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国 际 国 内


何云:牺牲在太行山上的新闻战士

新华社记者 孟晖


1942年5月,日军对驻扎在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进行了残酷的大扫荡,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将军壮烈殉国。在这次扫荡中,与敌人顽强斗争、最后英勇捐躯的,还有40多位新闻战士。为华北敌后新闻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何云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位。

太行山上的新闻丰碑

记者近日来到山西省左权县麻田镇,在清漳河畔西山村的山坡上,耸立着“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这座纪念碑背靠千仞绝壁,面向东方,那正是通往当年华北《新华日报》社的驻地山庄村,以及何云同志牺牲地羊角村的方向。 

攀上八十余级台阶来到碑前,碑的正面是杨尚昆同志于1985年亲笔题写的“太行新闻烈士永垂不朽”;左面刻着陆定一同志的题词:“一九四二年五月,华北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等40余位同志壮烈牺牲,烈士们永垂不朽。”碑的右面为《何云同志简历》,介绍了这位热血洒在太行山上新闻战士的光辉战斗历程。碑的背面为何云、李竹如等太行新闻烈士英名录。

站在碑前往山下眺望,远山近水、村庄麦田尽收眼底,几位村民在山脚的村子里端着饭碗聊天,一幅幅农家图景静谧而祥和。而身后的新闻烈士纪念碑,却时刻提醒着人们:绝不应该忘记那段烽火硝烟、血雨腥风的战斗岁月。

何云原名朱士翘,1904年生于浙江省上虞县朱巷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1年他以优异成绩考进杭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任教,并投入了上虞县农民运动之中。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1928年他到上海寻求革命道路,经人介绍到复旦大学学习半年,于次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读经济系,后转入铁道学校学习。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出于中国人决不做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心,出于对日本侵略者的万分仇恨,何云毅然停学回国,参加了抗日救亡工作。

1938年初何云赴武汉,参与筹办《新华日报》。同年底,他被派往华北敌后,在山西沁县创办《新华日报》(华北版),任社长兼总编辑,后兼任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社长。

艰苦卓绝的新闻斗争

左权县麻田镇的山庄村地处群山环绕之中,记者日前来到山庄村一个小院落,这里曾是《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地下印刷厂。由于年代久远,土坯墙显得有些倾斜,院子的木板门上有两个方洞,当地干部说这块木板可能是当时的某种印刷机器的一部分。 

65岁的曹三喜大娘告诉记者,院子地下是空的,有两处入口可以通往地下,一处在院落一角、一处在驴圈里。可以想像,当时的斗争是多么艰苦和激烈。

1938年秋季,党中央决定在晋东南创办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从而在广阔的华北战场上,开辟一块紧密配合军事斗争的新闻阵地。12月,何云率领原《中国人报》的部分人员,以及他刚从西安带来的几位新闻工作者和十几个印刷工人,带着一台老掉牙的铅印机,到了山西沁县南部,着手筹备华北《新华日报》的创刊工作。

杨尚昆同志在一篇纪念文章中写到:“华北《新华日报》在创办的时候,一切设备都是极不完全的,只有一付破烂的机器和一付老五号的铅字,既无铜模又无浇字炉,粗陋之情可以想见。在何云同志擘划之下,三年多来已成为敌后华北唯一规模宏大的机构,这种克服困难辛苦缔造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1939年元旦,《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刊号出版,何云被任命为社长兼总编辑,这份报纸成为华北敌后新闻事业的一面旗帜。1939年10月19日,经北方局决定,所有华北战报和新闻,用“华北新华社”的电头向延安新华总社和华北各抗日根据地播发。1941年初,正式成立新华社华北总分社,何云兼任总分社社长。 

当时,报社与通讯社是合在一起的,由报社编辑科(后由电讯科)肩负起通讯社的任务,从那以后,“华北新华社”或“新华社华北分社”的消息,频频出现在各抗日根据地的报纸上。华北《新华日报》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成为敌后根据地的坚强宣传阵地。创刊不到两年,这份报纸发行量就达到3万多份,成为太行山区军民喜爱的读物。

