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坐看夕阳若画图

马亚振


王雨岐老师是我的邻居,他和师母就住在我楼下的一个小套间里。三年前,我搬家到了曹娥江畔的新公寓,这里除了空气比市中心清新之外,更可喜的是江滩上开垦出一畦畦的农田,使得江边的四季有了迥异于城市景观带的田园风光。开窗眺望,但见盈盈一江水,茵茵数片绿,心情也会随之清朗起来。身居闹市,若能种上一小块地,栽下几畦果蔬,又是何等的诗意和“奢华”啊!曾经是梦想中的“执卷诵于晨,荷锄归于夕”的佳境,大约也不过如斯吧!

我于是开始留意起在江边种地的人们来了。他们之中,有的是退休后闲着无事,种一块地活动活动筋骨,顺便也有了真正的“绿色食品”丰富每天的餐桌;有的则是靠了地里的收获来补贴并不宽裕的家用。不经意间,发现住在楼下的王雨歧老人也是这“耕耘”者中的一位。认识王老、熟悉王老,一多半是因为他种的那块地和地上的收获。每当路遇老夫妻俩扛着工具去“地头”,我都会停下脚步,怀着羡慕的心情,与他们说上几句话。虽然算不上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但是只要说起地里种的那些茄子丝瓜,老人的脸上总有掩不住的喜悦。也不知道是从哪一天开始,我竟然也成了老人劳动果实的享用者,每当新摘了瓜果蔬菜,老人总会给我留着一份,有时我不在家,老人敲不开门,就会把装蔬菜的塑料袋挂在我的门把手上,刚将“谢”字说出口,老人就摇摇手笑着说,种着玩玩的,当不得谢,当不得谢。

住在城市里,楼上楼下原本是很少串门的。王雨歧老人是从我的邮件中知道了我的名字,然后从他手边的报刊杂志中发现了相同的名字。有一次他问我:有文章发表在某报某杂志的某某作者是不是就是我。我说是。于是老人高兴极了,说,原来在楼上住着一位“文章高手”哇!说得我不由得笑出声来,只好连连摇手说,当不得的,当不得的。但是从此以后,也就与老人有了文字方面的讨论。王老年轻时读书不多,曾在农村的小学校里做过老师,也当过校长。就像那个时代的很多年轻人一样,王老也做过作家梦,一直以为能把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的人都是很了不起的。几十年间,因为忙碌,也因为胆怯,老人从未把自己写的文字发往哪家报刊杂志。一直到了退休以后,老人从乡下搬到城里,有了真正空闲的时光,才重新又拾起了一度失落的“作家梦”。在狭小的斗室里,老人数年如一日地坚持写啊写,并把一篇一篇的文章寄往报刊杂志的编辑部,不怕退稿,不怕泥牛入海无消息,几年下来,竟也有了不少的积累。有一天,他拿了一摞发表过的文章复印件,郑重其事地上楼来找我,要求参加市作家协会。看到他一头白发和那一束文稿,有一种热辣辣的东西涌上我的心头。

王雨歧老人是个有着很强求知欲的人,每当一篇文章写成,他会不耻下问,把文稿拿上来,求我帮他“改改”。老人写作,不像我们,早已习惯于依赖计算机,把修修改改并不当回事。他使用的还是“传统工具”,用笔一个字一个字地“码”,毕竟年过七旬,眼力和手劲都不比年轻时,笔力不稳处,字的笔划就有了抖动的痕迹,但依然是工工整整,一笔一划从不含糊。只要我在他的稿子上改动几个字,他就要重新抄写一篇,其认真执着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每当看我用计算机熟练地处理文字和图片,老人总会流露出一种羡慕之情。有一回,他又找到我,很羞怯地说,自己没有计算机,想求我用电脑帮他查一些报刊杂志的投稿地址。对我来说,这只是举“指”之劳而已,于是立即启用搜索引擎,帮他找出了数百家报刊杂志社的投稿地址,打印好以后交给他,老人高兴得什么似的。

除了种地与写作,王雨歧老人还做了社区老年活动室的管理员。每周的星期三,都是他的值班日,中午,我才下班回到家,就见他已经吃过中饭去值班了,从来不迟到。在管理活动室的过程中,老人还注意搜集他的写作素材,其中有一篇关于社区活动的报道,居然被人民日报选中,当他拿着人民日报社的用稿通知书上楼来给我看的时候,内心里充满了喜悦和自豪。

种地、阅读、写作,不就是我们常常视之为理想生活的“耕读传家久,诗书济世长”吗?王雨歧老人种着一块生长豆角果蔬的农田,耕耘着一小块生产文字的园地,作为一名古稀老人,他的生活是何其丰盈,何其幸福。

“世事如烟过白驹,坐看夕阳若画图。”也愿王雨歧老人的暮年生活,像田园般诗意,如夕阳般绚丽!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