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白马湖畔

江边短论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白 马 湖 畔


叩问一座城市的文化觉醒

———从“中国英台之乡”命名透视文化软实力底蕴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上虞为“中国英台之乡”的决定,对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城市而言,仅是倏忽一瞬,但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在经济前沿地带疾行的这座小城,演绎的一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精深对话,仍足以在历史的文化长河中留下浓重的一笔。

随着上虞的日新月异,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上虞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和经济这两轮高速驱动器,发达的经济,可以给上虞带来富庶;悠久的历史,可以闪亮上虞积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是经济的灵魂,通过上虞近年来的建设,文化更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文化的力量,已经融入到上虞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次“中国英台之乡”花落上虞,犹如一个契合时代脉搏跳动的动力源,使文化“软实力”真正成为开启这座城市魅力之门的一把钥匙。

借历史文化之力觉醒

老祖宗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遗产,更留下了识别财富的眼光。上虞人要将历史的“包袱”变成城市的文化品牌。“这是一次非常务实而坚决的行动!”我市有关“英台之乡”申报行动的参与者这样评价。首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以及市人大、政协领导对申报高度重视,并专门组成申报工作班子,准备了充分的梁祝文化材料。如果说,积极地参与、翔实的资料、与考察专家诚恳地讨论在申报中起到一定作用的话,那么,我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挖掘梁祝文化中所付出的努力,梁祝文化在我市普通百姓中流传的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则最终打动了评审专家的心。

“中国英台之乡”是种文化符号

虽然申报英台之乡的缘起或多或少还有着不甘落后或者自家的宝贝将被别人抢走的不情愿的成分,但正是通过申报,对英台文化甚至我市其他文化遗存的抢救、保护甚至开发和弘扬都有了更为深沉的认识,更为广阔的思路。

直接参与此次申报的市文联主席陈荣力认为,申报的过程不仅仅是让一种资源名至实归的过程,更是对这一资源的认识再提高的过程。申报让上虞不再仅仅局限在对资源单纯的名义的抢夺和纷争上,更重要的是更为明确了申报成功者自身开发、保护和弘扬的责任。

上虞申报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在梁祝文化的挖掘、传承、弘扬上,上虞更为重视,工作更为到位,以后也必然是上虞擦亮这张“英台之乡”金名片最主要的任务和职责所在。一定程度上,“牌子到手,不可高枕无忧”,也确实无法“高枕无忧”,大量的工作在后面。

而这些弘扬和开发工作,也始终离不开与文化的关系。有关研究者指出,从对“英台文化”的认识上看,狭义的来讲是指围绕着梁祝故事而派生的民俗、民风和文学艺术作品、研究等;广义上来讲,则包含了对爱情的忠贞,甚至通过斗争来获得爱情上的自由、获得自身的幸福,以及对学问的追求和肉体死亡、灵魂提升等方面的丰富含义,是一种女性文化的典型代表,而非单纯代表和表现祝英台一个人,许多精神和文化内质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因此,对“中国英台之乡”品牌的开发与那些单纯的功利性的开发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英台之乡”的开发不仅仅意味着旅游上多了条线路,多了张牌子,作为文化,它更应该而且可以渗透和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脚印,关键是如何从更高的角度,从更开阔的视野去认识它的价值,放大眼光,自觉弘扬。

传承和保护,一个新的起点

英台故里一直是我市人民倍加珍惜和引以为荣的瑰宝,我市历届党委、政府也对这一瑰宝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花费了大量的心血,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做了许多实质性的工作。

目前,申报成功已在上虞大地上引发又一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关注的热潮。有关人士指出,对于有着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上虞来说,英台之乡申报的成功必然推动其他历史文化遗存的传承和保护,也给类似的如“中国青瓷之乡”、东山文化、隐逸文化、士大夫文化等的挖掘和保护以启迪和借鉴的意义。如此所形成的关注大氛围,也必将进一步推动上虞现有历史文化积淀的研究和传承。

从另一个较为直接的层面来看,申报成功本身已经大大提升了上虞的知名度,如何通过文化的形式,给予她更符合文化特性和规律的利用、开发,而非单纯功利性的利用,成为让英台真正回到娘家的关键。

而对我市的文化界人士来说,政府对这些文化遗存的积极保护和弘扬的姿态,更是一种无形的鼓舞和鞭策,如何把英台文化资源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整理、归纳和总结,将是无数文化人日后行动的方向和主要内容。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