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邻居

金笛


当今社会,常常乔迁新居,因此也便拥有了许多新邻居。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芸芸众生中,若遇上一个好邻居,乃一世修来的福份;若摊上一个性格不投、情缘不深的邻居,那常常视若无人,大有“道家风范”,虽“鸡犬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甚至于“横眉冷对、怒眼相向”,简直就是仇人比邻而居、冤家相互聚首了。

积蓄了一些钱,又东拼西凑借了一些钱,终于搬了新居。却并不庆幸居室的“鸟枪换大炮”,只是暗暗庆幸遇到了一个好邻居。那是一对年老的“土居”夫妻。说其“土居”,一曰早先城市尚未向外拓展时他们就是当地的村民,二曰现在即使变成了城市“居民”,也还一直难以割舍那种恋土爱地的农民情结,利用靠近曹娥沙滩的地利,开垦沙地,种植时鲜蔬菜,丰富盘中之食。于是,当我们一阵装潢搬进来后,时时会在大门的拉手把上发现挂着用塑料袋子盛着的甚至带着露珠的新鲜蔬菜。每每傍晚回家,看到绿油油的新鲜蔬菜,常常不由地感到一阵意外,涌起一阵兴奋,满怀一阵感激。

而至今感怀颇深的则是一件小事。八十多岁的老外婆一时心血来潮,跑到百官看望大外孙,事先并没有电话通知,摸索到我家当然是面对“铁将军”把门,闭门不得入之际,恰遇邻居老大娘开门出来,一番询问之后,热情邀请进入自己的家中,敬上茶摆上水果之后,就来个家长里短,聊得十分热乎,等我们傍晚回家,外婆她老人家早就在邻居家里用过晚餐,见到我们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遇到了个好邻居”,而且似乎意犹未尽,继续着她们那老年人永远说不完的“把酒话桑麻”。住了那么几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往邻居家里跑,倒也省却了我们许多陪伴的时间。

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过去未乔迁新居以前,楼下居住着的是一对退休干部。似乎是干部当惯了,对所有的事全是高标准、严要求,有时要求得近乎苛刻。当时我们夫妻还年轻,相约买了一只CD,休息日时就置上碟片,哼上几曲,以求自娱自乐。正当兴头上,不料敲门声响起,楼下的那位邻居就找上门来:“喂,声音轻一点,我睡不着觉。”一阵陪笑脸后,我们当然兴趣索然,也直怪自己太放肆太无忌了,没有考虑到邻居那种喜静的个性。也许是因为亲戚帮助装潢的缘故,还是建筑质量不过关,家里的卫生间时不时地漏水。有一次在家里洗澡,不料刚洗到一半,脚下传来明显是用竹竿捅天花板的声音,而且还伴着含糊不清的喊声:“楼上漏水啦,楼上漏水啦。”那种尴尬劲,甭提啦。急急关了水,但哪还来得及。事后连忙对卫生间进行改造,还得赔他家损失。以后,一遇洗澡,就有很大顾忌,至今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可能是患下了“恐澡症”吧。事件当然是自己不对,但那和气相告不是照样解决问题吗?!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少一点较真,多一份忍耐,常怀同情心,常出良言善语,那不是成就了一对好邻居吗?!

记得读过一则故事。唐代大诗人杜甫西邻家住着一个寡妇,此寡妇常到他的草堂里打枣儿,杜甫每次遇见总是和和气气,并不阻拦,有时还帮着寡妇收拾散落在四周的落枣。后来,杜甫移居他处,此处让给了一位姓吴的亲戚,吴便将枣园圈上篱笆。杜甫知道后,写诗给吴曰:“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又呈吴郎》)。”杜甫深怀怜悯之心,觉得她“无食无儿”,贫困潦倒,不仅自家的枣儿任由她扑取,还劝说吴郎也要具有同情心。这种常怀同情之心,常念邻里之难,设身处地为对方想一想,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胸怀,是一种境界。

最后,抄一副对联,与大家共勉:“一个鏊上烙饼,莫嫌这薄那厚;一个锅里舀粥,何分你稀我稠。”横联是:“和为贵。”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