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今 日 上 虞


致富路开通致富门

通讯员 甄秀丽


“现在车子可以开到山上,咱们村里的毛笋、毛竹下山可方便了,每户人家每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全村年收入达到80万元”。这是丰惠镇燕河村党支部书记梁兴龙近日常说的一句话。

燕河村地处四明山脉,海拔580多米,是革命老区。全村137户人家居住在方圆10公里的30多个自然村内,据说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还不能走遍全村的每户人家。一直以来,村里人祖祖辈辈靠着卖几根毛竹、几篮毛笋所得的收入维持生计。就是那么几个不多的小钱,村民们还得肩挑手提,走6.5公里的山路,到山下市场里才能换来。前些年,在政府的号召、帮助下,村里的大多数农户已经搬到山下居住,建起了燕河新村,燕河人也在山下开始了新的生活。但是,山里人总是离不开大山,况且山上还有青梅、毛竹等经济作物。因此,每到收获季节,村民们还是会回到山上的老屋里,采收山货。由于连接外面世界的惟一通道实在崎岖难行,遇上雨天,甚至只能在泥浆中爬行,饱受“行路难”之苦的燕河人,做梦都期盼着有一条路通到山上。

2004年7月,燕河人终于盼来了这个日子,市交通局出资修建从丰惠镇凤鸣山村到燕河的山道,市新四军研究会的老领导们也为此事多方奔走,燕河村民更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燕河村道修建工程热火朝天。把山坡推平、把弯道取直、填平坑洼、修补路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到去年4月,一条宽4.5米的村道起伏盘旋,赫然呈现在人们面前。道路竣工,正赶上产毛笋的旺季,卡车一路畅通开到山上,山货源源不断运到了山下。一时间,燕河村人沉浸在从未有过的喜悦、欢乐之中。

转眼又是采笋卖笋的时节,燕河人早早地扛着锄头、挎着竹篮,在竹林里忙开了。据了解,从3月26日开始毛笋上市,每天都有卡车上山收购,最初时每天2000公斤左右,旺季时每天可达1万多公斤,卡车上山,鼓起了村民的钱包,也带来了村民脸上的笑容。据村民赵浩林介绍:他家有竹林30多亩,原先路难走,有笋有竹也卖不了几个钱,自从去年道路开通后,他和妻子常年在山上培育青梅、贩卖毛竹、采收毛笋,收入近两万元,日常蔬菜又是自己种植,日子过得很滋润。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