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向生活撷美与心灵共舞

———记著名青年画家李泽存

辰晔


我与李泽存见面不下五次,其中第一次的相逢给我留下颇深的印象:2001年夏季,上虞举办葡萄节时,他携画找我,一张口就提出了欲到上虞举办葡萄画展的心想。当一幅幅葡萄画作展示在我眼前时,尤其当我们由画扯到历史、文学、诗歌,讲季札挂剑、伯牙奏琴以及许许多多历史上那些睿智的人文掌故,双双以为契趣倾谈、快意至极之时,我自对这位陌生的青年画家刮目相看,并引以为知己。

时间一直向前,像不停歇下来的马车,奔走中崭新的车厢成为陈旧。每个人在面向前方的同时,另一方面正对着过去,感受着旧物,牵挂着旧事———时光没有消逝,正是由于它们的韵味,真切地沉浸在遥远之处。在与李泽存的倾心长谈中,我了解了一些有关他的身世……

1964年,李泽存出生在冀东一个农民家庭。这一年是中国的龙年,民间的说法,龙年出生的孩子是带有幸运之角的。然而,现实生活并没有给李泽存的童年带去多少欢欣的记忆。更多留下的只是哀愁的铅灰色。曾经发生的一件事,则令李泽存喜忧参半、百感交集,以至难以从心印中抹去:尽管大伙儿生活有多艰涩,可每逢春节家家户户总是会掏钱买上一、二张年画,.以渲染春节的欢乐氛围。那年,.见母亲一直未买回年画,可把李泽存给急坏了。母亲哄着孩子,一直哄到了正月二十,见实在哄不下去了,这才让李泽存的父亲从县城的新华书店买回了一张以样板戏《红灯记》剧照为内容的年画。年画往墙上一贴,李泽存甭提有多高兴了。看着,看着,李泽存情不自禁地照着年画描摹了起来……次年,左邻右舍的墙上便贴上了他画的年画。

那些年里,学校很少上课,大部分时间是组织学生搞勤工俭学。因为李泽存会画画,故他经常为黑板报画漫画、画报头。其时,当学校校长把学校仅有的一本《报头美术集》送给他时,于李泽存是何等的奋勉。

1977年是唐山大地震的第二年,这一年,母亲的病逝,姐姐的出嫁,哥哥的外出打工,让李泽存像丢了魂似的。那段时日里,他整天闷在家里,面对着灰茫茫的天空发呆。面对着一天天逝去的时光,他突然想到了哲人的话:时光不会感激你,也不会为你立刻拿出什么,它只会默默地注视着你,像月光的清辉,像树梢的雾岚,萦绕在你的周围,并在沉静中为你酝酿生活的希望。想到此,孤寂的他不断自问:我就甘心这样消沉下去吗?我就这样扔掉画笔了吗?不,我要振作起来,我要拿起画笔,在时光的脚页上去谱写浪漫的絮语,在时光的眉心里,点上幸福的真谛,努力在时光的背影里,留下人生最美丽的幻影。有道是,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有一次,村里的会计捎回一个信息:县文化馆要办一个美术培训班。这意外的消息,到底激活了他开始冷却的心。第二天清早,他骑上自行车直奔县城而去,并一试即中。在培训班学习期间,由于自己的刻苦努力,全班50多名同学中,他竟脱颖而出,名列前茅。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李泽存没法去考美术院校,但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高中毕业后,他在一家单位做美工,边工作边坚持学习绘画。1985年,是李泽存人生的转折之年,这一年他成了家,亦立了“业”———县文化馆聘请他搞美术创作。要论李泽存的国画创作,大抵始于此。他潜心研习,笃学刻苦。上追青藤八大,宗法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师,博采众之长。李泽存所拜的第一位名师,就是唐山市德高望重的美协副主席刘副生。之后,他报考了天津美院函授班,又到中央美院进修,系统学习中国画技法。从此,李泽存的国画创作始走上正轨,并得以骐骥腾跃。10多年来,李泽存得到过书画界名人史树青、孙其峰、李丰田、马海方、李铎、梅墨生、刘小岑、王康乐等的指点,这些名家还先后分别题词致信以示鼓励。

