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敬畏读书

周易



美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沃尔特·达姆罗施二十几岁时就已经当上了乐队指挥,但他没有忘乎所以。原来,刚当上指挥时,他以为才华盖世,没人取代得了。有一天排练,他把指挥棒给忘了,正准备回家去取,秘书说:“向乐队其他人借一支好了。”尽管他怀疑,但还是问了一句:“有谁能借我一根指挥棒?”话音未落,三支指挥棒已经递到他面前。于是,他一下子醒悟了,原来自己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人物,很多人一直都在暗暗努力,时刻准备取代。

在市场经济社会里,竞争态势之严酷,似可想而知,本不足怪,况且“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只是作为竞争中人,千万莫掉以轻心,要紧的在于谋诸“以不变应万变”之策。何谓“不变”之策?读书是也。尽管不读书,照样也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无论如何,读书更能解决问题:尽管解决问题有多条途径,但无论如何,读书是一条解决问题的捷径。左拉说得好:“我们不必羡慕别人的聪明,如果也要像别人那样聪明,那就是读书。”

说到读书,让人想起了北宋宰相赵普。早年皇上欲拜赵普为相,有人便诬陷中伤他:“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皇上听了很疑惑,以实情相告。赵普说:“臣实在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太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皇上顿时释然,下定决心拜赵普为相。“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词即由此事而生。其实,赵普从箱中取书而读,只是不愿让人知道其所读何书,故关门闭户而读。以至史家也没能弄清此事,便以“转之上朝,赵普已经完满地解决了问题”一笔带过。想想也是,这样一位运筹帷幄、定国安邦的宰相,又怎能只读过一部《论语》呢?读书的真谛,从中可见一斑矣。

不重视读书,连国家的命运也令人堪忧,又遑论个人的前途?1848年,徐继畲写的《瀛环志略》出版,它的学术价值和思想内容比《海国图志》更进一步,但却刺激了一些人的虚弱神经,李慈铭在日记中写道:“或言此书实先人罪案,谓其夸张外夷,宜哉!”介绍西方的地理知识就成了“罪案”,这样的书谁还敢读?可又有谁知道,有时“一本书的命运可就是一个国家的命运”呵!

对于读书,我们自该以敬畏之态视之。敬畏读书,须耐得寂寞,刻苦攻读。想当年,当蔡元培两次赴杭州科举考试而名落孙山、心灰意冷时,是古越藏书楼楼主徐树兰先生把他请去担任古越藏书楼的管理员。蔡元培安下心来,博览群书,从此文思猛进、技艺精进,不仅使蔡元培有了第三次赴杭州参加科举考试的勇气和取得成功的能力,更为以后蔡元培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夯实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最是读书滋味长。然而,在如今这样一个生活和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时代,已经很难找到西窗高卧的闲暇。但无论怎样忙,我们都应该挤出一时半刻,专注而安静地读上几页书。

敬畏读书,须越界而读,融会贯通之。要知道,各种书籍包含的知识是相互交融的。今天每个学科都被细化为众多分支,不同学科间沟通连接的渠道仍然是存在的。比如,文史哲揭示了精神文化的精髓与走向,数理化展现了物质的构造原理与运动变化形式,它们都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本质,是相通的,因而相互之间的知识链接不能隔断。黄永玉的艺术天才令人钦羡,十八般武艺几乎无所不通、无所不精。“天天看书,天天写画”,这是他几十年来的生活方式。博采众长而吞吐万象,兼容并蓄而心窍洞开。无怪乎黄玉永不仅经常作经典的艺术演讲,也开过精彩的音乐、拳击和摔跤讲座,还讲过地质学、林学和昆虫学。

敬畏读书,须学会回报,增强投入意识。记得纳西族聚居的丽江一带,森林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但纳西人一直恪守着去旧补新的原则。纳西人把上山打柴叫做“借柴”,上山打多少柴,要种上更多的树;把到河里捕鱼叫做“借鱼”,鱼“借”来后,要放养更多的鱼苗。纳西人的“借柴借鱼”观启示我们:从读书中获得收益以后,就要给予回报。最好的回报,便是多购书、藏好书,多读书、读好书,以此形成读书的良性循环。

做到敬畏读书,这既是读书人对读书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每个读书人不妨扪心自问:我做到了吗?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