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大雁落南天

——访虞籍乡贤任湘舟少将

本报记者 郑志勋


从14岁穿着一双草鞋,一路长走到杭州再辗转到上海读书,算起来,71岁的陆军少将任湘舟已经离开家乡上虞57年了。家山时入梦,水秀山明趁晚风,对故土的眷念,使将军每每在羊城同乡游子的聚会和对家乡报的阅读中,倾注着对上虞的关心和思念。

4月下旬的广州,春光明媚中透出南国的热气和生机盎然。在第一军医大学绿树掩映中的教师宿舍楼,听说走近广州虞籍乡贤采访团采访,将军特意从楼上跑到楼下迎接我们。映入我们眼帘的将军,脸带笑容,理着平头,穿普通的短袖衬衣,戴着眼镜,个子不高,儒雅中自有一股军人的英气。老人热情地招呼我们进门并对老伴丁云岚教授说:“家乡人来了,快倒水泡茶。”

在任湘舟将军雅致的客厅里,我们看到著名书法家赖少其的一幅书法“大雁落南天”和著名画家关山月的一幅画,一旁墙上是任湘舟年轻时的同学邵华泽题赠将军夫妇的书法“神怡心静”。喜爱书法的任湘舟自己写的一联“看透人情知纸厚,踏穿世路觉山平”,显示出将军旷达的胸襟和为人。

任湘舟是1992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的。是当时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的副校长和党委书记。从1951年抗美援朝参干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入伍起,任湘舟的军旅生涯一直与军医结缘,曾参与第一军医大学“一体二环”办校模式的创立,获得国家教学一等奖。

将军回忆起小时候的生活:在百官里严村的家中,父母以做豆腐营生,妈妈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磨豆腐,爸爸则挑着豆腐担翻山送到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食堂,也有去百官街上叫卖的风雨日子。在年少14岁时,是舅舅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当时舅舅在上海一家公司做高级职员,1945年返乡时发现甥儿年少有志,资质过人,便决意带他到上海读书。任湘舟因此有过和父亲长途走路到杭州的少年经历。少年聪慧的任湘舟在上海跳级读完初中后考入杭州三中的前身浙大附中读高中,1951年,他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在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深造。毕业时,留校任训练部助理员。1960年12月,27岁的任湘舟被解放军后勤学院调至北京任教员,此后30多年的军事院校执教中,任湘舟为我国国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军队人才。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任湘舟教授以他丰厚的学识、坦荡的胸怀和高洁的品格,赢得了无数军人学子的尊敬。

任湘舟告诉我们,1969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将原址在东北的第一军医大学迁往湖南长沙,后又迁至广州。就是那一年起,他从北京调到了南国广州,这是他离开上虞历经上海、杭州之后的第三个人生栖居地。大雁落南国,三十多个春秋与第一军医大学的发展息息相关。期间,任湘舟历任第一军医大学教务处处长、教研室主任、训练部副部长、南方医院院长、副校长和党委书记,常委、纪委书记等党政职务。他赴越南、云南等地考察研究后编写的关于山岳丛林地带的军事医学和卫生勤务保障等专著,为丰富我军军医理论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说起家乡,任湘舟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亮。他说:“近年来我回过上虞一趟。家乡的发展很振奋人心,从每一年家乡领导来广州举办的乡亲团拜会中,从《上虞日报》传递的故乡现代化建设信息中,我每每心感自豪。无论是城市建设、农村面貌、社会保障、工业生产,家乡欣欣向荣,正在进行可持续地跨越发展之中。我祝愿家乡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发展得更快,人民生活更加富裕!”

老将军又说:“在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科学的发展观的指导下,上虞要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争取更大的胜利,特别是要关心农民生活的进一步提高,更加重视让农民富起来,以人为本,扎扎实实地深入下去,解决老百姓的生活疾苦,多为农民引进一些加工企业,增加农民就业,农民富了,家乡才是真正富了。”

千山外,水长流。虽身居南国,而将军爱乡情怀,其言也耿耿,其心也挚挚。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