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星座因互辉而璀璨

———巴金与胡愈之的交往与友谊

陈荣力


三、共同的追求使他们肝胆相照

如果说世界语让他们相识相知,文学让他们佳话频传,那么在近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激荡和时代风云的洗礼中,投身进步事业、为了正义和真理献身的共同志向和追求,更使巴金和胡愈之成为肝胆相照的诤友。

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了英租界巡捕枪杀游行、示威工人、学生的“五卅”惨案。以“五卅”惨案为导火索,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五卅”运动迅速由上海向全国蔓延。在“五卅”运动中,时为上海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编缉的胡愈之,不但直接投身斗争第一线,参加抗议、示威游行,与郑振铎、叶圣陶等共同创办为“五卅”运动助阵呐喊的《公理日报》;更以一个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正义和良知,撰写了详细报道运动真相的3万多字的长篇通讯《五卅事件纪实》。“五卅”运动,同样震撼了时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的热血青年巴金的心,他勇敢地走上街头,积极参加南京学生的抗议声援活动。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以“护党”为名发动了叛变革命的“四-一二”大屠杀,闸北宝山路血流成河。目睹蒋介石反动派血腥暴行的胡愈之,怀着极度的愤慨,不顾血雨腥风下的自身安危,起草并联合郑振铎、冯次行、章锡琛、周予同、吴觉农、李石岑等六人,向当时为国民党中央委员的“三大知识分子”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发出著名的“四-一二抗议信。胡愈之等人的此举,被周恩来誉为“中国正直知识分子的大无畏的壮举”。“四-一二”事变发生后,远在巴黎留学的巴金同样以一个战士的姿态站了出来,他连续写了《理想是杀得死的吗﹖》、《无政府主义并不同情国民党的护党》、《李大钊确是一个殉道者》等文章,发表在美国旧金山的华人报刊上,尖锐地抨击国民党和蒋介石,表达对共产党人的敬意。在1928年巴黎会面以前,胡愈之和巴金尽管还没有直接联系,但他们无畏地追求正义和真理的实践和行动,却无疑为他们成为肝胆相照的诤友,尊定了信念和志向上的基石。

勿庸讳言,巴金早年曾比较执着地追求过无政府主义,自称为“安那其主义者”,而胡愈之早年亦受过无政府主义的影响。1931年,胡愈之流亡欧洲回国前,曾在苏联参观考察了一星期。亲身感受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种种新生和巨变,使胡愈之的思想有了明显的变化,由倾向无政府主义而转而向往社会主义,并因此写了曾影响、引导过几代人的著名报告文学《莫斯科印象记》。1931年仲夏的一个早晨,烟雨朦胧的黄浦江边,当巴金与刚从莫斯科风尘仆仆归来的胡愈之第二次相逢,听着胡愈之激动地讲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所见所闻时,年轻的巴金亦从此植下了社会主义的基因。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曾在绍兴府中学堂直接受教于鲁迅的胡愈之与冯雪峰等,实际负责并领导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性悼念活动;而—踏上文坛便为鲁迅赞赏并深受鲁迅关心爱护的巴金,则与黄源、胡风、欧阳山等人—起直接为鲁迅扶柩。如果鲁迅是胡愈之和巴金共同敬仰的师长的话,那么鲁迅的思想和风骨,更是引导他们勇敢地追求正义和真理的共同精神元素之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上海成立了抗日救亡协会,胡愈之被推为协会常务理事兼宣传部副部长。在胡愈之等的支持下,郭沫若和夏衍创办了《救亡日报》,邹韬奋创办了《抗战》三日刊,茅盾和巴金创办了《呐喊》周刊。《呐喊》出版到第三期,发生了禁止发售上述三种报刊和报童被打事件,茅盾、邹韬奋、胡愈之、郑振铎联名向时任国民党中宣部长的邵力子交涉,才给予重新办理登记手续。《呐喊》就在此时改名为《烽火》,并在刊头标明“编辑人茅盾,发行人巴金”,事实上茅盾此时已离开了上海,因此《烽火》的编辑和发行实际上都是由巴金一个人负责的。在巴金的努力下,《烽火》成为抗战初期在上海、广州、重庆以及内地有广泛影响的抗战文学刊物,而胡愈之对《烽火》的关心、支持,也始终没有中断过。1938年3月,巴金离开上海经香港到广州,5月,胡愈之离开上海经香港赴武汉途中亦来到广州。在广州,胡愈之、巴金、茅盾等以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的名义,召集在粤文化界人士共同商谈由胡愈之负责首编的《鲁迅全集》在广东的发行工作。广州沦陷后,巴金等众多文化人士被迫西撤到桂林,胡愈之从武汉撤退后也辗转来到了桂林。在桂林,胡愈之领导建立了国际新闻社和文化供应社,巴金则与夏衍一起组织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他们共同支持甚至并肩战斗,成为战时文化名城桂林文化救亡的重要核心人物。1939年2月,巴金离开桂林赴孤岛上海闭门创作;1940年夏,在完成“激流三部曲”最后一部《秋》后才返团大后方重庆、成都。而此时,胡愈之则受周恩来的委派赴新加坡从事文救亡工作。从此,这对肝胆相照的战 友,天各一方,近乎10年未通音讯,直到1949年全国新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才在北京重逢。

建国以后,巴金和胡愈之忙于各自的工作较少联系,只有巴金到北京开会或胡愈之去上海出差时才有机会晤面,但十年浩劫很快又让他们天各一方了又一个十年。“文革”中,受周总理保护处境稍好的胡愈之,得悉巴金在上海受残酷折磨后心情十分悲愤,他特别担心巴金的生命安危。1973年,胡愈之率全国政协参观团到上海时,曾冒着风险提出要见一见巴金,但未获批准。1978年,当胡愈之又一次率全国政协参观团到上海时,终于圆了重见巴金的梦,此时胡愈之已82岁,巴金也已74岁了。回京后,胡愈之对家人说:“这次去上海,见到了经‘文革’劫难后的巴金身体还健康,我心里特别高兴。”1986年1月16日,胡愈之在京逝世,正患病并摔伤卧床的巴金,得知消息后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和深深的眷念,挥泪写下这样一段文字:“作为一位90岁高龄的老人,他离开这个世界,不会有什么遗憾。我虽然失去一位长期关心我的老师和诤友,但是他的形象和他的声音永远在我的眼前,在我的耳边:不要名利,多做事件;不讲空话,,要干实事。这是他给我照亮的路,也是我的生活道路。” 

星座因互辉而愈加璀璨。从1920年第一次彼此通信相识,到1986年生死永隔,整整66年的赤诚相向、肝胆相照,这样的精神财富,不但属于巴金和胡愈之两位文化巨人,同样更属于全人类,璀璨于人类的星空。 (完)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