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童建华 万里“单骑”东北行

本报记者 郑志勋


离别30多年,万里单骑重回当年插队落户的地方,吉林省镇赉县到保镇一个名叫后车力村的北国小村,童建华握着当年的生产队会计、70多岁庄守义老人的手,激动地涌出了热泪。

童建华5月初从上虞长途驱车赶往北大荒那片黑土地。1972年,他作为最后一批知青赴吉林省镇赉县插队,后入伍沈阳军区后勤第二分部政治部,1986年转业回虞。在那里,童建华度过了激情燃烧的14年青春岁月;在那里,也留下了他一生中挥之不去的北大荒情结。回到魂牵梦绕的北大荒,去亲眼看一看当年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三九天啃着掉冰碴的馒头挥汗耕耘过的黑土地,去亲身会一会那里的父老乡亲和老首长老战友,童建华说,那是他冲动许久的心愿,也是和北大荒血脉相连的一次人生回望、一种精神重温。

车一路驶去,映入童建华眼中的是他记忆中熟悉的土地,去村里的路在当年的北京知青帮助下已是一条柏油路,村里虽然有了一些变化,但车窗外更多的是原来矮矮的平房和土坯房,依稀当年模样。到村里后,童建华逢人便打听当年的村支书张国喜和其他老乡,村民告诉他那些乡亲大多已经过世,知道当年知青情况的只有庄守义老人。童建华一路寻去,终于见到了这位当年浙江知青集体户的老户长。岁月的风霜已使老人视力衰退。他坐在土炕上,久久认不出面前的人是谁,足有十多分钟。当告诉他自己是当年的浙江知青童建华时,庄守义马上下炕,紧紧握着他的手说:“我这不是在做梦吧,是建华,是小童吗?”两人的手握着一起上炕,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一个多小时深情的叙说后,童建华提出回去,老人却说什么也不让他走。庄大婶站在一旁眼含热泪地说:“孩子,我们能让你走吗?这里没有好菜招待你,你那么远赶来看我们,你不吃,我们心里好受吗?”一声“孩子”,叫得童建华泪眼模糊。三十多年前,他们这些知青正是老人们眼中一群正在长大的孩子。童建华告诉记者,是那些质朴善良的老人,手把手地教会了知青们农业生产技术,也用自己无声的行动使知青们学会了应当怎样做一个正直、向上、勇于奉献的人。他们是知青走上社会的第一任老师,那情那义永远不会随着岁月流失而被磨蚀。

在市文联工作的童建华是我市知名的书法家,作品多次参加各级书展,并在多家专业报刊上发表,多幅作品被美国、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收藏家收藏,出版过《行书对联字帖》等多种专业书册。在万里单骑东北行中,童建华参加了一个又一个书法交流活动,有300多幅现场作品回赠给那块哺育过他的黑土地。5月8日,吉林省白城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党组书记刘殿芳,白城市文联秘书长、书协副主席、虞籍乡亲曹伯铭,镇赉县委副书记何野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叶静波,县体改办主任张双喜等为童建华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镇赉县委副书记何野平饱含深情地说:“吉林和浙江、镇赉和绍兴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们要感谢浙江人民,感谢绍兴人民,三十多年前把优秀儿女送到镇赉来,浙江知青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镇赉,把一腔热血洒在了这块黑土地上。童建华作为文化使者,单车万里行,重回第二故乡,我们深深地感动了。希望回家了能多走走看看,更希望在上虞、在绍兴、在浙江的知青能带着你们的妻子儿女回家看一看,也请你带回我们的深情。你们是镇赉人民的好儿女,1998年镇赉受洪水灾害,是浙江知青情系第二故乡,先后捐款50多万元。我们永远记着你们!”

真诚和热情,深深地拨动了童建华这个老知青的心弦。和北大荒久别重逢,童建华说涌动在心怀的是激动,是喜悦,是眷恋,是祝愿。“北大荒已是我人生中苦难和美好的一部分。北大荒岁月给予知青坚毅、顽强、奋进和勇敢,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在东北期间,童建华又重访了原来当兵时的驻地,所行之处受到了驻地官兵的热情欢迎。沈阳军区后勤部副参谋长苏文愚大校、军区装备部直属工作部副部长高戈平大校、总装备部白城技术基地政委寇振安大校、原解放军202医院王玉刚政委、辽宁省委文明办主任张仁地等10多位师团级战友闻讯后纷纷赶来欢聚,对酒当歌,豪情不减当年。战友情,同志谊,童建华心中久久地流淌着军旅生涯中那种生死与共、铁血同心、甘洒热血和春秋的激情。这种情怀,也正是这位年近五十的书法家其书风具有北国厚朴雄浑特质的原因所在。

历时22天,总行程9678公里,童建华在不久前回到上虞后一直感动于北大荒之旅的壮举中,万千思绪涌心头,他曾经像放映电影一样地将他的重回北大荒片断向我们细细地讲述。心潮起伏之余,他眼望着远方告诉我们:“北大荒是我真正开始人生的地方,那里为我留下了最珍贵最难得的记忆,成为了我血液中的一部分。虽然有些东西离得愈近看得愈清楚,而历史和人生往往是离得愈远看得愈清楚。”

他表示,再过几年,他还将带着大学毕业的女儿再回北大荒,让下一代也感受父辈年轻时的创业历程。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