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全市上下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 徐芳


有一种温度比酷暑炙热,有一种爱心比母爱宽广。

当全市上下出自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享受到学费等等全免政策的时候,刚收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孩子却无形中留在了资助的空挡。谁来帮他们圆一个大学梦?

今年的暑假,虞城再次涌起了一股捐资助学的热浪,全市政府机关部门,乡镇街道的领导们来了,企业的老总来了,海外侨胞们来了,退休的老教师们也来了!共同的心愿表达一个共同的声音:孩子,别担心,让我来资助你上大学!

一封来信

今年“六一”刚过,市关工委收到了一封由市委书记任其良亲笔写来的信件。信上对我市关工委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未成年人教育和帮困助学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书记又提出新的要求:一年一度的高考和中考已经到来,市关工委及成员单位要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开展牵线搭桥和结对帮扶工作,确保我市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在书记的信到来之前,市关工委按照“工作早部署,资金早落实,对象早摸底”的工作方针,从4月底到5月下旬,几位老同志走遍了全市8所完中,到贫困家庭的学生家中进行走访调研,已经基本摸清了全市贫困大学生的底数。

书记的来信让关工委的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关工委的牵线搭桥下,市教体局、民政局、团委、残联、退教协会等分别就开展资助贫困大学生工作达成了共识。

“优秀贫困大学生资助由我们来!”市关工委接过了这个棒子。他们是多么优秀的孩子!在最终确定的34名受资助学子中,属各级“三好生”、“优秀团员”、“春晖百名学子”的就达28名,26名学生上了重点分数线,其余均属二本以上,可谓品学兼优。但他们又是各有各的不幸,34名学生中12个家庭父母一方或重病或严重残疾,14个家庭的父或母早亡,8个家庭父母无稳定经济收入。在沉重的学费费用面前,许多孩子的坚强和努力也让前去家访的老同志们欣慰:考入浙江工业大学制药工程的小君和母亲、妹妹在一家手套厂做活赚钱,而家住丰惠的小游几乎每天都要乘车到崧厦,去一家制衣厂背布袋,起早摸黑赚一小时三元的工钱……在关工委的联系下,浙江多元集团、浙江联丰集团、浙江亚厦集团、烟草总公司、裕富公司、市总工会、司法局、老干部局和学子们纷纷牵手。

“低保和特困家庭的学生我们包了,只要考上了,都有资助!”市慈善总会今年这一下就是将近25万元,截止9月1 日,慈善总会资助的对象已经达到117名。

“残疾家庭或者本人残疾的学生我们义不容辞”!市残联不仅对考上大学的学子予以资助,还对考上中专的聋哑学生进行资助,资助人数达到7名。

最令人感动的就是退教协会的老教师们了,全市2000余名离退休教师硬是从退休金里捐献出10余万元,资助了64名困难学子,其中有18名今年上线的大学生。而这已经不是离退休老教师们第一次从退休金里捐款资助学生了,之前的两次捐款已经让捐款数字达到30余万元。老教师们的心愿是用这些资金每年资助一批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在得悉上浦镇的郑黄村的胡凤飞姐弟因为家贫陷入困境后,市委书记任其良嘱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毕飞和检察院、经贸局等部门的同志前往看望解决困难。但当陈毕飞一行赶到时,上浦镇已经为孩子们送去了全镇机关干部的捐款,更让他们欣喜的是,一家刚落户上浦的企业也已经先行一步,把对子接上了。在了解到上浦还有6个贫困生面临着胡凤飞姐弟一样的困境后,陈毕飞们把带来的捐款和自己的捐款一并交到了镇政府领导们的手中,嘱咐一定要让那些孩子们上学。在各个乡镇这样的捐助故事在今年的暑假尤其热烈上演。机关的干部们走村入户,把政府的温暖送到贫困家庭之中,捐助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实实在在实践“三个代表”的最好体现。

“我们可以不买新车,但资助要做下去”

