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经典“乌龙”

陈荣力


第一次结识“乌龙”,是十年前在厦门鼓浪屿的一家茶社里。那天当腰扎腊染花布、一身客家打扮的茶道小姐,在我们面前优雅娴熟又细腻十足地表演乌龙茶道时,我和同行的朋友,几乎不约而同发出一声喟叹:那么经典呀!从此经典的“乌龙”,犹如鼓浪屿岛上的琴声一样,成为音容依稀却终究遥远飘渺、不可触摸的记忆,沉淀于我生命的某个角落里。不料世风纷纭,茶风亦如是。转眼之间,在我们这个向以绿茶一统天下的江南小城里,“乌龙”也如明前的茶芽一样,率性、恣意地铺张起来。

许是入乡随俗吧?众多喝惯了绿茶的人们,品“乌龙”,也喜欢一大撮、一大杯,作被典型的茶客称之为“牛饮”的牛饮状。因此,当最初的噱头过去之后,“乌龙”那套特有的茶道,很快便被省略和抛弃了。茶道的省略和被抛弃,无疑标志着“乌龙”经典的消解和被颠覆。我不知道这样的颠覆,对经典的“乌龙”来说,是好?还是坏?就像我同样不知道,点一支蜡烛、加一点白兰地或XO的古典咖啡,被快餐咖啡甚至速溶咖啡所颠覆,到底是好还是坏一样。但是,至少在坊间,“牛饮状”、或贴切地说快餐式的“乌龙”,已成了更多人的习惯。

然而经典毕竟有其固有的生命力,对经典消解和颠覆的一大弊端,是导致认知尺度的混乱和“潜规则”的失控。譬如“乌龙”吧,牛饮状或快餐式,果然爽快、干脆,尤其是在唇干舌燥的当口,更解渴的淋漓。但“乌龙”那份特有的浓香和醇厚,尤其是“乌龙”那脉需在细闻慢品中,方能如青烟一般袅袅升腾甜馨和甘冽,以及细闻慢品后,唇齿留香、五脏芬芳的隽永和浸淫,也就随着“牛饮”而失之殆尽,无从谈及了。“这样的品‘乌龙’,简直是暴殄天物”。这也是坊间不少人,对牛饮状或快餐式的“乌龙”,深恶痛绝、哂之不屑的理由。

我本不是性情中人,对经典“乌龙”和快餐式“乌龙”两者的孰优孰劣,向来较为迟钝。不过一位事茶多年的老者,在一次品茶时说的一席话,却使我对经典“乌龙”和快餐“乌龙”,有了一种别样的认知。那位老者说,“品茶就像经营人生,有的追求结局,有的讲究过程。在我看来过程似乎更重要,因为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其实就体现在过程当中的。就像男女之间,当一切都得到了的时候,一切也就失去了,惟有过程才是铭心刻骨,永远难忘的。”老者的话似乎亦不乏经典。如果经典的“乌龙”,讲究的是过程的话,那么牛饮状或快餐式“乌龙”,追求的也许更多是结局了。结局的过于功利和直接,往往掩埋甚至扼杀了过程中独具的真趣和魅力。也因此,喜牛饮状或快餐式“乌龙”的人,直到现在恐怕连“乌龙”真正是怎样一个滋味,都没有领略和体验过。

经典其实并不是陈旧和保守。可惜以时尚为荣的时风里,牛饮状或快餐式的“乌龙”,仍然颇有普及之势。当然这样的颠覆,亦不仅仅止于经典的“乌龙”。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