何云同志对党的新闻事业非常热爱,他把全身精力、血液一点一滴地灌输到报纸的编辑、排版、校对、印刷、发行的全过程中,每一张报纸都是射向敌人的一颗子弹。报社先后经历了7次反“扫荡”,多次搬家,在行军转移中,不能出铅印版,就出油印号和战时电讯版。尽管战斗非常频繁,但仍坚持出报,基本上没有中断。《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工作日趋发展了,在华北各地普遍建立了通讯网,工、农、兵通讯员的写作水准一天天提高了。

  《新华日报》(华北版)自1939年1月1日创刊,至1943年9月25日终刊,共出报845期,铅印捷报15期,铅印战时版4期。在硝烟弥漫的年代,《新华日报》(华北版)的记者,亲临前线、深入敌后,采写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新闻报道。他们揭露了日伪军在各抗日根据地连续不断的“扫荡”“围攻”中强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暴行;充分反映华北敌后军民浴血奋战、坚持抗日所取得的胜利;宣传了我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

1940年,我军发动了粉碎日军“囚笼政策”的“百团大战”,《新华日报》(华北版)随军记者写出大量战地通讯,及时报道胜利成果,并报道了战斗英雄人物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精神风貌,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军民的斗志,增强了人们取得抗战胜利的信心。朱德总司令曾称赞:“新华日报一张顶一个炮弹,而且天天在和日寇作战。”

鲜血写就中国新闻史上悲壮一页 

1942年5月,日军调集重兵,对我太行山区军民进行了反复“扫荡”,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5月下旬,日军向华北抗日的中坚--八路军总部驻地山西辽县(今左权县)麻田和华北《新华日报》、新华社华北总分社驻地山庄村,进行了所谓“铁壁合围”和“篦梳式”的大扫荡。 

《新华日报》(华北版)社长何云和全体工作人员,在反击日军“扫荡”、处境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不顾个人安危,一面同敌人周旋,一面坚持出版《新华日报》(华北版),并向延安新华总社发战报。铅印的战时版第一号和第二号,就是在左权将军牺牲的前一二天在辽县山庄村出版发行的。 

当敌人缩小了包围圈,来不及突围时,何云领导大家化整为零,钻进山坳崎岖、石笋耸立的山上的沟沟岔岔、灌木丛中,就地分散隐蔽。他们连续几天忍饥受饿,露宿山野,凭借着天然屏障和特殊地形,在群众掩护下自卫应战。 

感到已经不能突破敌人的重围时,何云对身边的同志说:“不要把子弹打光了,留下最后的两颗,一颗打我,一颗打你自己,我们不能当俘虏!”5月28日黎明,正在大羊角村山坡上隐蔽的何云,不幸背部中弹负重伤,当即昏倒在地。当医护人员把他抢救醒来时,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伤不很严重,快去抢救倒在那边的同志吧!”可是,当医护人员检视完别的伤员再来看他时,他已经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年仅38岁。

左权县多年研究党史的专家邢晓寿告诉记者:在这次反“扫荡”突围中,社长兼总编辑何云、经理部秘书主任黄君珏、国际版编辑缪乙平等46位报社人员英勇牺牲,用鲜血写就了中国新闻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  当时,女共产党员黄君珏带领女译电员王健、女医生小韩等一同隐蔽在太行山的一个山洞里,6月2日被清剿的敌人发现。黄君珏突然跃出、以手枪连续射击,打倒几名敌人。敌人气急败坏地从后山爬上山顶,用绳子将柴火吊下来,点火焚烧洞口,黄君珏抱着宁死不当俘虏的决心,冲出洞外打死几个敌人,然后飞步跳下悬崖、壮烈牺牲,时年30岁。王健、小韩被敌人杀害,王健当时年仅16岁。

(新华社太原7月1日电)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