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走近老屋

本报记者 孙大牛


提起老屋,总令人想起古老、陈旧、破败、落后的字眼。而丰惠有一处钱家老屋,却翻新出奇,成了通明小学特色教学的绿园、德育教学的课堂,散发浓郁的乡土教育气息。

近年来,通明小学围绕这所钱氏老屋做文章:走进书香门第,弘扬耕读精神,品味墨庄遗韵,打造老屋文化。从老屋历史中,感受“书香门第”、“耕读相传”的氛围,吸纳“惟孝惟恭”、“人济其穷”的精神。

走进钱家老屋

丰惠镇东门外的通明南村,有一家钱氏老屋,距今已经三百多年历史,老屋有“老当”、“朝西屋”、“朝南屋”等处组成,据说是吴越时期武肃王的第二十五代后嗣子峻公薪火相传。

这座老屋,虽然经历了历史风雨,遭到过人为损坏,不少地方已经破败,但还是留下了造型各异的青花石雕窗、古色古香的雕花门楣、独具匠心的瓦当、精致而隽永的书法石刻,以及气势宏大贯穿一体、方园两平方公里左右的古建筑群。是我市发现时代较早、规模较大且保存尚好的古民居建筑群。

钱家老屋主要有“老当”、“朝南屋”、“朝西屋”、“春记”四处。“老当”坐北朝南,19开间,通面宽71米,前后三进,通进深80.6米,东西两侧厢房又各有两进,除台门为单层建筑外其余皆为两层重檐。整体建筑设回廊相通,各进间以天井相隔,机构严谨,制作精良,当推江南民居典范之作。“老当”属于明万历年间的建筑,已经历380多个春秋。由于早年曾开设过典当,因此有“老当”之称谓。朝南屋坐北朝南。原北面与朝西屋相连,后相连部分毁于兵火。合院式风格,11开间,通面宽38米,前后两进,通进深33.5米。此建筑究竟建于何年已不可考,从台门中横卧的两条大石凳看,它的建筑年代似乎比朝西屋要早一些。朝西屋坐东朝西。26开间,通面宽90米。前后三进,通进深71.1米是南村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由并列的南北两个大小、结构类同的台门和一个石箍门组成。正屋5间,中间是一个开阔的厅堂,后面称座楼。相传为清雍正年间任布政司理问的钱家族人所建。朝西屋的东边建筑曾遭火灾,现成一块废墟。

品味墨庄遗韵

翻开“通明钱氏族谱”,光彩夺目。钱家族人中有“惟孝惟恭”、“人济其穷”的清雍正布政司理问必美大人,有乐善好施的“晒煞晚稻”钱俊人,有曾任嘉庆年间翰林院编修的钱家进士,有忠孝爱国的乡绅钱念五……

通明当地流传着钱氏“墨庄”的故事:清道光年间,湖广总督林则徐在前往抗击英法联军的镇海途中,沿四十里河东下,经过通明坝时,曾访钱家,停留于钱宅的“务本堂”。当时钱家有一位进士出身的湖北荆宣施兵备道官员(其名已佚)是林则徐的好友。林则徐观赏钱家大宅,和好友促膝长谈,当林则徐听到钱家订立了“不入学不能入族”的族训,钱家子女奋发好学的故事后,拍案叫好,呼人研墨铺纸,乘兴龙飞凤舞地写下“墨庄”两字。钱家后人制成匾额悬于堂内,勉励后人。

钱氏家族,人才济济,子孙鼎盛,家训严谨,作风正派,历来是书香门第、耕读之家。早年的钱氏家族出了许多秀才、举人,乃至进士。族中长辈思想开明,认为读书人必有用武之地,训导子孙刻苦攻读,以知识为荣,以才能显贵。清宣统元年钱氏后代钱兴宇在今通明黄浦村创办了钱氏学堂——锦树小学,钱家子女多数入学读书。当代通明钱氏家族教师辈出,有名扬全国的特级教师钱柱东,优秀教师钱钟岳,钱兆斌,还有钱坤田、钱兆渔等40余位。1990年,绍兴市人民政府为钱家颁发了“教育世家”荣誉牌匾。

打造老屋文化

早在去年秋季,通明小学结合新课程的实施,开展了“走近老屋”系列活动。以“发现老屋”、“亲近老屋”、“关爱老屋”、“弘扬老屋精神”等活动为载体,寻求乡土教育的特色,挖掘老屋中的人文资源,培育下一代新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凸现学校新课程教育优势,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去年10月,学校召开“走近老屋”名人名家座谈会,邀请市乡贤会、市少工委和市文化教育界的人士共同策划“走近老屋”活动方案。大家认为,从新课程的实施角度看,“走近老屋”活动能够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通过实实在在的老屋建筑展示,扩展时间、空间和学习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亲情、邻近的愉悦感受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围绕“走近老屋”系列活动的开展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能让学生从“仰长者风”、“职思其居”的家训、古代私塾中的典范以及钱必美等杰出人才的思想熏陶中,形成坚韧不拔、刻苦好学、勤勉节俭、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从营造地域文化的角度看,可以配合当地廉官孟尝、凤鸣景区等名人名胜,挖掘“书香门第”、“耕读相传”的教育史料;从老屋的保护角度看,能够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化的重视意识,促使社会各界人士保护老屋。学校成立组织、制订方案、搜集资料,组建老屋摄影社、老屋书画社、老屋文学社,设立老屋图片、资料展览厅。举行“老屋在我心中”故事会、演讲比赛、书画比赛和课本剧汇演。成立“红领巾”老屋护卫队,筹建老屋基金会,开设老屋网站(信箱)。编撰“走近老屋”宣传片、校本教材,开设《走近老屋》课程。结合老屋文化教育,评比孝星、勤勉之星和好学之星。

学生最感兴趣的要数每周一节的综合实践课了。大家三五成群,分组分队,有的举起照相机,当上摄影小记者;有的带上“红领巾老屋护卫队”袖章,张贴“保护老屋,珍惜老屋”的标语;有的拿着卫生工具,当起了“环保小天使”……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