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今 日 上 虞


落叶林何时不“落叶”

本报记者 陈智尧


茶业特别是名茶产业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市农业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亮点,这似乎也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据了解,2000年时,我市名茶产量210吨,产值不过2600万元,到去年年底,我市名茶产量近300吨,产值达到5170万元,名茶产值比5年前翻了一番。目前以“觉农舜毫”、“龙浦仙毫”为主的针形茶年产量近1万公斤,平均每公斤价格1000元,去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基地每户茶农从名茶产业中增收2000多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茶园面积4.8万亩,良种茶园1.7万亩,去年总产3160吨,产值8300万元。

茶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全体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乘胜追击之下,我市农业部门有关专家又提出了建设落叶林覆绿工程,即在板栗等落叶林套种茶树。此思路得到了市政府的支持。2004年,我市提出,计划用三年时间,实施落叶林覆绿1万亩建设工程。

事实上,对落叶林开展茶树套种这项农业新技术在全省尚属首例,在毫无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操作起来难度很大。虽然困难不小,但我市有关农业工作者却信心十足,在经过大量调研基础上作出这样一个可行性报告:全市虞南山区现有5万亩板栗林,冬春两季落叶时间长达数月,裸露的表土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而覆绿工程就是要在落叶林裸露的土地上栽种灌木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也使得落叶林与茶树互惠互利、相互促进。无论是从生态学角度还是经济学角度,这项农业新技术的实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也具有很广阔的推广前景。

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出台了每亩套种茶园补助300元的扶持政策。去年全市共完成3140亩茶树套种面积,今年发展激情更是高涨,原计划完成4000亩任务,目前,计划建设的面积已达到5000亩,负责此项工作的农技干部预言,明年建设形势将更看好。这表示着我市用三年时间完成1万亩茶树套种任务的计划,不仅能如期完成,而且发展面积将大大超出。

照理说,这一切都顺理成章,无可非议,但透过表面看实质,落叶林覆绿工程建设却不容乐观。最大的问题是由于落叶林套种茶树是一项农业新技术,加上一些茶农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采取减少必要的成本投入做法,茶树的成活率就让人担心。市农技推广中心几位茶业专家忧心忡忡:不知道这些种下去的茶苗是否能够经受住盛夏的炙烤。此外,许多茶农还抱有这样一种疑惑:这么多的套种茶园发展起来,届时怎么销售?另外,加快打响茶叶品牌工作,也是决定落叶林覆绿工程到底能走多远的一个重要砝码。

有关专家认为:当前,产茶乡镇特别是虞南几个山区乡镇应加强宣传、培训工作,教育指导茶农严格按照无公害茶园栽培规程种植生产,该追加复合肥时,就应及时施肥,农技部门将最终把关,根据茶园生长情况作出是否享受补助的决定。

专家指出,茶农也无需为届时青叶子供过于求产生忧虑,就我市茶业市场来看,这么多年来,茶叶原料都显得供不应求,每年约存在40%的原料缺口,1万亩套种茶园年产量才20万公斤,仍满足不了全市茶厂的生产需求。

专家最后指出,茶叶品牌建设确实是决定套种茶园命运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市山区乡镇茶业发展势态良好,但品牌建设仍然任重道远。要提高茶叶市场竞争力、提升经济效益,我们必须注重加强茶叶名品品牌的创建工作了!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