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今 日 上 虞


引爆发展“原动力”

———金科化工企业自主创新纪实


见习记者 俞立青

化工产业是“求新”的产业,技术和市场变化迅速,机遇稍纵即逝,化工企业必须持续创新,否则将会被淘汰出局。浙江金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创建之时就意识到只有科技创新才能引爆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以灵敏的市场嗅觉、灵活的运行机制,巨大的科技投入,加之身后众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雄厚科研实力支撑,企业牢牢掌握住了创新这条“生命线”。

用好创新的“智慧库”,跨出去前面有片艳阳天

2006年金科化工的科技创新捷报频传。继4月取得“一种四乙酰乙二胺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权后,10月,又取得了“一种改性过碳酸钠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权,这些都是金科化工在自主创新上取得的重大成果。如果从发展的角度看,这不仅是金科化工向国际行业权威挑战迈出的第一步,更是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生动写照。

翻开金科化工自主创新的历史,一个个创新的脚印,坚实而有力。2001年,金科化工实施股权与产业的重组,将主导产业确定转为“功能性日化原料产品”。其中,四乙酰乙二胺(TAED)作为一种优秀的低温漂白活性剂,与过氧化物结合具有极强的活化、漂白及杀菌的功能,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化、造纸、印染等行业。由于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自上个世纪90年代被德国某公司研发成功后,至今全球能批量生产此产品的仅有四家,而当时为了确保产品的垄断地位,德国、英国等公司先后申报数十个专利,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为了能够进入国际市场,从2001年开始,金科化工开始在浙江大学引导下,开始此产品的小试、中试。他们不惜重金,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终于在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等科研院校的帮助下研发成功,并成功申报发明专利。目前,该产品取得了国家专利权,各项质量技术指标还获得宝洁、联合利华等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的认可,由此金科化工也成为亚洲惟一、全球产量第三的四乙酰乙二胺的生产企业,而其产业化的“年产1万吨包裹型四乙酰乙二胺”项目近日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其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样,刚获得发明专利权的“一种改性过碳酸钠及其制备方法”也是金科自主创新的又一硕果。制备方法从2001年试制开始到2003年申请专利再到2006年获得专利,六年中,金科人通过不断反复的实验、总结,终于打开了自主创新的大门。

找准应用的“对接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才是成功之道

一面是传统的化工行业,一面是新兴的信息软件技术,找准两者之间的“对接点”,集中力量推动创新,带动金科化工信息化建设进程,是金科化工的又一成功之道。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和记载,并随时加以分析,这就需要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金科化工意识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花巨资对企业信息工程进行开发与实施。从2003年开始,公司生产配置先进的现场控制仪表,实行DCS自动控制系统。实施以来,生产过程控制平稳,质量显著提高。同时这也为金科化工日后建设“日化行业EMS及数据挖掘系统”奠定了基础,2005年该数据信息化系统被成功研发,并通过了省信息化专家组的论证。目前省科技厅与金科化工签订合同,无偿拨给100万资金,将此项目作为企业信息化示范项目在全省同行业中进行推广。

金科就这样带着一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理念,以不断的创新提升,以创新带动产品升级,与竞争者拉开距离、保持优势,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