在画事上竟得到这么多大家的指点,李泽存自是坚实和收获的,可他更是痛苦和炼狱的。但无论怎样的收获和炼狱,他的画作始终传承着中国传统的文化情结:浓郁的人文色彩和温文尔雅的书卷气。在画中,李泽存运用笔墨形式来表现他心境中的山水花鸟,而且还将它作为抒发诗性情绪的场所,而自然与人文的精神、性灵在此交契合一,更理所当然地成为人的内在精神彰显。

生活,是中国画创作的“源头活水”,画家应该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自然,感悟社会,感悟生命,去寻找天地之美,用手中的画笔去把握天地境界,传达天地之心。李泽存如斯说,亦如斯实践。他曾多次外出写生,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说到江南水乡,他以为是不能不来之地,否则,画笔下的山水花鸟便会因此而少却了些许柔顺和美。他说过,江南应是风流才子遗落的一把画扇,轻轻一展这半环山水,江南就是一叶放旷的舟子,是舟上那局还没有下完的围棋,是棋声里的一弯眉样新月,是月下几抹宁静的远山,是山前一座幽雅的园子,园子里的近水楼台。故而,李泽存每到一处,他都用心去和自然交流,用心去观察一切。每次来上虞,他必去写生。白马湖畔、东山之巅、祝家庄园、舜耕群雕、王充墓地,都留下了他的身影。而往返最多的,怕要数被誉为“江南吐鲁番”的葡萄之乡盖北镇了。看着上万亩葡萄园,他所感悟的便是自然的美与自然的神奇。在葡萄园,他手摸鼻嗅,似与葡萄有着沟通不完的话题。于是,令我油然想及,葡萄这一让他深深触动的东西,何以能够在他的画笔下,在独特语言的表述中,成了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大自然的精灵。

说到画葡萄,李泽存可是行家。他在继承中国画传统绘画技法的同时,大胆吸收画面的着色技巧,把光和色表现得尤为丰沛、鲜美,难怪燕赵大地的人们皆亲切地称其为“李葡萄”。读李泽存笔下的葡萄,那一串串饱满剔透的精灵,着墨浑厚,线条灵动,颜色鲜亮,构图奇崛,近观跃然纸背,远望迎风摇曳,几乎臻于出神入化的境界。作为农民的儿子李泽存深谙艺术源于生活的真谛。他十分注重对生活的感受,擅长捕捉最朴实、最美妙的生活瞬间,近年来他相继创作了《老车憨牛又一秋》、《不鲜不要钱》、《那一年的秋天》、《主人不在的时候》等作品。在《老车憨牛又一秋》中,那北方的手推车、憨憨的老黄牛、普通的盘子秤、守候在葡萄筐边的小花狗,将生活的质朴与美好展现得淋漓尽致。有什么样的心灵,便有什么样的艺术,读李泽存的画又一次印证了此言。而《不鲜不要钱》,更不失为一幅有灵感的佳作。评判一幅作品的好坏,主要是看他有无思想深度,能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产生丰富的联想。“不鲜不要钱”,这一极其普通的叫卖声,反映了农民在观念上的转变,反映了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质朴、诚实。作者以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特有的敏感,抓住了这个瞬间,以小见大,反映了时代的脉搏。是啊,《不鲜不要钱》是画家发自内心对党的政策的歌颂,对市场经济繁荣的赞叹,对农民勤劳致富的赞美。那杆不常入葡萄画的秤,衡量出了农民的质朴与真诚,与那些唯利是图的奸商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引发出人们对真善美的呼唤、向往。总之,我们从他那富有联想的空间作品中可以看到艺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时代轨道和文化底蕴。

