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今 日 上 虞


坚持科学发展观 着力推进新跨越 为全面建小康迈向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上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06年12月28日)

杨文孝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上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

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回顾总结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审议确定今后五年我市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中共上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中共上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为全面建小康、迈向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上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工作成就和经验体会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四年,是上虞“三个文明”协调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的四年,也是顺利完成“十五”目标任务、向全面小康社会阔步迈进的四年。四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围绕建设滨江生态型现代化中等城市目标,集中精力谋发展,创新克难求突破,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局面。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加快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预计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264亿元,人均4300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2.7%、15.7%;实现财政总收入2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2.6%、11.8%;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7.5:62.1:30.4。工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556亿元,销售超亿元企业达83家,其中超10亿元的8家,超30亿元的2家,上市企业增至5家;杭州湾上虞新区、上虞经济开发区功能进一步完善,集聚效应明显;个私经济蓬勃发展,伞业、手套袜业、铜管等特色块状经济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休闲观光农业、高效生态农业、外向农业发展迅速,蔬菜、水产、茶果、畜禽、花卉五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稳步推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商贸流通、房地产业、旅游业和新兴服务业日益繁荣。建筑强市地位不断巩固,实现建安产值450亿元,列全省各县市首位。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创优环境,城乡面貌明显变化。编制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工程相继建成投用,一批标志性公园、绿地、住宅小区开工建设,城北新区初具规模,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4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50%以上,城市建设实现了从“龙山时代”向“曹娥江时代”的重大跨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启动,城乡统筹“十网建设”进展顺利,“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和农村“双整治”取得实效,农民饮用水工程、百里清水河道工程、康庄工程、千库保安工程、曹娥江标准江堤工程、农村放心店工程、村村通(响)工程等实事工程扎实推进,农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激发活力,改革开放明显加快。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完成“三轮”、“四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农村综合改革,抓好城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体制和事业单位改革;组织实施行政村规模调整,完成农村山林、二轮土地延包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批外资企业334家,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99亿美元,成功引进伊藤忠、松下公司2家世界500强企业。对外交流进一步扩大,设立商检、海关等涉外办事机构,举办“中国伞节”、“科技节”等大型节会活动,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关系,累计实现自营出口27.7亿美元,年均增长40.6%。“走出去”步伐加快,累计创办境外企业21家,外经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文明明显进步。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抓好以“上虞孩子崇孝德”为主题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数位居全省前列,一举创成省级文明城市。城乡文化日趋繁荣,成功举办两届“虞舜文化周”,梁祝传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命名为“中国英台之乡”。科教兴市战略深入实施,成为浙江省首批科技强市,教育均衡化发展步伐加快,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体育事业蓬勃发展,通过省教育强市复查验收。计生综合改革扎实推进,创成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城乡公共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民健康工程深入推进,重大疫病防治工作扎实有效。民主法制建设切实加强,人大依法监督工作成效明显,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充分发挥,统战工作不断拓展,工青妇、工商联、残联等人民团体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富有成效,“四五”普法高标准完成。党管武装、双拥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平安上虞”建设纵深推进,被评为“浙江省首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浙江省平安(县)市”。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关注民生,群众生活明显改善。高度重视增收问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9100元和8560元,年均分别增长14.1%、9.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5亿元,年均增长12.9%,城乡居民人均存款余额38560元。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累计新增就业岗位3.3万余个,城镇登记失业率在3.6%以下;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累计培训农民5.9万人,转移4.05万人。抓好社保扩面工作,养老、工伤、医疗等基本保障覆盖率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及专业渔村渔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生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得到落实。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农村五保对象、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达98.3%,扶贫、助残、老龄工作成效明显。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百企连百姓”等慈善捐赠活动,社会慈善事业有了新进展。生态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扎实有效,城乡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顺利创成省级园林城市。

——四年来,我们致力于加强党建,执政能力明显提升。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学党章、铭告诫、算好账,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专题教育活动,抓好机关效能建设,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加强各级班子建设,推动各级党委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议事规则。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加强干部培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扎实推进“三级联创”、“凝聚力工程”,开展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深化村务财务民主管理,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镇村两级组织顺利换届,社区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机关、非公经济组织等领域的党建工作有了新进步,荣获“浙江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称号。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廉政文化深入推进,努力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一批违纪违法案件和人员得到查处。

