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读书如串门

辰晔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每一册书都承载着每一个作者的思想灵魂、精神生命。诚如斯,则读书便似串门会友。

杨绛曾经说过:“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是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不问我们要拜见的主人住在国内国外,不问他属于现代古代,不问他什么专业,不问他讲正经大道理或聊天说笑,却可以挨近前去听个足够。”说得颇为形象,很有见地。

读书人之一生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停地串门会友的过程,他们在古今中外、乡村城市的门户之间穿梭,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中不断寻求、探询。如果说,串门是读书人与生俱来的宿命,读书人永远处于离开家园外出串门的命运中的话,那么读书人在串门中又何以不在寻找自己的家园。

是啊,串门中我们可与哲学大师品茗共话,体验人生的意义,关怀人类的终极价值:可以与历史大家一起回味过去,体会时间流逝中惆怅的心绪;可以与美学大师探讨美的真谛,创造美的生活和美的人生:可以与科学家上穷宇宙之碧落、下及万物之奇观,体味科学精神的庄严,感受科学技术的力量;可与诗人放歌,与剧人同醉,与散文家窃窃私语,与小说家体味爱情的酸甜苦辣……

当一个读书人,觅闲坐在书斋里的时候,便是串门坐在了朋友中间。上百本书,便有上百个朋友;上千本书,便有上千个朋友。英国作家史美尔斯说过:“人的品格,可以从他读的书中判断,就如可从他所交往的朋友中判断出来。”读好书,其实就是交好友。

读书如交友,品书如品人,品书日久,书的形象也会发生变化,就如同一个朝夕相处的好友,读之越多,知之愈深。如果你读到了百读不厌的书,还对作者怀有莫名的好感,那就是找到了真正喜欢的书,碰上了好友。明白了这一点,则不妨去搜罗这个人的全部作品,甚至搜集有关斯人及其作品的评价,这样,我们就把一位好友完整地请进了书房。

请进一位好友是不够的,还须从多角度、多渠道、多侧面地读懂它,与之发生思想碰撞,实现情感交融,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友。唐弢 在《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问题》中指出:“研究‘五四’以来的现代文学,除了弄清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外,至少要有一个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比较”,“还有超学科比较,例如文学与哲学的关系、文学与历史的关系等等。如果不先弄清这些,怎样研究鲁迅!怎么研究现代文学!鲁迅知识渊博,尤其在杂文里,各方面东西都有,不了解,不掌握多方面的关系,研究肯定不会深入。”此言颇耐人寻味。

串门交友,乡情解愁。翻着那些发黄的书页,和流逝的岁月对话,让淡淡的思绪在乡人曾经智慧的记忆里跋涉,于是乡音会在耳边回荡,乡情会从心底冉冉升起。此时最好饮酒、品茗,酒茗相佐,犹如醍醐灌顶,微醉朦胧里,隐有乡贤对坐,口授玄机,其乐融融矣。

人皆有好奇心,所以才爱串门,读书人亦不例外。读一些论述自己完全不懂的学问知识的书, 自与串门事同一律。通常情况下,读书如串门,如是未串过的家门,愈是有趣味,愈是有悬念,因而亦愈想登临。读书,不妨从串门始,入得门去,一旦有了刺激,能够与主人相交,并成为好友、挚友,则收获、教益可谓大矣。

在一个读书人的精神领域里,丢不下离不开舍不得剪不断理还乱的可能就他的书和书斋。诚如伍尔芙抑或罗曼·罗兰所言每个人“需要为自己筑造一个心理的单间”。我认定自己这辈子是个平庸之辈,于是在我朝北的小书斋里也就有了“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的平和,以及串门交友的那份旁人非能体味的至乐至趣。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