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历代《孝女曹娥碑》和诗碑的来历

任苗根


东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上虞县令度尚,将孝女曹娥投江救父事迹,上报朝廷,旌为孝女,并迁墓建庙(今址),又为她立碑。度尚先命县吏魏朗撰写碑文,久而未出,当时度尚外甥邯郸淳,年少有异才,适在旁侍酒,因试为之,操笔立就,文辞之妙,魏郎叹服,遂毁其草。这就是最早汉邯郸淳所书的《孝女曹娥碑》。也就是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中郎蔡邕到曹娥庙摸碑后,在碑阴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的这块汉碑。但后来堕江失落。经考查《新唐书》记载:“唐太和二年(公元828年)越州大风海啸”。四至五年浙江又连遭大水,推究当在此时堕江失落。

东晋 平二年(公元358年),右军王羲之,到曹娥庙,以小楷书《孝女曹娥碑》文存庙,又有新安吴茂先为其刻碑立庙,后又为好事者取去,但传说辗转流传入皇室内宫。近据日本书法鉴定家中田勇次郎的考证,今收藏于《辽宁博物馆》的墨迹绢本,即系晋王羲之所书《孝女曹娥碑》的真迹。

北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侍郎蔡卞以行书重书《孝女曹娥碑》文,立碑存庙,但经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曹娥庙遭大火焚毁,庙内所存九块石碑,除此碑虽也被烧裂,但经曹娥乡绅任凤奎大力抢救修复完好,又发起重建曹娥庙,因此这块宋蔡卞所书的《孝女曹娥碑》至今仍竖立在曹娥庙。而其余八块石碑,均被烧成粉碎,尚未恢复。

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太监赖恩,钦差提督浙江市舶,到曹娥庙见汉晋两碑,泯然无见,乃集唐刺史李邕(李北海)文字,凑成《孝女曹娥碑》文,并刻成石碑存庙。另有上杭赖恩《题曹娥碑后》识和堇山李堂跋。

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右军后裔中书舍人王作霖,摹王羲之曹娥碑帖书法,以小楷仿书《孝女曹娥碑》文立碑存庙,碑后附有石之贞题跋。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金匮钱泳受浙江巡抚阮元所嘱托,以隶体书《孝女曹娥碑》文,由山阴县知事徐元梅捐赀上石,并由会稽陈鸿熙从杭州运石到上虞立于曹娥庙。碑后附有鄞县陈权识和钱泳补书并记,以及会稽陈鸿熙题跋。

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03年),巡监御史杨鹤,为曹娥投江事迹所感,以行楷书《哭娥草》诗十首,并刻成石碑存庙。

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浙江巡按徐吉,到曹娥庙祭拜孝女,题《泊曹江谒孝女庙》诗一首,系大行草书法,并刻成石碑存庙。

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绍兴知府俞卿,到曹娥庙以小草书《题汉孝女曹娥祠》诗六章,并刻成石碑存庙,此碑系会稽黄以信立石,陈尔侯镌。

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浙江巡抚方观承,因早年落魄,曾在曹娥庙内摆摊,以看相拆字谋生,腾达后,重到庙祭拜孝女,助庙田20亩,并《题孝女祠》诗一首,系大行书书法,并刻成石碑存庙。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栖霞牟房初,以公事驻曹娥镇,恭谒孝女祠墓,礼成赋七律诗一首,系正楷书法,并刻成石碑存庙。

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诚意伯刘基(刘伯温),奉明太祖朱元璋敕命,到曹娥庙祭奠孝女,撰有《青田诔辞》,并书《拜曹娥庙》诗一首,立匾于庙正殿,也被火毁。

另有明礼部尚书董其昌,曾以小楷书《孝女曹娥碑》,今拓片收刻于《御刻三希堂》石祟宝笈法帖中。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