在李泽存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的存在,感受到了他对自然的把握和对自然之心的传达,同时亦感受到他那淳厚天真的心灵。在李泽存的画里,最少有的便是世故,他固守着自己的灵魂所感知的世界,他又用颜色和笔触为观众创造出充满动感的新奇,使我们每每温习生命的韧性和光彩。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每一幅作品都是其一种心灵的传达,每一幅画都是其一次心灵的洗礼。

李泽存除了对艺术的极好悟性而外,还是个有着铮铮铁骨的北方汉子。在与李泽存的交往中,我深深觉得他的血脉中浸洇着直爽、真诚、豪放的性情因子。亦难怪其画不矫揉造作,不为画而画,随时都虚心向别人学习,随时都在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手法。

近几年来,李泽存还沉醉于冰雪山水画的创作。要知道,古人不会画冰,勾石涂坨,聊为意会;前人写雪,飞花留絮,类形无质。李泽存则依托水墨的晕渗变化来表现冰雪的晶莹剔透与青白寒光,进而达到了“功欺造化”的境界。他的成功创造,自然亦使其跻身到为国画创新发展拨薪火于垂烬的少数艺术家行列之中。

李泽存的画,于平淡中出奇想,于天真中透深邃,于宁静中听惊雷,表现出艺术的内蕴物质。艺术是理想主义的产物。画家“总愿意在诗一般的大自然中投射自己的梦幻般的憧憬”。观李泽存的山水画,总能让观众大开眼界,心为之震颤。无论是入选1993年由中国美协、书协,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等国家12个艺术部局主办的“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的作品《秋意凝动》,还是荣获1993年由中国文化部、荣宝斋、故宫博物院主办的“全国文化系统中青年书画大展”入展资格并被文化部收藏的作品《秋染石坝寨》,整个造型,平中见险,险中见奇,奇中见秀。仲秋季节,累累硕果姿仪万千,风情别样,成熟却是最为基本的色调和内质。它们像一块块浑金璞玉矗立在蓝天下,依山抱势,起伏蜿蜒,充满盎然生机,构成了一种强势而浩宏的金色阵营。其亮丽璀璨的光景,夺人眼目,自给人以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难怪有人说,即使一个不懂得绘画的人,若是在喧嚣和忙碌一天之后,在他休憩的时刻,观看李泽存的山水画,亦能陡然消去心中烦事和劳累,灵魂很快就能跟着画面,走进大自然的山水之中安顿生命的澹泊、放飞性灵的畅达。

李泽存以其大度、幽默、乐观、人性的生活理念,为观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梦幻般的水、墨、彩交融的奇妙世界。这不仅是他历经沧海时的大彻,除去巫山后的大悟,更多的是李泽存绘画艺术中饱含着的人性的光辉和文化品格。这是一种大爱,这种大爱为他自己更为我们在浮尘躁世的边缘建设了一座精神家园。在不断思变完善的过程中,李泽存的绘画渐渐形成了一个完美、协调的整体风格和极具文化品格的审美价值,而多年的艺术追求,亦自然证实了“飞瀑之下必有深潭”这一哲理。自1989年起, 他的画作相继在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全国教育工作者书画大展、中国农民书画展、全国青年国画家大展、全国风俗画艺术展、国家及省级重大美展中分获一等奖、银奖及优秀作品奖,部分画作被中央办公厅、中央电视台、中国民俗博物馆、湖南楚天书画艺术研究院等收藏,在《中国书画报》、《美术报》、《书画苑》、《羲之书画报》、《国画家》、《现代书画报》、《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河北日报》等20余家专业及其它报刊发表作品百余件,另有大量评论其绘画艺术的文章见诸于专业刊物。中国美术馆、北京民族文化宫、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地展出其多件作品,不少佳作为国际友人珍藏,1983年巨幅国画《古林秋色》捐赠给北京国际奥委会。

今年葡萄采摘上市之时,李泽存定然会再次踏上上虞这块被他亲昵称之为“第二故乡”的“风水宝地”的,亦定然会携带一批新作而让上虞父老乡亲大饱眼福的,你信否?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