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年4月7日星期一下午好!

 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春澜建校亦建桥

本报记者 高放


春晖中学由乡绅陈春澜捐造,想必虞人都已知晓。陈春澜生前在家乡做过许多善事,小越镇倪梁村边的一座桥梁也是他出资修建的。

桥梁位于村西头,连接着倪梁和小陈村两村,横跨在管清河上。桥面并不宽,估计不到两米,桥身+引桥总长约十多米。桥板和桥护栏俱为青石,桥身外侧雕刻字迹隐约可见,一侧写着“祝大桥”三字,一侧则是民国八年里仁陈春澜重建。从重建两字理解,该处原先就有桥梁存在,或许年事已久日显破败,陈春澜出资进行重建。听村民说,管清河直通宁波,曾经较为繁忙,祝大桥的横跨,对两村村民的进出,一定是十分便利的。

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原桥为台阶式,前些年,大概是为了便于摩托车或手拉车通过,村里将上下桥部分用水泥改成倾坡状,方便倒是方便了,但整座桥的风格也被破坏了,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古桥经过岁月浸蚀,业已呈现老态,青石上满是绿苔,桥栏边的石柱也已破损,再加上河岸边杂草丛生。猛一眼看,古桥就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正在苦渡光阴。小桥乍看没什么特别,桥身两边的刻字模糊不清,需翻过桥栏仔细辨认才行,故而,大多数村民不知晓桥的来历,也就不知晓曾经是邻村(横山)村民陈春澜的善举。

前些日子,倪梁村的村民倪祖本发现了这一事情,遂向乡贤研究会的陈秋强老师提供了这一线索。在倪梁村的一次剪纸民间艺术展示活动中,大伙考察了这座古桥,并向村委提出了保护古桥的建议。

倪梁村党支部书记梁仲兒表示,要在适当的时候对古桥进行修复,将水泥那部分除去,恢复古桥原貌。至于村民的出行,将考虑另建一座桥梁,这也算是对先人的一种纪念。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