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评选”有感

尔雅


作为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得主的代表,我赴颁奖会有幸聆听到评委会对这个继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之后的又一国家级文学大奖评奖有关情况的介绍,并深有感触。

(一)

评奖,让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其公正性。失去了公正两字,评奖则毫无意义,甚至有可能带来种种负面影响。这次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评选就很好地体现了公正的原则,诚如著名评论家阎纲、何镇邦先生所说的那样: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公正、公平,但我们力求做到公正、公平,从评选投票的过程和结果看,我们可以说自己对得起艺术良心。

“对得起艺术良心”,这是一个艺术家对艺术的承诺,对公正的捍卫。虽说艺术的天地无限广阔,其水准高低有时亦让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无论如何,公正则是甄别艺术水准的不可动摇的根基。事实上,只要有公正的前提,那么,评选约是十不离九的。即便有人因此落选,怕也是心服口服的。要知道,公正总是相对的,世界上不会有也不可能有绝对的公正。

言公正可贵,是因为现在有些评奖确乎有失公允。就拿长篇小说的评奖来说,评委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作品也是有限的,何况这些作品已经经过筛选,评委在评奖的过程中弄不好就会陷入盲人摸象的境地。一般情况下,送到评委手上的作品也就二三十部,评委可能阅读其中一部分,弄不好就一叶障目。这般评奖,又有什么权威呢?

递条子、走后门的现象,更是导致评奖失去公正的一个主要因素。在当今的社会里,你要抑制它,怕无法做到。真正的拒绝,只能依靠每位评委的艺术良心。只有评委们经得起诱惑,坚持对高尚艺术负责,对每位作者负责,才能确保整个评选在公正的轨道上运行。突然想起了诗人吕进对艾青往事的回忆:那是在全国第三届诗歌评奖会上,当评委们入座后,主持评选的艾青说:“李瑛到日本去了,事先投了票,装在密封的信封里。臧克家请病假。开会吧,我这里有几封信,都看看。”信在大家手中传阅,原来是一些报奖者给艾青的信,内容不言自明,艾青公开出来,原因也不言自明。就这样,在他的主持下,也是在他人格魅力的光环中,诗歌评委会会场远离了世俗风气,飘散着浓浓的诗意。

这次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评选,自很难说没有递条子、走后门的现象,但两天半的评委会会议,人人手里只有散文、随笔的标尺——虽然争论不少,有时甚至争执不下。这样的评奖,还能不让人信服﹖这样的风气,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二)

评奖的公正,其触角是四处延伸的。评奖的最后结果,亦该是公正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产物。

在评选揭晓的26位得主名单中可以看到,其中既有著名的作家,如朱增泉、邵燕祥、毛志成、周国平等,但又有为数不少的文学新人,如阿拉旦·淖尔、韩振远、朱群英等。另据评委会介绍,个别新人还是在颁奖大会召开的前一天才找到而通知他们的。其评选的公正性由此可见一斑。或许有人会说,这次评选因为名家参与少,故给一些新人以抛头露面的机会,其实不是。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要求长篇或集结出版的著作不同,这次参加郭沫若散文随笔奖评选的作品,要求是2001年到2003年度内公开发表或未公开发表的单篇汉语作品,所以名人名家参评之多,则可想而知。他们的参评,不啻为整个评选活动增姿添色,而且亦为新人的脱颖而出铺垫。在同等质量条件下,评委会或许更多考虑提携新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名人名家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尽责——甘为人梯,扶植新人,不该是名人名家的一种责任吗﹖要知道,现在的名人名家,不也是在过去名人名家的扶持下,成长起来的吗﹖长江后浪推前浪,名人名家的这种高风亮节,永远是文学之舟劈波斩浪的不竭动力。

当然,从另一方面讲,或许有些名人名家其参加这次评选的作品,有不尽人意之处,换言之,此作品并不代表其最高的创作水平,故而落选。对此,评选者自不会冷讽热嘲、另眼相看,而对落选的名人名家言之,亦定然会调整心态,正确对待,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