过去四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全市人民齐心奋斗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驻虞部队、武警官兵、离退休老同志和在外虞籍人士、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历届市委继往开来、扎实工作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上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所有为上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回顾四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化了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加深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提高了加快区域发展的能力,也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的发展经验。

1、必须以解放思想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四年来,市委始终把解放思想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转观念,集思广益谋跨越”,着力消除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牢固树立抢抓机遇的发展意识、克难而进的进取意识、争创一流的争先意识,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才能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必须以创新的理念来丰富完善发展思路。四年来,市委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宏观形势,科学谋划,民主决策,把上级精神与上虞实际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了“四市”发展战略,作出了开发建设杭州湾上虞新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部署,开展了“工业经济服务月”、“企业创新服务年”等专题活动,有力地推动了上虞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四年的发展充分证明,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才能充分发挥地方的各种优势,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3、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四年来,市委坚持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在谋划全局中注重统筹兼顾,把“三个文明”建设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谋划部署,确保各项事业整体发展。在发展经济中坚持协调推进,积极打造“绿色上虞”、“生态上虞”、“法治上虞”,各项工作相得益彰。在深化改革中不忘社会稳定,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只有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更加注重城乡区域的统筹发展,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才能形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4、必须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来凝聚发展力量。四年来,市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注意妥善处理各种社会利益关系,高度重视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解决弱势群体困难,坚持市级领导“六个一”联系制度,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践证明,只有维护群众利益,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形成万众一心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5、必须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来强化政治保障。四年来,市委坚持把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始终,倡导“有理想、负责任、树形象”的政治要求,遵循“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坦荡处事、谨慎行事”的做事准则,营造“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发展氛围,彰显“激情干事、大气处事、和谐共事”的工作环境,形成了干部之间、政企之间、社会各界之间携手共进的良好格局。实践告诉我们,引领发展、推动发展的关键在党,只要我们注重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持广大党员干部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就一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去实现新的使命。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方式亟需转变,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完全消除,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构建仍面临不少难题,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干部队伍的结构和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党风廉政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既是上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也是机遇效应不断显现的黄金发展期,更是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基础、增后劲的重要推进期。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务必科学判断形势,全面把握大局。

跳出上虞看上虞,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竞争加剧的时代,必须奋起直追、主动跨越。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上虞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城乡面貌变化明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多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前50强,各项工作走在了前列。但我们也深深地感到,这几年上虞的发展始终处在较大的竞争压力之下,综合竞争力还不够强,中小企业数量还不够多,与周边县市的差距还较大,综合实力还处在杭甬线的低谷。我们必须正视现实,直面不足,增强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树立加速崛起的决心,励精图治,埋头赶超。

立足全局看上虞,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加快发展的时代,必须奋发有为、蓄势跨越。加快发展始终是一个不变的主题,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世界经济产业转移的走向不会改变,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格局不会改变。特别是当前国际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的步伐加快,国内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加快,省委、省政府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进程加快,为我们调整优化产业、积蓄发展后劲赢得了主动。我们必须把握发展大势,紧跟时代步伐,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动上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展望未来看上虞,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必须奋力抢抓、矢志跨越。当前,诸多良好的发展机遇再次展现在上虞人面前。我们面临着经济增长势头良好的客观机遇,宏观调控的倒逼机遇,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的政策机遇,我们更迎来了曹娥江口门大闸、杭甬运河、世纪丘围涂、萧甬铁路电气化改造建设的历史机遇,特别是随着绍嘉跨江大桥、杭甬高速复线、新的上虞港的规划建设,将使上虞的区位优势、投资优势、发展优势进一步凸现,这些“大闸、大河、大桥、大滩涂、大港口、大干线”的建成,必将使上虞的发展迈入“杭州湾时代”。在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期,我们不仅要果断地抢抓机遇,更要创造性地用足用好机遇,奋发图强,奋力赶超,为推进新跨越倾注更多力量、作出更大贡献。

