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青瓷的故乡

郑志勋


说上虞是物华天宝之地,青瓷,就是一个好的明证。

世所公认,浸润着中国文化特质的青瓷,是从上虞创烧起源并发扬光大的。自东汉以降,以上虞曹娥江中游为中心的庞大越窑体系,烧造出了中国陶瓷史上一个灿烂鼎盛的青瓷时代,历1000余年,越窑青瓷上贡朝廷,下供庶民,远销亚非,唐人陆羽在《茶经》中议及瓷器时称越州青瓷为天下第一。

沿着历史的河流上溯,事实上早在河姆渡文化时期,制陶便一直是上虞先民所从事的主要手工业。及至商末西周,原始瓷渐从陶器中脱颖而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考古证明,越国崛起后,杭州湾南岸已是原始瓷的中心产地,夏鼐先生在《中国文明的起源》中称:“长江下游地区是瓷器的摇篮。”

潜心于古陶瓷研究的省博物馆副馆长李刚先生认为,曹娥江中游地区之所以成为瓷器的发源地和东汉成熟瓷器的主要产地,“除了丰富的瓷土、充足的燃料和便利的水路交通为必要的前提及自古以来发达的陶瓷生产所形成的技术优势为强有力的保障外,至少还有三个因素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一,西汉以来浙江东部人口增长非常迅速;第二,厚葬风对制瓷业的刺激不可低估;第三,南北各地的出土资料表明,汉代上虞窑已完全突破封闭型的产销模式而将产品输往其他地区。”

李刚先生的研究中透出这样一些信息,上虞自古以来手工业发达,上虞人居环境尤佳,上虞人市场开拓意识较强。在价值规律的支配下,深厚的窑业基础和精湛的工艺水平,把具有较高商品化程度的上虞窑瓷器生产推向了空前繁荣的发展阶段。越中上虞,也由于瓷器生产,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从现代经济意义上考究一个生产中心形成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上虞青瓷无论从窑场家数和规模、烧制技术创新、品牌效应、产品器型、制瓷名匠、产品质量、市场辐射力、市场开拓乃至外贸出口等多个方面,都堪称中国青瓷的领军代表。遥想当年, 娥江两岸,窑场密布,熊熊窑火夜夜通明,工匠们为烧制出“类冰”、“类玉”、胎质细腻、釉色清纯的精美瓷器而互相学习竞争,“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类似于今天外贸公司的中间商人,又带着铭刻着“上虞窑”之名的各式青瓷产品,走水路源源销往海外的日本、朝鲜、伊朗和埃及等地。从上虞这个制瓷中心向外延展,誉满天下的越窑还不断向外扩散传播制瓷技术,为中国瓷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人在记述越窑青瓷时有过“古镜破苔”、“嫩荷含露”、“千峰翠色”等等许多美妙的称颂,宋人赵彦卫在其书中说得却非常简明:“越乃艾色”。艾是广泛生长于长江南北的多年草本植物,春天三月,初生的艾叶透出泛白的嫩绿色,那些怀着让自己的生活与土地的色彩和谐相融愿望的上虞先民,就是在满眼青青的山,青青的草,青青的杨柳枝和青青的麦子的青色焕发季节,一窑一窑地,烧出了温润纤秀的南方青瓷。无意之间,他们掀开了中华古国文明的璀灿一页。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