只是对这次评奖中冒出来的新人包括我自己而言,偶尔的一次入选,并不意味着自己的创作水平已经非常人所及,更不意味着自己已经是名人名家之列,从此可以大家、大师自居。真要生发如此之念,便只意味着文学创作从此式微,这样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鹰有时比鸡飞得低,但鸡永远飞不到鹰那么高。一些名人名家的落选,只是相对时空中的一次暂时的瞬间的滑落,就像那矫健的鹰,其有得是凌空翱翔的底气,完全具备了搏击长空的条件,偶尔的一次掠地,更多的是为了蓄势,更多的是为了迎接另一次高空的雷电风雨,不是吗﹖所以,欲做鹰,那么,便得积聚自己的势能,积攒起飞的资本,积蓄殷实的力量。

(三)

都说“饮水不忘挖井人”。在文学创作中,对作者而言,我们自不该忘却了那些默默无闻、为他人作嫁衣的编辑们。

这次郭沫若散文随笔奖评选中,专门设了一个优秀编辑奖,这不仅圆了广大编辑的一个梦,更是开了为无名英雄树碑的一个先河。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没有编辑,便没有作者,没有文学创作。况且,许多发表的文学作品都是经编辑们“大浪淘沙”发现,且亲手修改提高的。是啊,当年如果没有宗白华先生的赏识,说不定不会有诗人郭沫若的出现。1919年9月,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的编辑宗白华先生从来稿中,发现了寄自日本福冈,署名“沫若”的几首新诗,极为欣赏,立即安排发表了出来。郭沫若受到鼓舞,于是把自己先前写成的稿子陆续寄了过去。很快,这些稿子也发表了。此时的郭沫若将自己的热情和诗潮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出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晨安》、《地球,我的母亲》、《匪徒颂》、《凤凰涅 》等一批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出色的诗出现了。正如郭沫若后来撰文所说:“使我的创作欲爆发了的,我应该感谢编辑《学灯》的宗白华先生。若不是有这样的机缘,或许我的创作欲的发动还要迟些,甚至永不见发动也说不定。”著名散文家、荣获“韬奋新闻奖”和这次优秀编辑奖的《光明日报》编辑韩小蕙女士说得好:“21世纪,是编辑时代,因为作品创作更需要编辑的策划。设优秀编辑奖,不仅提升了编辑的地位,而且同时提升了文学创作的地位。”

不久前,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颁奖大会在浙江嘉兴隆重举行。当苏叔阳作为颁奖嘉宾出现在台上时,突然直逼主持人李咏:“前面的获奖者感谢辞都很长,请问你有没有听见有人感谢编剧﹖”苏叔阳情绪激动地说:“应该感谢编剧啊,一个演员的角色最先是由谁创造的基础呢﹖”这之后领奖的夏雨,才不敢疏漏,真诚地说了感谢编剧冯华。

编剧如此,编辑莫不如此。编辑之默默无闻,并不是由其水平、其能力造成的,而是由其角色的特殊性造就的,我们并不能因此而漠视他们的存在,漠视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有时,一篇优秀作品的诞生,或许是经独具慧眼的编辑一次又一次打造而成的,作品中除了倾注着编辑的汗水而外,更多的是凝聚着编辑的思想、观点、灵魂,就是说,作品中早已嵌入了作者的精、气、神。如此,我们又怎能淡忘了我们可爱的优秀的编辑们呢﹖

有人说:一篇作品的成功,首先是编辑的成功。善哉斯言成功的作者在感谢人的时候,千万莫要忘了那些可能时空远离的编辑。这是“规则”也是“素养”。与此同时,亦真诚地希望我们的一些文学创作的评奖,能够给我们那些优秀的伯乐们、成功的编辑们留出足够的评奖空间。

首届郭沫若散文随笔奖的评选已经结束了,但她产生的一系列连锁效应还在继续,相信她会成为评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如若郭沫若先生地下有知,岂不慰乎!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