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共和国海疆永远铭记

——追记东海舰队某基地高级工程师、虞籍乡贤宋兴尧

见习记者 刘金平



2005年11月24日下午,春晖中学。宋兴尧事迹报告会正在这里举行。宋兴尧的妻子和战友们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着一个短暂而壮美的人生。春晖的师生们,无不为之动情。春晖园沉浸在一片悲痛和激奋之中,为一位优秀春晖学子,一位全军水文气象领域年轻专家的离去而悲痛,更为他对大海的深深眷恋,对海洋水文气象调查事业的无比忠诚而激奋……

“只有加倍工作,

才能把短暂的生命升华为永恒的美丽”

宋兴尧71岁的老母亲仍清晰地记得,3月12日那天,兴尧是走着出门的,走的时候,还说,妈,看我这么结实,一点小感冒算不了什么。没有想到,4月17日他竟去了,留给他的时间太短了,他还有好多事情要做啊。母亲说时,泪眼模糊。

是的,对于海洋,宋兴尧有太多的梦想,作为国家“908”项目10人专家组成员,国家专项技术专家组最年轻的专家,海军海洋调查资料评审技术及验收委员会委员,《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第二版编委会委员,海军东海舰队某基地大学生军官、高级工程师……宋兴尧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在住院的日子里,宋兴尧曾经对战友徐进说,“再给我五年时间有多好……”他知道自己患上了骨髓增生性贫血,也痛哭过,遗憾过,为即将离开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贤慧的妻子,患难与共的战友。他要在离开人世之前,完成未尽的工作。

在要求出院遭到医生拒绝后,宋兴尧瞒着战友和妻子偷偷回到大队,在几次昏倒的情况下,依然以顽强的意志与时间赛跑,坚持考完了生命中最后一次考试——舰队组织的高工续评考试。再次住院后,他已经不能正常进食,只能靠打点滴来维持生命,但仍坚持着叫前来探望的战友把资料和笔记本电脑捎到医院。住院的35天里,在生命结束的前一天,他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水文气象条目”的初稿、东海2005年度水文气象调查技术设计书、某专项水文调查技术大纲。去世的前两个小时,他仍然用极其微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向领导汇报了年度海洋调查工作情况……

宋兴尧的同事、海洋调查中队中队长缪峰在报告会上一边流泪一边说,宋高工是我的良师,他教我做人,不但重言传,更多是身教;他教我做事,为的是做好工作,精益求精。他的“宁可倒在绞车旁,不在床上躺一躺”的言行已经成为海洋调查中队的队训,激励着一茬茬海调官兵。

宋兴尧走了,人们在他的笔记本电脑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知道我的一生要比一般人短暂,但我决不能因为生命的短暂而让其失去意义。相反,正因为短暂,才赋予我更多更重的责任。只有加倍工作,才能把短暂的生命升华为永恒的美丽……

“大海,我一定会征服你”

回忆起与宋兴尧一起共事的日子,大队测绘处工程师付济军止不住哽咽了。1990年,宋兴尧所在的大队奉命对某海区进行水文气象调查。第二年5月,全国水文专家会聚一堂,对水文调查数据进行处理。期间,出现的几处“特殊温跃层”数据让专家们犯了难。世界上公认,存在“特殊温跃层”的海域是潜艇活动的险区,当潜艇航行到温跃层时,就会像汽车开进悬崖造成艇毁人亡。面对这个难题,当时年仅27岁的宋兴尧大胆提出,用高端的计算机仿真技术来演绎、解释和验证“特殊温跃层”数据。他发挥计算机专长,自己构思,自编程序,成功地将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水文气象的终端数据处理和分析,不仅解决了“特殊温跃层”的论证难题,而且实现了海军水文资料处理由传统经验向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科学论证的跃进,被国内水文界前辈称为“一个技术创举”。

1997年,上级有关部门立项研究开发“海岸地形快速测图系统”。宋兴尧主动请缨,通宵达旦地投入到研制工作中,使这一系统软件提前研制成功投入使用,实现了海军海岸地形测图与绘图作业一体化和自动化,过去100多天才能完成的工作现在只要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不仅如此,他还创下了我军水文气象调查和海洋测绘史上的“五个之最”,最先将国际高难度的先进水文气象调查装备应用于水文调查第一线,使我国水文调查技术向国际水平拉近了20年;率先用现代化海洋测绘扫测仪器进行海底水雷扫测探摸,填补了我军探扫雷史上的空白;最早开发研制自动成图系统,开创了手工作业向信息化作业转变的里程碑……

19年中,宋兴尧参加了60多项重大海洋调查测量任务,采集了100多万组珍贵数据,绘制10000余幅水文气象要素图,取得20多项技术革新,20余项科技成果。19年,是他“挑战大海,征服大海”的过程。他参与并出色完成了建国以来我国最大规模的南海海洋综合调查,东海大陆架、对马海峡、台湾海峡、台湾周边及东南沿海测量和海洋综合调查,为我国解决南沙岛屿、中日领海争端,维护南海、东海海洋权益和领海主权,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等做出了重要贡献。还为海军潜艇水下航行、水中兵器使用和导弹武器的试验等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数据资料。

