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寻访银山冶炼遗址


绍兴,是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故地,至今仍有不少越国遗迹,可大多都已物貌全无,而位于东关街道境内的银山,这一古越冶炼遗址物迹,仍能依稀可见。

一个天高气爽的凉习天,我兴致地去了银山。

从东关出发,经104国道转五长公路。由北往南探看银山,一目所见,山麓是黑色泛泛,面积约莫数千平方米。让人感觉此处似刚有祝融过往。

来到山脚下,使人发现的是,这开阔的“黑山坡”尽是似石非石,似碴非碴的黑硬物块。我随手一撂,近瞧,竟发现这物块附有一顶点光斑,散发着淡光。

前些日子,我在银山不远的保一村老支书徐华仁先生那里,曾探问过一些银山的情况。他是一位当地精通世事古说的人。他告诉我,上世纪七十年代,银山所属长山乡政府,为改造良田,实施挖河,在银山脚下地表层向下二米处,挖掘出一批青铜器,诸如斧、削、铲、剑、矛,还有三百多斤铅块,以及一些米筛纹、米字纹、方格纹的硬陶块。他还说,当年经考古专家考证,这些青铜器,与绍兴西施山春秋战国时期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和湖北江陵望山春秋战国时期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造型风格,器形特征相似。那些硬陶片也都与春秋战国时期墓葬遗址中出土的印纹硬陶相似,所以这足能证明,银山冶炼遗址是属春秋战国时期,当然也便是对银山《吴越春秋》所云:句践冶炼铜锡之处的极好补证。

为了顺通上山的探迹,我在山边找了一位管山的当地农民作向导。他知道了我的来意,一面关照我走山坡要提高脚,要能攀则攀地行进,一面作起了口头介绍:在黑碴山麓顶端的山脊,有二个很大的洞,洞口直径有5米多大,靠南的一个洞,受久风长雨的侵蚀,边上的碴圾已将这洞填埋成一只“大铁锅”,上面已经可以来回穿越;而百步之遥的靠北那个洞却仍黑洞洞的,深莫能探——此时一个山碴墩突现我们眼前,他就指着这碴墩说:到了,到了,这碴那里面就是山洞。

见到山洞,让我惊奇的洞口十分光滑,似乎象有动物、野兽在洞里进出。

我们在洞口不远处找上石块,歇坐稍息,这位并未知姓甚名的大伯,点上一支烟又接上话题:后来县文化馆派文物干部,对这个洞进行考查,在洞的沿口地表层一米半断面,发现三厘米厚的炭屑层,还有一些红烧土和炉碴,红烧土上有一层乌黑发亮的烧结面,根据这一现状,专家断定这是这座山冶炼遗址的中心部位。从现在的话说是炼窑址。

在银山高脊一站,环视四周,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银山的存在状态,打开了心头积累的知识页:银山,是座孤山,位于古鉴湖,周边河流纵横密布,尤其紧靠东山脚沿的一条叫直渎江的河,南北贯通,宽阔敞达。这河南端通长塘康家湖,与绍兴县富盛镇相连,北端与东西走向的肖曹古运河接在一起,运河直达绍兴,交通极为方便,与运河交接处正是越王句践炼剑的炼塘。当年取以银山作冶炼基地,是出于燃料集聚充足的优越性,又便与“精加工”的炼塘联络,以及去越都绍兴的方便之处的缘由,《越绝书》载:句践时,采锡山为炭,称“炭聚”,载从炭渎到炼塘。其原因由于此。

上面提到锡山就是足下的银山。据我市文物考古专家章金焕先生,在全国权威刊物《考古》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揭示:“《嘉泰会嵇志》:“锡山,在县东(绍兴东)五十里,归经运越王采锡于此,旧传山出铅银。”在《嘉泰会嵇志》记载的山川名称中无银山之名。《万历会稽志》:“银山,在县东(绍兴东)五十里。”并在《万历会稽志》里出现银山名称后,锡山之名已消失,根据地理位置,地质勘探及地名普查资料,证实银山和锡山系同地而异名。章先生这一说法,是信服的。

《上虞县志》载:银山为春秋战国遗址——此地在春秋战国时为越国中心区域,因此对研究越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我在寻访这一遗址中。不但探问到了灿烂的越文化,也同样发现了红火的越经济,章先生的文章也如说:这些青铜器的使用,是生产的精耕细作,是越国迅速富裕起来的保证。银山是丰盈的故土,在这丰盈的故土地上当代人找到了另种红火的产业,早在十多年前,一座以山土为原料的轮窑厂在山脚屹立生存,熊熊烈火衍承着两千年前的冶炼事业。 (舟肖)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