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从“古籍修复遭遇尴尬”说起

东山行



上海图书馆目前大约有50万册古籍需要不同程度地修复,修复人员共19人,在国内也可算实力雄厚。可即便如此,据专家推算,至少需要50年,才能让这50万册古籍风采再现。而这期间在借阅流通中出现新的破损的古籍,还没算在其中。让人尴尬的是,5年内,有5位老师傅将从修复岗位上退休,亟须新生力量的补充。另据报道,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1.6万卷“敦煌遗书”,其中5000余米长卷尚待修复,而国图从事古籍修复的专业人员不过10人。据统计,全国各图书馆、博物馆收藏的古籍文献共计3000万册,其中大部分残破情况严重,亟待抢救性修复,而全国的古籍修复人才总共不足100人。

古籍是文脉的延续,是历史的伸展,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然而,由于年代久远,相当一部分遭致破损。对破损古籍予以修复,旨在通过还原古籍的本来面目,让更多的人能够透过留存于纸张、布帛上的文字,体察历史的种种过往。

修复古籍,可谓利在当代、泽被后世,但修复着实不易。因为修复古籍一般要先把书拆成分页,经过补洞、喷平、倒页、折页、捶平、压实、齐栏、修剪等十多道工序后,再装订起来,其中粉碎性破损文献的修复难度最大,自然花时也是最多的。

修复古籍不易,自是因为它是一项颇费心思、颇费周折的精细活,但多是受经费的制约。报载,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图书馆有古籍书目433种,明清时期线装书4534册,其中有一套完整的《周易函书》,包括《周易函书约存》、《周易函书约注》、《周易函书别集》各10册。这些图书在图书馆内都快50年了。这些古代典籍目前摆放在破旧书架上,这个摆放古籍的书库,亦不足20平方米,窗户连防盗栏也没有。想—想吧,这样一种破落惨境,不是经费缺损又是什么?连保存的基本设施都缺乏,又遑论修复。况且各地为“诊治”疑难杂症,并为提高修复效率计,有赖于科技手段的运用,而引进各类设备,包括进口材料,没有相当的投入,又怎么有可能?

而专业人员的不足,亦是造成古籍修复步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有的人看来,修复古籍只要一把剪刀、一瓶浆糊就够了,修复人员也只要稍有点文化知识,并心灵手巧,就可承担修复任务。其实不然。要知道,修复工作是一门综合学科,它涉及到化学、生物、古文、书法、美术等多种知识。比方说,不懂古文,就很难在修复过程中编排古籍页码,有些缺字的文言文也没法理顺,从而影响修复的速度和质量。现在上海图书馆招聘修复人员,设定学历要求是大学本科以上,是有其充足理由的。

保存、修复古籍,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政府自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而加大对保存、修复古籍的投入,更要求各级政府把修复古籍提高到抢救历史、传承文化、增强公众的文化修养,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的高度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在首届“中国人文教育高层论坛”上,与会的海内外100多名专家学者向社会提出了一个令人揪心的问题:缺乏读写技能、不懂中外传统文化和基本文史知识、缺乏人文素质的“传统文盲”正重返大学校园。台湾中华文化学院的韦政通教授举例说,现在很多学生读不懂古文、不愿看传统经典文学作品,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仅是孩子们的事,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这种“传统文盲”回归的现象。必须认识到,人文教育,是塑造国民精神、民族品格的工程,从诸子百家到二十四史,自强不息的精神,厚德载物的襟怀,贵和尚中的理想,崇德尚义的观念……传统文化的人文之光烛照中华数千年,中国增强综合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须臾离不开它给予的温暖和力量。是啊,人文教育、人文精神并非总能直接表现为经济指数,但它始终关系一个民族基本价值观的传承和维系,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就此而论,增加对修复古籍的投入,是不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呢?

对于古籍修复,人才的需要迫在眉睫。古籍修复缺人才,缺年轻的人才,更缺少培养年轻人才的科学渠道。直到今天,古籍修复仍沿用着传统的“师带徒”的方法,国外的一些大学里设置古籍修复专业的硕士、博士点,可国内目前惟有南京第38中学开设了古籍修复中专专业。自然,这样的状况不改变,古籍修复人才是难以满足需求的。一些院校之所以不愿开设这方面的专业,大多怕是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由此,笔者想到了普林斯顿,这是一所美国非常好的大学。很多一流大学都设有商学院和法学院,可是普林斯顿没有。每过20年,普林斯顿都要讨论是否设立这两个学院的问题。每次答案都一样:不。普林斯顿放弃了商学院和法学院这两个在大学里几乎是最赚钱的学院,却决定大力发展一个看起来最不赚钱的专业——艺术系。在普林斯顿大学校长雪莉·蒂尔曼看来,这些看似无用的课程相当重要,因为这种修养会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我们的院校能够具有普林斯顿大学这种类似的思维,持这般态度而开设相应的专业,则定然能为古籍修复带去福音。

保存遗产、展现历史、提升民智,古籍修复工作功绩甚伟。而进一步理顺古籍管理体制,加强经费保障,加强人才供给,引进新的理念和科技手段,并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古籍的意识,无疑是新时期古籍保护、古籍修复事业的振兴之路。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