“我是跟大海打交道的,

失去大海生命就失去了意义”

宋兴尧是1978年考入春晖高中的。其高一时的班主任,现任上虞日报社社长陈同昌,对他的印象特别深。陈同昌告诉记者,在春晖改革开放复校后第一批招收的200名新生中,宋兴尧的个子是最高的。记得他衣着十分朴素,因个儿高,穿在身上的一条裤子显得很短。他对老师很有礼貌,脸上总是带着笑容,工作上任劳任怨,勤勤恳恳。高一新生选班委会时,还以高票当选劳动委员,在同学中有很高的威信。

1980年,宋兴尧从春晖中学毕业,一而再地放弃上其他大学的机会,连续三年报考厦门大学海洋化学专业,终于如愿以偿。毕业前夕,海军到厦门大学特招地方大学生入伍,他毅然报名。
宋兴尧选择了海军,就等于选择了艰苦的海上生活。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进行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全国海洋普查,宋兴尧所在的调查中队就是担负这一任务的重要力量,而他则是这支队伍中的科技领军人物。进入90年代,海军把海洋水文气象调查的重点转入东海和南海,宋兴尧几乎每年有五六个月时间在海上,入伍19年,他在海上的工作时间足有9年之多。长年的海外作业,使他失去了第一次婚姻,也因为军人这个职业,使他只能与清贫作伴——居住的房子小不说,就连买的电脑有3000元是向妻子刘月芳的姐姐借的。

其实,他原本可以不这么艰苦地生活。作为厦门大学的高材生,他学的专业在沿海特别吃香,不仅地方水文气象部门用得上,在海水养殖、鱼虾苗孵化等经济行业也用得上,和他一同毕业的几个同学,个个家境颇丰。一位学海洋生物的同学找到宋兴尧,说有养殖公司开出年薪百万的条件,想聘请一位技术指导,预付10%的定金。宋兴尧最终还是没有拨同学的电话。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水文气象调查正进入攻坚阶段,这个砝码在他心中太重太重了。

担任大队测绘处高级工程师后,宋兴尧其实用不着每次出海都去,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和战友们一起出海又出海。去年的这个时候,家里被盗,就在被盗的当天,宋兴尧就要出海调量,妻子刘月芳挺着8个月的身孕,近乎哀求地说:你能不能跟领导说说,这次出海让别人顶一顶?尽管心里有千万个舍不得,但他还是选择了出海。他说:我是跟大海打交道的,失去了大海生命就失去了意义。刘月芳没有想到,这竟是丈夫的最后一次海调。

“他仍然活着,他还在海上”

2005年4月17日12时,宋兴尧带着对海洋调查事业的无限眷恋走了,带着他为没有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的自责,来不及兑现的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诺言走了。海军领导机关痛惜:宋兴尧是海军海洋水文气象事业不可多得的人才,他的英年早逝是海军海洋水文气象保障事业的巨大损失。

一颗在祖国海洋事业上闪烁的流星匆匆滑过了他41年的人生轨迹。

年迈的父母亲不相信,前一天刚刚去医院看过儿子,晚上,儿子还打电话来问他们两老,家里(宋兴尧家)地方小,晚上睡觉怎么安排?晚餐有没有酒喝?父亲告诉儿子,把三人沙发摊开,两个人睡刚刚好。没想到,这句话竟成了永诀。

心爱的妻子不相信。屋子里的陈设,楼下的那辆自行车,还有他那副心爱的眼镜,依旧按原样摆放着,生怕他又要出海了,一时心急找不到。她永远都不会忘记丈夫临终前,母亲带着两个孩子来看他,当母亲抱着才8个月大的小女儿离开病房时,他用微弱的声音叫住了母亲:“妈,让我再看看女儿”,重新把女儿搂在怀里,看了又看,亲了又亲。

儿子弘弘说,爸爸还活着,他还在海上。

战友们说:“宋高工没有走,在中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上,每一片海域都洒下了他的汗水,每一条航道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宋高工不会走,他仍然活在我们心中,他永远活在大海上……”

无数熟悉的和并不熟悉的人们被宋兴尧的事迹感动着,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悼念他。上虞市民政局领导闻讯后,立即前往他在谢塘江东村的老家慰问他的父母,并送去了慰问金和慰问品。民政局局长郑庆善说,宋兴尧19载犁波耕浪在祖国的万里海疆,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壮歌,他是和平时期军人的楷模。

宋兴尧的事迹传至母校春晖中学,春晖师生无不唏嘘落泪。宋兴尧初中时的同学,现任春晖中学校长李培明说:我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春晖失去了一位好校友。春晖师生们表示,要向宋兴尧学习,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做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用的人。

宋兴尧,一个和平时期的军人,以他对事业的执著和忠诚,谱写了一曲短暂而灿烂的人生之歌。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