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饮水思源道范妪

———古城水井史话

俞文治


“喜汲龙井甘泉流,古城四厢旱不忧;泉源流惠从何得,称道老妪乡情稠”。相传,公元1933、1934年,上虞古县城丰惠连续两年初夏间久旱不雨,山涧断流,河水干涸,农田多半龟裂。当时城里虽水井较多,更有名为“七星剑”的7口好井,但久旱水枯,人们仍日夜待井汲水。旱年里,有原籍丰惠、人称八太娘的一上海老妪竟慷慨解囊,请上海营造厂技工,于城内四厢择地灌浇了8口大井,全城百姓为之开颜,对平民老妪这一义举口碑载道。

城里人大都知道这8口大井分布于:东门书院口、南街文武庙前、西纤路后面、北门弄中段、大街孔庙前和西南门街黄泥道地、十字街、马园8个地方。大井周围全用钢筋水泥灌浇,圆形井身直径近2米、深七八米,上有方形井框,底有紫铜莲蓬头涌泉,井身有铁架,地下并埋有引水道。这种用沉箱设备灌浇混泥土水井,在当时其工艺和质量在上虞尚属罕见,所以人们习惯称它为“自来水井”。八井中除黄泥道地这口水有黄色,大都水质清澈,其中书院口大井水源是百楼山泉沿山溪渗漏有一道暗流到此,老人们称其“龙脉”,水质最为清澈。

八太娘何许人?流传颇多,但如今十分知情的则寥寥无几。据高龄者一致的说法,八太娘范氏,是十字街范家出嫁到西纤路陈家的,因中年亡夫,一时生活无靠,家境贫寒,曾在八字桥西首接官亭口摆过油炸臭豆腐干的小摊,带着幼子陈永庆艰难度日。不久,母子俩又远去上海为佣,主人是一名德商,永庆渐大,主人一下车他就上去为其脱帽卸大衣等。也正由于有太娘饱经风霜的经历和永庆的童年坎坷,既有江浙人的机灵和智慧,又有上虞人的憨厚和勤劳,让母子俩拥有了一笔精神财富,颇得主人的信赖和赏识,也使永庆渐有升迁。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商回国,临走,念永庆母子相随多年,人情世故,遂将家产托与他们去自己经营,母子俩也由此而发迹于上海滩上。他们不但在上海建有“永庆里”、“永庆公馆”,而且在家乡西纤路建起了城里第一座欧式洋楼,有楼房8间、平房3间,前有花园,后有天井,占地8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10余平方米。值得称道的是他们致富没忘回报社会,曾举慈善业多起,除了在家乡建造8口大井,据说在王佐去上海求助富商陈春澜出资20万银洋创办春晖中学时,陈永庆也是帮王佐出了一把力的。

也许,八太娘老妪早年造井之举,与今日巨商资助千万办教育、办交通等相比拟不足道,估计也排不上乡贤的位置。但民间却以她苦尽甘来,致富不忘乡里,旱天解民饮水之难,倍感难得。八太娘老妪不会知道古有伯益造井而成仙的美传,也难解水井乃大禹治水的副产品,但她有“背井离乡”的感受,有厚德载物的信念,称得上是古道热肠的人。今天,大井在古县城的历史文化体系中,也体现了人与自然、文化相结合的物质遗存,展示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反映了一个时期的文化信息。但日月轮转,大地沧桑,事物总在不断变化,更随着这些年自来水工程的普及,这些大井部分已被废弃了,孔庙前的已被街路铺盖,出院口的井面也被盖住了一半。陈永庆一家和西纤路的洋楼呢?抗日战争江浙沦陷后,洋楼即为日酋所占,在国难中他的一家也潮起潮落,一蹶不振,家道日落,以后就定居于杭州简易民房,如今洋楼几经更迭也有他人居住了,不过它的主体建筑尚保存着较好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行文至此,笔者特依韵赋句,《清平乐·西纤道老妪随感》 西纤道畔,母子柴薪门户,不惮艰难谋生路,人道松柏心胸。辗转发迹沪都,萦怀故园情浓,涓涓济世甘泉,今古思量话多。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