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今 日 上 虞


覆卮山“石河”被确定为冰川遗迹

专家韩同林称:在中低纬度发现大规模石冰川群实属国内罕见


专家韩同林(前)正在测量冰臼。 见习记者 刘丹 摄

见习记者 宋彦佩

本报讯 8月24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研究员、在国内对冰川研究有较大影响的专家韩同林,中国地质科学院科技处高级工程师陈尚平受邀来虞,通过对覆卮山半山腰上的石河群实地考察后,确定其为第四纪冰川遗迹,并发现了冰臼、冰斗、冰溜面、冰川漂砾、U形谷、角峰等冰川遗迹的许多显著地貌特征。

据介绍,覆卮山上已发现大大小小的石河有10多处,最长的一条石河有1000余米,最宽处在50米左右。在现场考察中,专家韩同林对如此多的石河景象连连发出“壮观、神奇”的感叹,同时他根据这些石河坡陡和海拔高的特征,确认这是形成于200余万年前的第四纪世纪冰川遗迹,类别为石冰川,其岩石成分为2亿年前侏罗纪的火山碎屑岩,质地比较坚硬。

韩同林还称,石冰川一般在高纬度上生成,在他的地质考察生涯中,只在青藏高原上发现过,但在中低纬度发现大规模石冰川群实属国内罕见。在昨天的考察中,韩同林除了饶有兴趣地考察了诸如冰臼、冰斗、冰溜面等冰川遗迹显著特征外,还初步发现了在古冰川运动中形成起伏地貌的终碛垄,通过冰川运动产生拔蚀作用而裂开的基岩,及冰川运动产生搬运作用形成的冰台和冰川洼地等冰川遗迹的其他地貌特征。

据专家介绍,冰川遗迹的发现将为研究古环境变迁、古迹考证、古气象等提供有力依据,同时给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增添新的内容。

相关链接:石冰川是指由古冰川作用形成的大量巨大冰川漂砾,经后期极度寒冷气候条件下(即冰缘气候)的反复冻结——融化——再冻结——再融化……使巨大的冰川漂砾不断向河谷、沟谷方向运移并呈线状分布的地貌特征。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