面对机遇和挑战,未来五年,我们只有创新思路,才能突破约束;只有沉着应对,才能百战不殆;只有抓实机遇,才能实现跨越。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紧紧围绕“推进新跨越、迈向现代化”的工作主题,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在更高起点上推进“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商贸活市、文化强市、生态靓市”战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和谐社会构建,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努力把上虞建设成为以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依托,宜居创业的滨江生态型现代化和谐城市,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率先全面建成小康、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是过程统一而又紧密衔接的两个阶段,只有把全面小康这一步走稳走实,才能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推进新跨越、迈向现代化,这是一个立足上虞实际、着眼美好未来的奋斗目标,是一个体现人民意愿、适应发展大潮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要实施新一轮“倍增计划”,力争到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实现“量”的跨越,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实现“质”的提升,推动经济增长由粗放向集约跨越、城乡结构由二元向一体跨越、改革开放由局部向纵深跨越、社会形态由稳定向和谐跨越、区域环境由法制向法治跨越;就是要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向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全市上下要为此而奋力拼搏,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经济实力更加雄厚。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5%以上,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COD、SO2排放总量均下降15%以上,把上虞建设成为经济结构合理、产业特色鲜明、更具竞争实力的全国经济强市。

——城乡一体更加明显。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扩大城市绿化覆盖面,建成更具生态魅力的国家园林城市。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建成一批具有上虞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基本实现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

——科教文化更加繁荣。优先发展教育,形成更加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加快发展卫生、体育事业,形成更加完善的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形成更加健全的科技创新体系,建成更具创新活力的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进一步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建成更具精神动力的省级示范文明城市。

——社会形态更加和谐。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平安上虞”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管理更加完善,社会保障更加健全,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事关全市人民的福祉,事关上虞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上虞在全省和区域发展大格局中的地位。我们相信,有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有历届党委打下的坚实基础,有充满生机活力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有勤劳智慧的广大人民群众,经过共同努力,完全能够实现新的奋斗目标。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各条战线和社会各界,都要坚定必胜的信心,在“推进新跨越、迈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施展才能、建功立业。

主要任务和工作举措

推进新跨越,迈向现代化是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坚持以往成功的战略、思路,与时俱进地加以丰富、完善,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切实抓好以下五大战略任务。

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增长方式向集约跨越,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

工业是推动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继续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构筑工业发展新优势。

实施集群发展,加快产业升级。按照“规划引导、特色发展、产业集群、链条延伸、优化提升”的思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延伸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引进新兴产业,使产业发展更加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上虞特色的工业产业体系。机电产业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技术层次,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机电一体化、节能电器、汽车零部件、小家电等产业,促进杭州湾南翼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化工产业要以扩优汰劣、升级换代为目标,积极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工程应用,全力打造精细化工行业群。轻纺产业要以差别化、高端化、特色化为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领域,加快产品上下游延伸,重点发展高档面料、色纺等领域的纺织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积极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以核心企业、骨干企业为龙头,推动关联配套的中小企业集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抓好高新产业集群、骨干企业培育和自主技术创新,重点发展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开展质量提升工程,有计划地创建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著名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实施集聚发展,加速总量扩张。按照“功能完善的新城区、生产要素的集聚区、产业集群的孵化区、工业发展的大平台”的总要求,进一步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杭州湾上虞新区要围绕“提升东区、开发西区”的思路,主动对接绍嘉跨江大桥的规划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高起点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升产业集聚力,大力引进国内外项目和资金,使之成为吸引外资的“密集区”;经济开发区要围绕“产业集聚、开发集约”的要求,加快扩容提升,依托创新载体,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类研发机构向开发区集中,增强开发区的创新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使之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区”;乡镇工业功能区要围绕“培育特色、错位发展”的思路,吸纳照明电器、伞业、铜管、手套袜业集聚发展,促进区域块状经济向成熟的产业集群转型,使之成为民营经济纵深发展的“主阵地”;标准厂房要围绕“建招并举、分期推进”的要求,切实加大建设和招商力度,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以大投入促进大发展,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推动企业集中投入、持续投入、科学投入,不断增强发展后劲。继续实施扶优扶强战略,鼓励规模骨干企业通过收购兼并、上市融资、强强联合、技改扩能等方式加速扩张,推进产业、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一批龙头型、旗舰型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以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企业为龙头、10亿元至30亿元企业为骨干、超亿元企业为支撑的规模企业群体。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发展“门槛”,制订完善各项政策,加大土地、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加大建筑市场开拓力度,拓展经营领域,提高管理层次,继续巩固建筑强市地位。

