬如,不远处,那个天然湖泊,暗绿色的,幽深的,寂寂无声。但谁又能否认,那水底下的世界,不是波谲云诡气象万千?

慢慢徜徉在湖的四周,猛然映入眼帘的倒是岸边的一棵老柳。记忆中它一直以一种独特的姿势存在着。江南的秋天,柳树黝黑而苍老,上面弥漫了一层水雾。从树根到树干,几乎与岸抵成了十五度角。那斜卧的畸形的树身,让人忍不住想起乡间的牛——一种常见的需要承载许多劳累的忠实的牲口。柳树已老得憔悴,令人心碎。它枝干虬曲,树皮皲裂,柳丝稀疏(如果不是这些鹅黄色的柳丝,简直让人错以为它是一个渐趋衰亡的生命),完全不能作为优美的山水意境的一个点缀。那些出现在古老诗歌中美仑美奂的描绘,像什么“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都已只是它生命中可望不可及的奢想了。

人们或许会说,这棵树的存在是多么不合理啊。您看,它周围的事物,与之相比,无不显得朝气蓬勃,欣欣向荣。它在它们中间,就像美妙的音乐中一个不和谐音,刺耳,别扭。然而,它还是存在着,仿佛存在着就是它此生的信念。这是多么奇怪的一件事啊!在我的记忆深处,它匍匐着,丑陋着,苟延残喘着,却一次又一次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它肯定有过美好的童年、青年与壮年,有过繁茂葱茏的盛况,可能是一次雷击,可能是一次洪流,还可能是别的什么,总之,所有的辉煌都趋于平淡,它终于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现在的柳树老得有点不难,像一头衰弱的牛一声不吭地伏在水面上。时间能改变生命中的某些禀赋,却无法改变一些简单的信念。读过余华的小说《活着》,那里面的主人公富贵像柳树一样卑微地活着,最终成为时间的见证。柳树在乡间其实是一种清贫低贱的隐喻,而传统的看法是,人一如草芥。柳树与人,竟有相通,不免让人叹息。

远方,天际显得越发澄澈明亮,太阳渐渐焕发出它的永恒之光。山麓、田野、村落、树林、湖泊笼上了一层飘渺的红晕。老柳树呢?便也沐浴在这一层轻纱般的红晕中。风一阵吹来。植物们欢跳雀跃,苦艾、蒿草、苜蓿……它们围绕着水边的柳树,就像它们身上散发出的粘涩的芳香。终于有一只蟋蟀在草丛里响起了它尖锐的哨音。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