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风筝断想

金笛


农谚曰:正月灯,二月鹞。阳春季节,柳枝吐蕊,春风徐徐,风筝飘飘。日日走过花园般的新建城防工程,特别是双休日的傍晚,常常看到一群大大小小的儿童少年,簇拥着壮年的爸爸妈妈、年迈的爷爷奶奶,放着形态各异、色彩缤纷的风筝,看风筝高飘,带来一阵赞叹;看风筝落地,传来一声叹息,不管是灵巧的手势抑或是笨拙的举动,全在放飞着一段春天的情感、春天的梦想、春天的向往。

追溯风筝的历史,似乎维系2000多年的悠悠岁月。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未果。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来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成功。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做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就此也便拥有了“风筝”的名字。风筝似乎也是文人墨客的爱物,信手拈来,妙句多多。唐代诗人高骈在《风筝》中写道:“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明代徐渭云:“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鸯;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清代诗人吴友如在一幅《春风放风筝》中写道:“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这样勾勒少女放风筝的情景:“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清代诗人陈长生则在室内听风筝:“落花无数欲成泥,庭草催春绿渐齐;窗外忽传鹦鹉语,风筝吹落画檐西。”《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别出心裁,为断线风筝制作了一条妙趣横生的谜语:“阶下儿童仰面对,清明装点最相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无论写风筝的高扬,还是写风筝的坠落,状物抒情,寄寓情感,令人共鸣,催人遐思。

放风筝是我们儿时的乐趣。每当“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吹面不寒杨柳风”,雀跃在空旷的绿草地、田野上,让手中的风筝乘着风儿爬上天空,搏动的心儿跟着风筝飞向蓝天,把所有的希望也一并送上辽阔的蓝天,与白云为伴,和春风呢喃。而当岁月流逝、青春不再,儿时的情趣也会随着岁月渐渐淡去,那种年少时放风筝的渴望和热情也消磨得荡然无存,如果不是专业的爱好或者儿辈的恳求,很少有人“年长犹作少年狂”,心血来潮地在放飞风筝。于此,我毫不缘由地联想到其实爱人就是一只风筝,而两人的关系就是放风筝。每每风筝被我们放上天空,兴奋的我们不会在乎到底是我们牵着风筝、还是风筝在牵着我们。爱人也是如此,在平常的居家生活中,没有必要刨根究底地追问到底是谁牵着谁,只要明了相互之间牵着的那根线就是浓浓的亲情、恋情、爱情。倘若“新潮一族”觉得“那根线”限制了自己的自由翱翔,或者希望得到一个更好的“风筝”,但到头来却常常发现自己手中只剩下那根日渐灰色的“断线”,平添一种“失去的往往是最美好的”的感叹。曾听到过一首歌,好像是孙燕姿唱的:“我不要将你多绑住一秒,我也知道天空多美妙,请你替我瞧一瞧。天上的风筝哪儿去了,一眨眼不见了,谁把它的线剪断了,你知不知道。从前的我们哪儿去了,路太远我忘了。如果你想飞我明了,你自由也好。看你穿越云端飞的很高,站在山上我大声叫,也许你呀不会听到,把梦想找到要过得更好。我不要爱情的低潮,我会微笑眼泪不准掉,我很好后来的你好不好,你会知道我没有走掉,回忆飞进风里了。”旋律很美,曲调很悲,歌词很伤感,似乎便是那种企求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生活的写照。因此,只有甘心情愿地做那只爱人手中的“风筝”,用心维系那根用爱织成的线,让它一头牵着爱人,一头系着自己,才能牵手到永远、开心到永远、和睦到永远、幸福到永远。

还记得幼年时的我,爱极了那种擎着风筝在旷野上狂奔的感觉,当风儿在耳边“呼呼”作响的时候,那滋味儿——爽!还有放线,只将线团往地上一扔,然后目送着风筝,任凭着它飞向远方,在毫无阻碍的天空中飞舞。看着那一只只可爱的风筝在狂风中翩翩起舞,即使风吹得再大、吼得再狂,却能乘着狂风,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舞蹈。望着这天际中翱翔的风筝,不禁诧异:“风筝的命运就只掌握在那么一根弱不禁风的细线手中,然而每个风筝却能在逆风中翱翔,跳出属于自己的舞蹈。它是何等的坚强。”在现实社会中,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只只微不足道的风筝,经受着太多的磨难和坎坷。面对这些不可预料的生活考验,想来也决非人人能够在逆风中翩翩起舞,可能会因为压力太大而扯断细线逃之夭夭,也可能会禁不住狂风的肆虐一头栽到地上,摔得粉身碎骨。所以,我们只有像风筝那样,能战胜一次次逆风的考验,一次次地磨砺自己,人生才会有意义。但愿你我都能成为一只经得住逆风磨砺的坚强风筝,信口胡诌一首诗,与君共勉:“历经朝夕坎坷道,逆风狂雨随飘摇;而今凭借东风力,驰骋长空任逍遥。”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