实施集约发展,转变增长方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生态产业链组合,逐步建立循环经济运转体系。坚持开发节约并重,鼓励提倡节约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广资源节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加快形成单位产出土地占用率明显下降、资源消耗增长相对经济增长明显下降、经济增长对环境容量的压力明显下降,经济增长中科技、教育和人力资本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土地资源贡献率明显提高、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的良好格局。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加快土地整理,加大闲置土地盘活力度,推进存量土地的再开发,提高土地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大力倡导节约型消费方式,积极开展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活动,推进节能降耗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应用,提倡使用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逐步降低单位GDP能耗,下降COD、SO2排放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推动经济发展走上又好又快的良性轨道。

2、加速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城乡结构向一体跨越,切实加快城镇化步伐

围绕建设宜居创业的滨江生态型现代化和谐城市目标,根据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的原则,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努力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的辐射带动力。按照“北工、中城、南闲”的城市发展定位,坚持北部重点开发,中部优化整合,南部强化保育,切实优化空间功能布局。北部重点开发,就是要把握绍嘉跨江大桥建设机遇,加快杭州湾上虞新区发展,使之成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新兴产业园区;中部优化整合,就是要加大集聚力度,促进中部城镇、产业密集区的整体提升,着力推进经济开发区、政务文化商住区以及现代生活区建设,形成具有现代化标准的城区空间结构和产业形态;南部强化保育,就是要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核心,加强植被保护,突出南部生态屏障功能,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适度发展清洁工业。按照“特色鲜明、功能齐全”的要求,加快中心镇村建设,形成“一个中心城区、四个中心镇、30个中心村”梯度明显、功能互补、规模适度、辐射乡村的城镇体系。按照“北进西扩、南拓东联、沿江开发、提升老城”的建设思路,主攻城北新区,扩充延伸江西,完善城南配套,推进城东突破,实施沿江建设,加快老城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彰显滨江生态型城市个性。优化城区向各中心镇、各镇之间的交通辐射,抓好与绍嘉高速、杭甬高速复线相连的通道建设,加快杭甬运河上虞段、曹娥江口门大闸、浙东引水工程建设,推进世纪丘围涂工程,为上虞新港建设创造条件。切实加强城市管理,以城管综合执法为突破口,加快建立科学有序、协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和谐社区建设,抓好社区硬件设施,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完善社区服务网络,提高社区建设水平。

繁荣城市经济,提升城市的发展支撑力。深入实施“商贸活市”战略,全面繁荣城市经济,切实增强城市的实力、活力和支撑力。加快打造核心商业圈,按照业态相对集中、功能错位的原则,重点构建以一百购物中心、大通购物中心、国际时代广场为中心的城北新兴商业圈,以步行街为连接线的老城区核心商业圈,以舜杰路、越秀路为主轴的开发区特色商业圈,形成集约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专业市场,重点改造提升大通农批市场、粮食批发市场,建设上虞国际家俱广场、上虞国际汽车机电广场等专业市场。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产业优势,积极构建区域性物流体系,打造浙东现代物流基地。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中介、社区服务业,有序发展房地产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促进业态新颖、功能升级。加快推进大旅游战略,整合旅游资源,打响“孝文化”旅游品牌,把曹娥景区建设成为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景区,整合提升休闲农庄和观光农业,构筑中心城区,曹娥江滨水旅游带,虞舜文化旅游区、虞北休闲旅游区、虞南生态旅游区“一心一带三区”的空间布局,加强旅游区域联动,把我市建设成为浙东旅游网络上的重要节点。

建设新型农村,提升农村的自我发展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发挥乡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调动乡镇发展经济、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做强乡镇经济实力,加快实施新农村建设“五大行动”,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发展。实施产业提升行动,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强特色基地建设,壮大农业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绿色、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推进“强龙兴农”工程,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实施强村富民行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以“百企联百村”活动为载体,鼓励发展家庭工业;加强新型农民培育,提升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实施文明示范行动,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实施村容整洁行动,抓好村庄规划编制,纵深推进“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巩固农村“双整治”成果,加强城乡统筹“十网”建设。实施民主建设行动,深化村务财务民主管理,做好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的提高完善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江堤、海塘加固和排涝工程建设,继续抓好千库保安、河道整治、小流域治理、农民饮用水等农村水利项目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切实加快以城带乡、以工促农进程。

