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今 日 上 虞


爱心助学网让贫困学生实现求学成材夙愿

帮困助学机制惠及4万学子



记者 郑志勋 通讯员 赵伟平 谢晓峰

本报讯 今天上午,1000万元的浙江石狮爱心助学接力基金正式成立,这个基金每年将为50名学子提供助学金,资助他们完成四年的学业。浙江石狮商贸城董事长石海森说,我们设立的这个基金将为品学兼优但家境贫寒的青年学子创造更多实现梦想、回报社会的机会。

“仅8月份,我市社会各界就已出资170万元,资助650多名贫困大学生上学。”市关工委主任杨根苗告诉记者。

据了解,作为全国财政百强县(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努力“不让中小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不让大学生因家庭困难入不了学。”市政府每年都专题研究助学问题,较早出台了《上虞市扶贫助学实施办法》和《上虞市贫困家庭大学生助学办法》,建立起了“政府牵头、关工委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配合、社会各界参与”的帮困助学长效机制。近四年来,市财政已累计出资1030万元,共资助贫困学子45434名。

市关工委出资30多万元资助80多名贫困大学生,慈善总会切出30多万元资助110多名贫困大学生,市残联资助40名贫困大学生,丰惠、沥海两镇资助10多名贫困大学生……新学期开学前,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有关部门报出的一连串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数字,使人觉得娥江两岸捐资助学新风扑面而来。

另据了解,我市600余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都有一名结对的贫困学子,他们除了捐资、捐物,资助贫困学子外,还在精神上鼓励学生健康成长。普通的干部有的以科室的名义,有的以党支部的名义,有的甚至以家庭手拉手帮扶的形式,使贫困学子感受到社会的关爱。记者在市建设局采访,正逢机关党支部在进行爱心助学捐款,40多名干部捐了9000多元。“大家听说捐款是资助贫困学子,每个干部都慷慨解囊。”刚将捐款塞进捐款箱的干部刘文荣告诉记者。据市纪委统计,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结对助学学生达1800多人,累计资助资金达15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骄傲”人物张杰先生几十年如一日地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精神已影响着每一个上虞人,我市一大批从领导岗位和教师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更是不顾年高,不辞辛劳,积极地跑贫困农家和工商企业,穿针引线,牵线搭桥,撮成了一桩桩好事。在他们的带动下,今天的上虞,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已经蔚然成风。沥海镇的五洋等企业捐款3000万元,成立沥海奖教助学基金;丰惠镇的大普等6家企业捐资1100多万元,成立助学基金;年近九旬的港商曹锡光先生,捐资50万港元设立贷学基金。退休干部吴江宏捐资2万元和市退教协会全体退休教师个个捐款资助贫困大学生这样的事例在上虞各界更是不胜枚举。来自市教体局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市已建立起各类奖教助学基金46个,基金总额达6000多万元,其中捐资规模在100万元以上的基金就有12个。

“如今,不让中小学生因家庭困难而辍学,不让大学生因家庭困难入不了学的目标已经完成!”市关工委的徐景荣老师兴奋地告诉记者。据他介绍,通过政府帮扶、结对助学、基金资助等多种形式,我市用爱心织就的“助学网”,已促成了4万多名家境贫困的学子实现求学成材的夙愿。

在社会各界爱心的激励下,我市不少寒门学子勤奋学习,报效祖国,他们有的成了高考状元,许多人考入了研究生。如浙江多元集团资助的首届14名优秀贫困大学生之一的钟轶飞,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不仅被保送进了北京大学,并获金融数学系成绩第一名,目前已保送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