浙江多元集团是2002年来我市投资的著名房地产企业。就在其投资的多元世纪城房产还在打桩的时候,集团董事长张坚获悉我市还有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因为家庭贫困将被挡在大学校门之外。一边是急需资金投入还未有任何收益的项目,一边董事长张坚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出资100万元,每年20万元,连续5年资助贫困优秀大学生上学。两年多来,多元资助的大学生人数已经达到了46名,今年,多元集团同样受宏观调控影响,急需资金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然而在7月12日这天,公司一早派人送来了20万元的现金支票。集团办公室的人带话说,老总们说的:“我们宁可不买新车,资助贫困大学生这件事一定要做下去。”这一次,多元结对资助的人次更是达到了23名。

浙江五洋集团董事长陈志樟是今年知道爱心助学一事后向市关工委联系,要求结对资助几名大学生的,但他还是落后了,结对没有成功,但他还是把捐款交到关工委,要求一定要派上用场。浙江亚厦集团的董事长丁欣欣夫妇委托妇联与关工委联系。在得知结对成功后,夫妇俩把结对的学生接到章镇,和他们亲切交谈。裕富公司的董事长朱妙珍今年也是第二次参加结对资助,她被孩子们亲切地称做“爱心妈妈”。

家在丰惠四明山老区的小何考上了大学,这个父亲已经过世,母亲又无力支持两姐妹上学费用的家,顿时陷入忧伤愁苦之中,而那一边却惊动了小何父亲的5位战友,其中就有丰惠瑞灵织造的老总杜瑞林。在他们的一致商议下,小何的学费被父亲的5位战友包了,小何的母亲也被安排到了织造厂工作,一家人的愁云散了。

市关工委的杨根苗主任告诉记者,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资,是资助工作的前提。在与贫困学生的结对助学中,企业找到了回报社会的途径,学生找到了温暖有力的大手,最关键的是,我们的社会在这样的捐助中得到了净化,我们的文明程度又有了新的提升。

助贷,倡导一种精神

有爱心的人总是“耳聪目明”。这其中就有一位来自香港、祖籍我市小越的侨胞曹锡光老先生。当88岁高龄的曹锡光先生从上海的亲友那边听到家乡上虞在开展资助贫困大学生活动后,先后多次委派上海亲友与上虞关工委联系,表示一定要为家乡贫困学子尽绵薄之力。今年5 月,曹锡光先生在香港筹资50万港币,与市关工委商定建立上虞市“菊仙奖贷学基金”,每年汇入10万元,奖贷8至10位优秀贫困学子上大学。

而此之前,曹锡光先生就曾经先后投资50万元用于我市的希望小学和图书馆建设。

在首届奖贷学基金发放仪式上,曹锡光先生的代表人曹锡澄不顾83岁高龄赶来了。

和其他资助方式相比,贷学金类似于教育贷款,但菊仙奖贷学金是无息的。虽然受贷学生必须在毕业一至两年内开始归还贷款,但受贷的学生毫不在意。学生中一名考入北大新闻系的小女孩爽朗地告诉记者,正因为贷款需要归还,得之不易,更激励我们努力向目标冲刺,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我用青春和前程的名义为自己的学费埋单。

这也就是奖贷学基金的良苦用心之处。在贷和还之间,学生得到的是另一种人生境界,而且归还的贷款还将滚动着为学弟学妹们助上同样的一臂之力。

曹锡光老先生还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希望通过此举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进而成立起全市的奖贷学基金,推动助贷事业走向深入。

记者的话 

捐资助学在我市已经成为一种风尚,每年我们都可以看到富有爱心的人们把他们的爱心播洒到那些急待滋润的小苗们心里,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个人,无论他们的爱心化作的是一幢校舍,一本图书,还是一笔学费。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一切资助写成了一个大大的“爱”字,让世界更温馨,让空气更纯净,让阳光更灿烂。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