3、增创体制机制优势,推进改革开放向纵深跨越,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

改革的力度、开放的深度、创新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发展的速度。我们要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多地从外部获取发展能量和增长动力,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纵深推进“开放兴市”战略。

进一步加快开放进程。按照“内外并举、以外为主,量质并重、以质取胜”的要求,继续推进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结合起来,着力引进关联度大的龙头型项目、带动力强的基地型项目、产业链长的综合性项目,注重引进高投资强度、高税收贡献、高科技附加值的项目,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形成招商引资的“链条效应”。扶持壮大现有外资民资企业,通过以民引外、股权并购、增资扩容等形式,实现以厂引厂、以商引商,达到办好一家、带来一批、繁荣一片的效果,创造招商引资的“招牌效应”。充分依托杭州湾上虞新区、上虞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功能区等平台,吸引大公司、大企业、大财团投资,营造招商引资的“窗口效应”。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深入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战略,支持出口免检,培育出口名牌,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动外贸经济从创汇型向效益型转变。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开拓国际市场。

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下决心降低行政成本,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简化审批环节,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服务效能,加快建设服务政府、效能政府、法治政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构筑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平台。培育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财政体制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逐步理顺县乡财政体制,支持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和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发展。完善虞南山区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运作,深化“政府超市”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继续深化完善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资产最大限度地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增强企业活力。通过深化改革,消除不利于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消除不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消除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体制机制,积极营造提供优质服务、促进公平竞争、推进共同发展的社会环境。

进一步加快创新步伐。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目标,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的骨干带动作用和民营科技企业的生力军作用,重点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特色产业基地化,加快我市产业由“上虞加工”、“上虞制造”向“上虞创造”跨越。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应用为重点、产学研结合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以支持自主研发为手段、促进成果转化为目的的科技服务体系,以大院名校科研院所为支撑、产业化为目标的科技创业体系,以政府投资为导向、企业投资为主体、风险投资为补充的创新投入体系,构筑完善的创新平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到2011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加快推进管理创新、机制创新,构筑现代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继续鼓励企业上市。改善科技创新环境,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加强专利技术认证和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全民创新意识和科技素养,注重引进培养一批领军型科技人物、创新型企业家和多层次专业人才,全力打造高素质创新型团队。

4、坚持发展惠及百姓,推进社会形态向和谐跨越,努力构建美好家园

社会和谐是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我们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大力建设和谐文化,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物质需求和环境需求。

以先进文化塑造人,提升素养营造和谐。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发挥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切实增强上虞发展“软实力”。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引导人民在市场中寻找商机,在竞争中增强本领,在创业中实现价值,在奋斗中提升人生,把创新的氛围造得更浓,把创业的浪潮掀得更高,使“创新创业”成为每一个上虞人的文化“基因”,努力形成企业创新业、能人办企业、众人创事业的生动局面。积极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引导人们在务实中显闯劲、在大气中求精致、在豪放中见温情、在开放中重诚信,特别要进一步提炼新时期上虞精神的思想精髓,使之成为全市人民推进新跨越、迈向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提升,拓展特色文化内涵,彰显上虞地域文化魅力。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挖掘发扬舜耕文化、孝德文化、东山文化、梁祝文化、白马湖文化等传统文化,增强中心城区的文化魅力,提升城市文化功能和文化形象,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强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加大农村文化设施投入,加快广电、新闻、档案等事业发展,重视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实施文艺创作精品工程,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以发展成果惠及人,维护利益促进和谐。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统筹城乡就业,健全就业服务体系,支持鼓励全民创业、自主创业,建立市场主导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谋职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实现城镇居民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全覆盖,农村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即征即保。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着力打造“零欠薪城市”。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切实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着力办好基础教育,大力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技术教育,注重抓好学前教育,支持民办学校健康发展。进一步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积极争创省体育强市。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农民健康工程,有效防范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蔓延。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重视做好老龄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改善残疾人生产生活环境。加强科普教育,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以优美环境造福人,持续发展实现和谐。深入实施“生态靓市”战略,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加快推进生态建设工程和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积极实施城乡绿化行动,扎实开展绿色景观、绿色通道、绿色社区、绿色村庄建设,全面提升城乡绿化水平,形成“人在城中、城在绿中、绿在景中”的宜居环境。加强环保监管执法力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从源头上控减污染,整治重点污染产业、区域、流域,控制农村面源污染。继续加大环保硬件建设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加强城镇垃圾处理能力建设,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区域环境向法治跨越,着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进一步深化文明创建,积极推进依法治市,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提高精神文明、法治文明、社会文明的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不断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做到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树立形象。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倡导“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以争创省级示范文明城市为目标,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市从社区抓起、农村从村组抓起、行业从单位抓起、社会从家庭抓起,提倡人人讲文明、事事讲文明,让文明新风吹遍虞舜大地。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理念,广泛开展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单位、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建设学习型社会。

