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国 际 国 内


长三角周边出现台商投资“新游牧区”



新华社南京12月12日电 南通台商协会会长刘璟芳1993年就在江苏南通成立了全用电子有限公司,但直到近年“电荒”席卷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时候,她才发现长江出海口这个中等城市的价值。从2002年起,她大规模扩建厂房,目前投资规模已经超过1000万美元。

刘璟芳在广东和苏州各有一家工厂,但高温季节每周至少2天的限电令她头痛不已,不敢接订单,产值和利润大受影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通工厂的设备永远能畅快地运转。

“二级城市更适合中小企业成长,相对于大城市的高门槛,企业在这里可以享受更多优惠政策和更好的服务。”刘璟芳说,“这也是很多投资商转向二级城市的原因。”

像刘璟芳这样,受土地供给紧缺、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而转战长三角周边地区的台商不在少数。有分析指出,苏中的南通、扬州,苏北的淮安、徐州等地,已成为长三角周围台商“逐水草”投资的“新游牧区”。

除了土地、水电资源相对充裕,苏中、苏北原先一些未被挖掘的资源逐渐显露魅力。连云港、南通港口的建设为苏北腹地的开放打开了大门,正在建设的苏通大桥则将南通等地纳入了上海辐射圈。在今年9月揭晓的“未来五至十年最具台商投资价值城市”评比中,南通雀屏中选,与青岛等7个城市一起跻身其中。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徐博东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二十多年来,台商对大陆投资逐渐多元化,早年在上海投资食品、制鞋、塑胶等传统产业与劳力密集型产业领域的台商,已经开始面临大陆区域经济发展与开发重心转变的冲击,台商对大陆投资的区域格局也在发生相应变化。

随着上海、苏州为代表的华东地区大、中城市商务成本不断上升,台资劳力密集型传统产业正在寻求向外扩散。在上海成功投资多年、企业已实现快速扩展的台资龙凤食品公司去年已在浙江嘉善批租土地另建规模远比上海旧厂为大的新厂。

诸如此类的台资传统产业向外扩散、以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的经营运作实例还有不少。早在1989年就到上海滩“淘金”的台商方丁玉,因为感到深感“拥挤、压力大”,于是考虑外迁。一次旅游使他相中了优雅、人文气息浓厚的扬州,于是在此创业投资,目前企业员工数量已超过1200人。

徐博东指出,这批迁移的台商除了以劳力密集型传统产业为主外,另一个特点就是仍然“眷恋”长三角,选择长三角周边择“水草丰美地而居”。

据台北市进出口公会首度调查报告显示,面对大陆贸易市场,有七成以上在大陆投资的台商表示,要争取在大陆的贸易商机,第一选择仍是华东地区。

为何台商对长三角地区情有独钟?“安全感”是台商强调最多的一个词。“安全感不仅来自良好的治安,更来自于政府的政策稳定、诚信廉洁、服务到位。”一位举家迁居长三角的台商表示。

此外,上海不可替代的经济地位和辐射作用,也使许多台资企业在逐步外迁转移过程中,无法割舍对上海的深厚感情,最终将公司总部留在了上海。一位台商用“一片光明”来描述苏通大桥通车后的前景:“到上海只要1个多小时。如果哪天‘三通’也实现了,我早上从南通出发,中午到台湾还赶得上吃午饭。”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也是答案之一。方丁玉说:“现代制造业从简单加工转向高科技为主轴,长三角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道德感和自我约束力强,大大节省了企业的培训成本。”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