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国 际 国 内


青藏铁路标注中国工程建设新理念


2005年10月12日上午8时,全长1100公里的青藏铁路格拉段建设全线贯通。青藏铁路建设不仅创造了世界奇迹,也标注了中国工程建设新理念。

青藏铁路跨越“世界屋脊”,飞架“极地”天堑,穿越960公里4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最高点5072米,大部分线路处于“生命禁区”和“冻土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这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

青藏铁路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各参建单位“兵马未动,保障先行”,在沿线建立了三级医疗机构,职工生病在半个小时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建设单位还在施工沿线建立了17座制氧站,职工每人每天平均强制性吸氧不低于2小时,沿线配置了25个高压氧舱,如此大规模使用氧气,在人类建设史上还是首次,创造了人类制氧史上的一大奇观。建设期间,全线共接诊病人41万余人次,411例高原性脑水肿、795例肺水肿患者全部得到有效救治,创造了“高原病零死亡、非典疫情零发生、鼠疫疫情零传播”的优异成绩,被国际高原医学大会的国内外高原病专家们称作“世界奇迹”。

青藏铁路建设体现了鲜明的人文观念。青藏铁路途经两个天葬台,建设单位十分尊重藏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主动改变施工线路避让天葬台;青藏铁路在设计时,对沿线的寺院和“神山”上的宗教仪式场所,尽最大努力确保这些地方原封不动;青藏铁路的桥梁、隧道设计也融合了藏文化的独特内涵。

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始终遵循务实创新的科学态度,积极探索解决青藏高原冻土难题的新思路。他们大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坚持科研试验先行。在世界上首次创造性地采取了解决冻土施工难题的相应对策:对于不良冻土现象发育地段、线路尽量绕避;对于高温极不稳定冻土区的高含冰量地质,采取“以桥代路”的办法;施工中采用了热棒、片石通风路基、片石通风护道、通风管路基、铺设保温板等多项设施,提高冻土路基的稳定性。青藏铁路堪称冻土工程的“博物馆”,国外专家认为,中国的冻土科研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从凭热情、凭干劲,到认识规律、驾驭规律,这正是科学精神的体现。

把青藏铁路建成“绿色铁路”,这标志着我国工程建设管理理念的变革和社会理念的变迁。青藏铁路环保工程的投资超过11亿元,投入如此巨资从事铁路建设环保工作,这在中国铁路建设历史上还是首次。青藏铁路施工场地、便道、砂石料场的选址都经反复踏勘确定,尽量避免破坏植被。在施工时采用逐段移植的方法,进行人工培植草皮。青藏铁路在国内首次为野生动物建设迁徙通道;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不惜牺牲巨资两次停工为藏羚羊让道……青藏铁路填补了我国大型工程环保建设领域的多项空白,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画卷。这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传统观念的转折,为中国今后重点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新华社西宁10月21日电)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