加快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进政协履行职能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参政议政。加强和改善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领导,支持他们依法依章开展工作。贯彻党的民族、宗教、侨务政策,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推进村民自治和社区民主管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基层事务管理、监督的权利。加快依法治市进程,以提高行政水平、增强政府公信力为核心,严格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努力实现政府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优化司法服务,维护司法权威,确保司法公正。广泛开展“五五”普法,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巩固扩大“双拥”成果。

纵深推进“平安上虞”建设。牢固树立“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全面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健全矛盾纠纷“大调解”长效机制,畅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渠道,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着力营造投资者放心、创业者舒心、老百姓安心的社会环境。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进新跨越、迈向现代化,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全市各级党组织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贯穿于党的能力建设、思想建设、队伍建设、组织建设和廉政建设始终,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上虞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1、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为推进新跨越、迈向现代化提供机制保障。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继续贯彻“一个党委”、“三个党组”、“几个口子”的领导体制,各级党委要着眼于把握好政治方向,集中精力抓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有效实施党在各个领域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保证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健全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规范党委决策程序,对重要问题决策和干部任免,必须经集体讨论决定,更好地发挥集体智慧和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充分调动班子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健全党委内部运行机制,正确处理党的代表大会和全委会、常委会的关系,发挥好全委会的作用,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

2、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推进新跨越、迈向现代化提供思想保障。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强化理论学习,坚定党性观念,创新思想理念。要在强化理论武装中提升素质。按照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要求,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干部在职自学制度和领导干部“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内涵实质的理解与把握,提高统揽全局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要在贯彻落实党章中保持本色。认真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以党章为准则,规范党员行为,努力在学习和身体力行党章中,使思想境界有新的提升、思想认识有新的飞跃、思想觉悟有新的提高,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在继续推进思想解放中创新思路。坚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推动上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始终,善于用市场经济的方法破解改革发展中的难题,破解新一轮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制约因素,破解一切不利于发展的观念束缚和体制障碍,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上虞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3、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推进新跨越、迈向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重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要求,注重在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考察识别干部,注重对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的培养使用,注重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完善工作机制,健全考核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部绩效评价体系和问责制度,改进考核办法,强化督查督办,切实提高各级干部的执行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大干部培训教育力度,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四支队伍建设。进一步做好老干部工作,注重发挥老干部的作用。

4、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推进新跨越、迈向现代化提供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建设,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明确乡镇职能定位,规范乡镇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规范、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努力提高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抓好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基层干部,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和执行力。纵深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以组织覆盖、工作覆盖为基础,以强化功能、发挥作用为关键,以抓队伍、强素质为保障,创新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方法和活动载体,努力使党的组织体系覆盖到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深入开展“星级社区”创建,进一步探索有利于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党建工作方法,合力推进“共驻共建”,构建社区党建新格局。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抓好机关、学校、新社团、新经济组织等领域的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5、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推进新跨越、迈向现代化提供纪律保障。推进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紧紧抓住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个龙头,落实领导主抓责任,通过责任分解落实、责任监督考核、责任追究等环节,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惩治预防腐败的立体网络。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抓好各级干部的理想信念、党规党纪和优良传统教育,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荣辱观,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两个务必”要求,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坚持群众路线,顺应群众需要,更好地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抓住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对权、财、人的管理,努力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加大干部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一步健全监督体系,整合监督力量,增强监督合力,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管,全面推行全程监督、全程审计,确保重大决策、重点项目安排、重要人事任免等方面按程序办事、在阳光下运作。加大依法执纪、依法办案力度,认真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民。

同志们,宏伟的目标鼓舞人心,美好的前景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浙江省委和绍兴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倍加珍惜历史提供的难得机遇,倍加珍惜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大好局面,倍加珍惜对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形成的社会共识,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向着全面建小康、迈向现代化的目标奋勇前进!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