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今 日 上 虞


2005年虞籍毕业生,你们过得还好吗?

见习记者 俞立青


时光飞逝,新一轮的求职高峰即将来临,今年7月毕业的2000多名上虞籍毕业生又将踏上求职的艰辛旅程。人们还清晰地记得去年暑假人才交流会上人潮涌动的情形;记得毕业生们在招聘摊位前匆匆投递简历的身影;记得在人去楼空后的求职现场,一位毕业生坐在角落里黯然神伤的表情。一年过去了,不知道这些2005年的虞籍毕业生过得还好吗?

调查一:一家欢喜一家愁

从上虞市人事局得到的数据显示:2005年上虞籍的大学毕业生有2700人,共接收毕业生1899人,其中接收外地毕业生217人,继续保持良好的态势。然而不能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到现在为止,仍挂靠人事局还没有办理档案转接手续的2005年毕业生还有902人,当然这个数据也无法证实这些没有办理转接手续的毕业生还没有找到工作。市人才服务中心钱主任就做了一番估计,在902人中,至少三分之二的毕业生已经找到了工作。出现毕业生档案还在人才交流中心但已经找到工作的原因是由于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才,对人才的争夺也日趋加剧。为了“抢”到真正实用的人才,一般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极少提及求职者档案的问题,求职者的档案就渐渐被忽略了,久而久之这些无人问津的档案成了“死档案”。钱主任指了指前面一幢楼说,人事局至今还保存着一万多份这样的档案。

那么,究竟有多少2005届上虞籍毕业生还未就业?目前并没有准确的数据显示。因为,通行的毕业生“就业率”是将未就业的登记毕业生人数除以总数得到的结果。问题是,上虞籍大学生也是“双向的”,分布在全国各地。有些人考研了,有些人留在当地工作了,有关方面并不掌握;而还有些人,不管是就业还是未就业,他们都不进行登记。不过钱主任还是针对去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作了简要的分析,除了去年继续实行公务员公开招考,全市还实行了录用师范专业和医学院校毕业生的公开招考,因此毕业生要想进入政府部门和教育、卫生系统只能通过上述考试。数据显示2005年全市录用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数分别是30人、289人(其中教育系统212人)。 而剩下的毕业生就只能进入非公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将成为吸纳大学毕业生的最大载体。总体来看,工科类专业的毕业生较占优势,其中与我市产业结构相匹配的机械、化工、建筑类等工科类专业的毕业生仍然“吃香”,医学、工程、外贸、物流等专业特点明显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较好,有的甚至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

调查二:调整心态 接受挑战

关心毕业生就业,是我市人事人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有关部门一直在竭力营造更为宽松的毕业生就业环境。但即便这样,仍然存在一边毕业生说“工作不好找”,一边单位说“人才招不到”的矛盾局面。去年毕业的张同学是杭州某高校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他就向记者道出了自己的苦衷,由于家庭原因他放弃了在杭州的工作。本想凭着自己的实力在家乡找到一份好工作,谁知在求职的过程中屡次碰壁,他满意的企业嫌他经验不够,有意聘他的企业他却觉得薪水不够理想。毕业到现在除了打过几份临工,就再没有其他正式的工作。他为此苦闷过,挣扎过,也不知道自己的前途究竟在何方。与张同学有着相似经历的毕业生肯定不少,但是既然工作难找已成事实,不妨学学也是去年从上海某高校毕业的金同学。他所学的国贸专业与现在的工作并不对口,而且工作环境和待遇也比他预想的要差很多,不过他还是坚持了下来,经过不到一年的锻炼,现在他的工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他很想通过记者对很多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说,不管从事哪个工作,只要有信心、耐心、恒心,就会有前途。千万不要为眼前的境遇而绝望,只要抬起头看远方,希望就在前头。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一年比一年难,记者在去年的夏季人才交流会上听到某企业的人事主管说,有些大学毕业生过于自卑,已经到了求职摊位前,却不知道该应聘哪个职位。而有些就过于自信,一过来就开出条件。不过企业从长远利益出发并不需要这两者,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只有摆正自己的位子,主动适应社会和挑战,保持一个良好的择业心态,并且不放过任何一个就业的好机会,做一名有心人,这样才能顺利找到一份好工作。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