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今 日 上 虞


新观念引领新变革

——慈溪市行政村规模调整采访札记(上)

本报记者 陈胜龙 厉红祥 见习记者 俞立青


编者按:为更好地借鉴外地经验,推动我市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本报特组织记者专程赴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先行一步且取得成功的慈溪、绍兴等地采访,报道这些地方行政村规模调整的经验、做法及成效,供大家参考。今天刊发第一篇——

在杭州湾南翼,慈溪是一颗璀璨的东海明珠,这里既得山海之便利,又袭大桥经济之灵气,拥有青瓷文化、围垦文化和移民文化,其海纳百川的人文精神和务实创新的开拓精神不仅成就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包括行政村规模调整在内的农村体制改革。

改革历来都是在探索中进行的。2001年2月,在没有现成模式可供借鉴的情况下,慈溪市完成了行政村规模调整工作。全市行政村由调整前的800个减少到331个(现为297个),调整时间之早、调整幅度之大在省内县(市)中均不多见。调整前,慈溪市的村级行政区划和管理“小、散、乱、弱”现象突出;调整后,慈溪市行政村规模明显变大,其中2000至4000人的有184个村,4000至6000人的有36个村,6000人以上的有4个村,7000人以上的有1个村,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村落布局形式。

以新观念解决新问题,以辩证思维的智慧破解难题,成为慈溪市行政村规模调整中的一大特色。在行政村规模调整过程中,慈溪市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诠释集体资产的融合。一是整体的观点。在村集体资产构成中,土地是各村最大的集体资产,也是公有制的体现,农民的根本利益在于拥有30年不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行政村规模调整不涉及土地的调整,与公社化初期的“一平二调”有本质的区别。二是辩证的观点。有的村资产雄厚,但大都来源于土地开发出让所得;有的固定资产多了,而土地少了;有的固定资产虽少,但土地开发潜力大。因此,资产融合时,慈溪市不看表面上的数量多少,而从土地资产、固定资产、货币资产等集体资产的总构成上进行综合分析。三是发展的观点。尽管一些村合并中资产差距较明显,但通过合并拓展了发展空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给经济薄弱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合并后的新村发展增添后劲。基于这三个观点,慈溪市采用了灵活的资产融合方式:村村之间集体资产基本平衡的,就将原各村的资产全部合并到新村经济合作社;村村之间集体资产有一定差异的,以各村集体资产平均值为标准合并,超平均部分在适当时候用于原村域内的建设和发展;村村之间资产差异较悬殊的,则先把集体资产按股份量化到原村域内社员,由新村经济合作社统一管理。
在行政村规模调整中,慈溪市引入市场竞争新理念,拓宽用人渠道,实行“好中选优、竞争上岗”,一大批有经营头脑、善于管理的人才进入了村级领导班子,提高了村级组织驾驭区域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综合能力。通过体制变革,培植新的发展优势,使“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深入人心,对安于现状、求稳怕乱的小农经济意识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力,从而掀开了新一轮的竞争,实现了慈溪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一轮跨越。

新观念的不断灌输,新思想的不断碰撞,是慈溪市行政村规模调整顺利推进取得圆满成功的锋锐利器。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