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白 马 湖 畔


生态靓市,一个城市对未来的承诺

刘金平


建设“滨江生态型现代化和谐城市”,将上虞建设成为一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新上虞,让上虞人生活在一个绿色而富裕的城市——生态市建设规划载承了上虞市民对未来美好的希望。

2004年5月,市委书记任其良在全市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上提出,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战略决定,扎实开展上虞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生态靓市这一发展战略。

两年来,我市生态市建设围绕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环境、环境安全和生态文化四大体系,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治理力度,加强乡镇(街道)、农村环境及生态镇村建设三个工作重点,积极实施“十个一”工程,治理、建设、保护齐头并进,生态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投入力度不断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投资4350万元建设城区污水收集设施,城区污水收集能力已达66%;完成第二条曹娥江污水输送穿管建设,市污水处理厂三条处理线总处理能力已达7.5万吨/日;投资800万元的化工园区固废处理中心一期日处理能力10吨的固废焚烧炉已投入试运行;投资2.73亿元的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热电厂和40公里供热管网已投入运行……

污染整治毫不手软,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工业区积极实施生态化改造,2005年有4家企业完成省级清洁生产审核,10家企业完成市级清洁生产审核,全市累计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单位达52家。去年,全市共对不符合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的91个项目予以否决,依法处理未批先建项目23个,源头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环境整治力度加大,生态镇村建设扎实开展。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全市150个村深入开展以“八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至目前,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拆旧建新等建设工程已累计投入5.8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3.28亿元,新增道路面积142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64万平方米,建造公厕584座,新增垃圾箱4285个,新增自来水农户12000余户,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一江两岸凸现生态特色,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继曹娥江城区右岸“十八里亲水型绿色文化走廊”基本建成后,曹娥江城区左岸“十二里亲水型绿色运动长廊”建设已于4月初付诸实施,全部工程到2007年完工,到时将形成“一江两岸”、“一动一静”亲水型休闲景观带。它的建设凸现了生态特色、优化了人居环境,进一步提高了上虞的城市品位,为打造生态上虞、和谐上虞和创建全国园林城市奠定了基础。

前不久,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文光号召全市上下携起手来,共同打造“绿色家园”,努力建设和谐上虞,向全市人民、向子孙后代兑现我们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的承诺。事实上,这份承诺早已被郑重的写进了《上虞市生态建设规划纲要》。这本经过浙江大学、省环保局等权威部门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们评审通过的纲要,汇聚了上虞2020年前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蓝图。根据这份纲要,为推进生态立市的进程,上虞未来几年在城市基础设施与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与生态文化等63个重点工程项目上,总投入将达293.85亿元之巨。

根据纲要,我市建设生态市的总体目标是以人为本,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经过10至15年的努力,使全市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经济增长方式得到根本性转变;城镇、乡村环境优美,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控制,各类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生态文化蓬勃发展;城乡统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建设生态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文明程度较高,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靓市。

一个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上虞已经启航,而未来之舵,就掌握在我们每一个人手上。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