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红船直航烟雨中

金笛


虽然多次到过嘉兴南湖,也多次如朝圣般地参观过那只举世闻名的红船,而今再次来到党的圣地,展开联想的翅膀,把南湖湖心岛中三处最著名的景点串连起来,便油然而生一种更深的体悟。

据介绍,南湖地处太湖流域水网地带,气候润湿,阴雨绵绵,因而湖中常是晨烟暮雨、云气缭绕,尤其是在“雨纷纷”的清明时节,天上细雨霏霏、苍茫迷蒙,湖中碧波微漾、烟雾升腾,此时,是烟,是雨,是雾,相缠相连、难分难解,而“烟雨迷蒙”便成了南湖景观最突出的特征。

因形而生景,因景而生情,方能情景交融、情趣盎然。正是因为南湖天生的这种烟雨相接的自然景致,古人便兴致所至、顺手摹写加以强化。早在五代时,苏州节度使广陵王钱元在南湖之滨建筑“登眺之所”,借唐朝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之意,冠之以楼名。嗣后,烟雨楼几经风雨、几度沧桑,历经数百年,终至湮没。后在明朝嘉靖二十七年,知府赵瀛疏浚城河,挖掘河泥填筑于湖中,垒成“积五十尺、广袤二百尺”的人工小岛,并“旁植苇蒹榆柳桃杏”;第二年,又仿“烟雨楼”旧制,筑楼于岛。1918年,知事张昌庆又“会乡绅募款重建”,便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模样。烟雨楼位于湖心岛中心地势最高处,坐北朝南,重檐歇山,飞檐翘角,雄伟壮丽,古朴典雅,是整个南湖的核心与象征。而向好游景的文人墨客也便接踵而至,在烟雨楼一千多的历史中,观名楼,赏美景,吟平仄,作写意,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他们珍贵的画卷与诗篇,至今岛上仍保存着米芾、苏轼、黄庭坚、苏辙、吴镇、董其昌等名家的手迹,又使烟雨楼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也许是江南的诗情画意,始终解不开乾隆的烟雨楼情结。据他的《御制南巡记》所载:“予临御五十年,凡举两大事,一曰西师,一曰南巡。”“西师、南巡”,乃是此位皇帝两件最得意之作。而他六次南巡,六次驻跸嘉兴,八次登临烟雨楼,并将其喻为蓬莱仙岛、方壶仙境、水晶宫,还在第五次南巡时带去了《烟雨楼阁》图轴一册,在热河行宫避暑山庄青莲岛上仿建了一座像模像样的烟雨楼,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而且每次登临南湖烟雨楼,均诗兴大发、赋诗记游,留下了十五首圣驾真迹。“春云欲泮旋蒙蒙,百顷明湖一棹通。回望还迷堤柳绿,到来才辨榭梅红。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欲倩李牟携铁笛,月明度曲水晶宫。”这是远望的大写意。“不蓬莱岛即方壶,弱柳新萸清且都。烟态依稀如雨态,南湖消息递西湖。自宜春夏秋冬景,何必渔樵耕牧图。应放晴光补畴昔,奇遐毕献兴真殊。”这是近游的工笔画。但不论是大写意,还是工笔画,赞叹烟雨楼之情之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推究乾隆皇帝喜爱烟雨楼的个中原因,大概缘于其与生俱来的朦胧迷离的意态、若即还离的意趣、虚无缥缈的意境,仿若就是一座蓬莱仙境再现于此,亦真亦幻、亦梦亦实,捉摸不透、参悟不清。

而我私自意测,也许是历史演变的巧合,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在20年代初的中国,其政治形势确实犹如南湖烟雨,凄风惨雨,黑云压城,而作为“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一批有为青年,选中了冲破烟雨的南湖红船,选择在红船中筹划开天辟地的大事,肇始着中国共产党的举世伟业,诚如在南湖的彼岸,望着湖中一片烟雨,而借助红船之力,航向湖心岛去寻觅别有洞天,而我们党一向以红色作为自己的标志,也许就是最初红船之“红”在那13个“一大”代表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而后无数先烈用自己的鲜血进行的28年红色革命,再造了一个崭新的“赤县神州”。难怪董必武董老在64年重访南湖时欣然命笔:“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字里行间,既有对红船聚会的肯定,更有对革命成功的欣慰,还有正值清明时节怀念先烈的深深情愫,百感交集,均系之以重访南湖、重登红船的那一时一刻。而那种联想并没有就此打住,我们都耳熟能详的有一首歌——《大海航行靠舵手》,曾唱红了大中国,家喻户晓、到处传唱。也许此歌的作者真正读懂了那红船的意蕴,能够大海航行不是需要那只“红船”吗?由此看来,此歌是写意,但也不排除写实的意味,毕竟中国革命的起始地是在烟雨缥缈的南湖红船上。

走游湖心岛,在红船系缆处的对面,便能看到一处很著名的景点——钓鳌矶。据传明万历十年,知府龚勉在烟雨楼周围增筑亭榭,共十二景观,名曰“瀛州胜景”,并在烟雨楼南面临水地方拓台为垂钓之处,题书“钓鳌矶”三字镌刻石上,寓意多出人才、独占鳌头,而巧的是钓鳌矶建成第二年嘉兴果然中了一名状元,过了数十年又出了两名状元,于是石名大振,文人名士争相膜拜。如果说那高中状元是蟾宫折桂、独占鳌头,靠的是那钓鳌矶这一风水宝地的佐佑,那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不正是最大的“独点鳌头”吗?!13个代表,50多个党员,28年的浴血奋斗,终于打下了一片红彤彤的江山,这实在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伟大“钓鳌”!那中个状元又算得了什么?!简直是小菜一碟、无足挂齿。

“烟雨”是情势,“红船”是工具,“钓鳌”是目的,乘上那条古色古香的红船,穿过烟雨缥缈的湖面,登上钓鳌矶而独占无限风光,这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夺取胜利的生动再现、现实写照。至于湖边垂柳、岛中假山、遍处亭台楼阁,那只不过是钓鳌矶的映衬之物,乃是一片风光中的景致点缀。若能不惧烟雨如磐,若能毅然乘红船冲波涛,若能“钓鳌”成功,何愁风光无限!那种不畏烟雨般形势的意志,那种拯救民族于倒悬的果断,那种敢于奋斗、夺取胜利的喜悦,可能就是那南湖三大景观所组成的深刻意蕴吧!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