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破碎的美丽

蔡琴


在古玩界,商家和藏家都有这样的共识:一件瓷器,造型、釉色、窑口、年代等等的因素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它本身不能有冲崩磕磨之伤,哪怕只是一点点、 一丝丝,商家因此喊不出高价,藏家因此另眼相看。

对于好的瓷器,古代就有“黄金有价钧(瓷)无价,一件钧瓷百重厦”的说法,现在的拍卖行更是屡创价格新高:1991年一款元清花莲卉纹盘在香港拍到700万元港币,1992年一件直径8厘米的汝窑小盘在美国拍到154万美元,1997年一件明宣德青花暗花海水龙纹高足碗在香港拍到1000多万元港币……由于身价不菲,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要说拥有这样一件珍宝,甚至无缘与之相遇。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省考古所朱伯谦先生的办公室里看到两只竹编的箩筐盛满了瓷片,便随手拿了一片,刚好是青釉菊瓣纹碗的底,带圈足,菊瓣残得长短不一,但我还是看到了一朵近乎完整的正在怒放的幽婉的菊花。刚刚学瓷的时候,只靠几本专业书和一些图片资料,很难。这朵菊花开启了一扇大门,从此去山上、去荒地、去河边,我都会留意脚下是不是有古瓷片。记得应金县长之邀去武义参观,带回来的居然是一袋沉沉的在公路边拾得的瓷片。轻轻擦拭掉尘土,试图把一块块胎体玲珑、釉色温润的瓷片拚接成器,尽管没有成功一件,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一种破碎之美的震撼力,也学到了许多古瓷知识。其一,瓷器容易破损,传世使用、地下埋葬,稍有磕碰就碎了,或冲口、或剥釉、或粉身碎骨,世上伤残器千千万万,远远多于完整器,有的完整的实物已经无法见到了,或是底、或是腹、或是边、或是花,瓷片就成了最好的见证。比如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烧造时间短,传世品极少 真品难觅陶瓷爱好者只能从瓷片上领略它的风采,在2002年3月的北京汝窑鉴赏研习文化周上汝窑瓷片的展览就吸引了许多观众。其二,完整的瓷器虽然不存在了,但它精美原工艺却在瓷片上局部地保留下来了。比如我捡到过一片清代康熙年间的青花碗残片,碗底有“大清康熙年制”字样,腹部是“高逸图”,可以看到一位隐士在苍山碧水间弹奏古琴,一个扛着鱼竿、头戴竹笠的渔夫正朝向他走去……玩味再三,从画意上看几乎完整无缺。多年下来,我的瓷片越集越多,有带天口沿的,有带地底足边的,有画工精美的花鸟鱼虫人物走兽亭台楼阁山水树木,有釉色漂亮的各种色釉……希望有空把它们整理成系列,成为鉴赏古瓷的标本,以此了解我国瓷器发展的概况。

其实,学瓷的人,都有捡瓷片的经历。曾经多次听文博界的老前辈姚世英先生说他捡瓷片的事:刚解放的时候,我捡瓷片,老太婆总是一道去的,一人拎一只竹篮。我们走遍了苏州的古城墙,一到下雨,我们更高兴。没等姚老说下去,我就急吼吼地问:“为啥?”“雨水把尘土冲干净了,瓷片就自动露出土面了。”姚老是个事业狂,生活上却是“低能儿”,夫人始终贤惠地辅助他,在文博界传为美谈。姚老一口地道的苏州话,叙述起来平仄有味,仿佛时光倒流,在记忆的闪回中,破碎的瓷片让他与古代文明相知、与美丽的年华相遇,听来不能不令人怦然心动。

朋友从英国归来,给我看一张照片。这是初秋的午后,光线柔和宜人。爱德华时代的红砖老房子前的园子里,苹果树下的玫瑰花还没有褪尽最后的颜色,浓荫下、草丛中,伦敦人照例不紧不慢地喝着他们的下午茶。一样的碎花桌布,一样的白瓷茶具;一样的雅致,一样的古典,只是从桌上打开的那本图录——《皇帝的破碎瓷器》可以知道此时的话题一定不是别的。阳光把婆娑的树影投到他们的脸上,使原本已经很亢奋的表情更加生动,往日的温文尔雅、绅士作派早已不见了。也许他们这时的心情正像当年第一次看到东印度公司从遥远的东方贩运来的中国瓷器一样……朋友说,索斯比文物艺术品公司在伦敦举办的中国明代“皇帝的破碎瓷器”展,是英国二十几年来规模最大的文物展览,好长一段时间主宰了伦敦下午茶的话题。

皇帝总想独享世界上最好最美的东西,对于瓷器也不例外。宫廷设官窑专门为皇帝烧制御用器,工匠们根据皇帝要求、嗜好精心设计、制作、烧制。烧好的瓷器如果有一点点瑕疵,就要被打破丢弃,绝对不许流入民间。伦敦展出的“皇帝的破碎瓷器” 147件,全部都是明朝成化官窑的遗物。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从江西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中发掘出来,空缺和裂缝终究已经存在,还好修复师很明智,没有作假去填补空缺,也没有试图掩饰裂缝。就象看到断臂维纳斯,除了感动,谁还想去续她的手?空白给想象以回旋的余地,裂纹则使灯光下的瓷器显得真实、灵动和鲜活。如果皇帝的瓷器没有破碎,象这样规模的展览远涉重洋,谁来支付昂贵的保险费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破碎真正使皇帝的独享财产变成了世界的共享资源。

瓷器因为破碎走出了国门、感动了老外,也因为破碎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上海博物馆就有一种用瓷片加工而成的领带夹和项链坠子,外廓是银的,里面镶嵌着青花瓷片,或一朵花,或一条鱼,或一朵云,或一个人,素雅清丽,并且价格也不贵,送人或自己用都很别致、时尚。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