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国 际 国 内


农民工调查何时不再沉重?

新华社记者 孙承斌 田雨


这是一次沉重的抽样调查——

逾八成农民工,主要靠睡觉、闲聊打发工余时光;近六成农民工对文化生活状况表示“不满意”或“很不满意”;超过四成的受访农民工没有一本书……岁末年尾,新华社记者带着调查问卷,冒着寒风,深入车站、工地,对农民工文化生活进行调查,得出的数据令人震惊。

也许我们的问卷设计并不缜密,也许我们的调查方式仍有值得改进之处,但冰冷的数据足以警醒我们:当文化已经成为产业、休闲已成为生活一大主题之时,在辉煌都市的边缘,在高楼大厦旁的工棚里,“文化”二字,对为数上亿的农民工兄弟何其抽象,又何其遥远!

从2002年开始,新华社记者就力图走进农民工这个特殊群体开展深入调查。在当年春节期间进行的“走进民工”报道中,我们沉痛地发现:用辛劳和汗水为城市发展注入活力的农民工们,在现实生活中却处于尴尬的境地。

2003年春节前夕,新华社记者聚焦农民工工资。当我们不停地向有关方面询问,究竟有多少农民工无法按时、足额领到工资时,得到的答复令人吃惊:没有一个部门、一个社会调查机构,能够给出明确说法。无奈之下,我们自己设计问卷、自己走进农民工中、自己做起抽样调查。

调查得出的数据令人瞠目:72.5%的受访农民工表示,工资不同程度地遭到拖欠。

2004年春节前,当我们围绕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进行采访时,同样的问题再一次出现:仍然没有一个部门、一个社会机构,能告诉我们:究竟有多少农民工的子女不能正常入学。于是,我们只好再次开始自己的抽样调查。结论同样触目惊心:近65%的农民工子女只能在条件简陋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58.4%的受访农民工的最大心愿,是孩子能“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样的入学待遇”。

连续4年关于农民工的报道,连续3次关于农民工境遇的抽样调查,让我们对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认识一步步深化。虽然这些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虽然席卷全国的“清欠风暴”让大多数农民工拿到了血汗钱,但采访、调查的经历,仍清醒地告诉我们:对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而言,农民工,仍然是一个沉甸甸的话题。

通过调查,我们采写了一批新闻。我们的调查数据,被一些新闻媒体、社会机构甚至政府部门多次引用。希望这样的调查,带给我们的,不再仅仅是不尽的酸涩。农民工期待着,我们也在期待着。

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