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韩国学者来虞文化苦旅———

我到名乡拜贤达 学问道德两遵循

本报记者 郑志勋


上虞这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哺育的历史文化名人之多蔚为大观。生活在1600多年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谢灵运,就是一位对中国文化卓有贡献的人物。他开创了一代清新、自然、健康的诗风,被后世称为中国山水诗派的鼻祖。

3月30日至31日,专门研究谢灵运的韩国汉阳大学中文学科教授李光哲先生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宋红女士,在上虞的文化苦旅中感受到了一种对历史苍苔认知的激动。李光哲教授在上虞真正看到谢灵运诗《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所描绘的大小巫湖实景时,他激动地说:“我心里一直想哭,为此我等待了20年!”

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终身教授陈桥骄先生曾说,对于上虞的乡贤,我实在景仰已久。谢灵运就是见于我历来著作中的一位。我非常推崇他的《山居赋》,这是体例完整、内容丰富的一种韵文形式的地方志,是中国最早的韵文形式的地方志之一。美国汉学家、康奈尔大学图书馆长柯慎思教授对《山居赋》早已有研究,他称谢灵运此赋“是一项惊人的成绩”。
韩国学者李光哲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宋红正是怀着对谢灵运《山居赋》的文化追寻而来上虞考察的。正如杭州大学吴熊和教授在《浙东唐诗之路》中曾经判明:从时间上说,中国的山水诗起于东晋;从地域上说,中国的山水诗起于浙东。谢灵运根据自己的审美意识,将新发现的山水美融合于已臻成熟的五言诗体,从而创立了中国最早的山水诗派。谢灵运的山水诗,就是以会稽山水和永嘉山水为中心的。李光哲和宋红此番同行上虞,他们说,研究谢灵运,不能不到上虞,研究他的山水诗,不能不看上虞的山水。

李光哲教授是在台湾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候开始研究谢灵运的。他的指导老师林文月先生当年要他把谢的山水诗作为毕业研究课题,李从此与谢灵运结下文化之缘。从1983年起,李光哲已悉心研究了21年,相关著述之丰,在汉学界闻名。李光哲说自己心中最大的遗憾是研究谢灵运多年而一直未曾亲临上虞东山。前段时间,李光哲脚踝关节处发现有囊肿,医生建议他动手术,心已向往上虞一行的李教授却生怕术后发生变故,便如约与宋红在阳春三月踏上了上虞的山水旅程。

今年47岁的宋红女士毕业于北京大学,酷爱谢灵运山水诗的宋红,曾因一篇《谢灵运山水诗绝貌写物的艺术特色》而备受北大教授褒扬。宋红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期间曾著有《天地一客儿——谢灵运传》,去年年底,浙江社科院为编著《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在网上向全国招标专家学者,宋红脱颖而出正式签约在手。尽管去年宋红曾应邀参加了我市虞舜文化周期间的“东山文化国际研讨会”,也曾怀古入东山,但因为对谢灵运笔下的《山居赋》没有来得及细细实地考究,著书之前,宋红从北京第二次来到上虞。

为两位学者作文化探寻向导的,是市乡贤研究会会长陈秋强和研究东山文化多年的历史老师丁加达先生。

在两天的考察中,丁加达老师几乎是拿着谢灵运的《<山居赋>并序注》一文,按文中所描述的地形按图索骥带着李光哲和宋红进行发现印证之旅的。

谢灵运的《过始宁墅》被称为是最早写东山的诗,其中的佳句“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表现出他极貌写物、穷力追新的高超技巧。而他的《山居赋》近4千言,则更为详尽地描绘叙述了始宁墅一带的山岭溪涧,亭台楼宇,花草竹木,鸟虫鱼兽,以及他扩建庄园,重起新居,准备长期隐居于此的生活情状,赋中盛赞了家乡山水之美。

按谢灵运所记述“南山南苑,北山二园”、“其居也,左湖右江,往渚还汀。面山背阜,亦谓东西有山,便是四水之里也。抱含吸吐,谓中央复有川。”“近北则两巫结湖,两溪通沼……大小巫湖,中隔一山”等等所描述,曾经写过《何处始宁墅——谢灵运山居地再考》的丁加达老师不顾年事已高,熟于其间地带着两位学者考察了上浦东山、章镇姜山、谢岙、嵊州三界始宁街和车骑山、山雩山等地。每到一处,他们都要拿出谢灵运当年写下的地理指南《山居赋》来逐句考究。徜徉于这一带丘陵水网纵横交叉的山水胜地,会说一口流利中文的李光哲教授说,我不但发现这里山川钟秀所特有的自然美,而且,这种大自然蕴含的山水美,正和当时人们回归自然、企求超脱的心灵相契合。

陪同一起考察的市乡贤研究会会长陈秋强说,两位学者考证之刻苦之认真之执着非常令人钦佩。在章镇姜山北面听当地人说起山上有大石和棋盘石时,他们马上想到了这是否会是谢诗中的“石壁精舍”,因为路陡险峻,劝说之下他们仍然坚持上山,披荆寻踪,直到大汗淋漓才发现了大岩石。两天中,李光哲教授沿途拍摄了300余幅照片,穿街走巷,他对上虞谢灵运故里的每一处历史风貌,都充满着发现屐痕吟踪的兴奋。

李光哲教授和宋红女士在与市乡贤研究会的交流中谈到,谢灵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力摹写山水的诗人,美国、日本、韩国等学者都在研究他,上虞有地缘之亲,更要重视研究,无论从人文,从旅游的角度,谢灵运,都是一块巨大的宝藏。宋红曾专门去谢灵运“弃市”被杀的广州考证,据传谢灵运的美髯被献给广州光孝寺的维摩诘像时,宋红还专程前去细究膜拜。宋红说,谢灵运诗文才情好,他的气节好更令人敬仰。

两位学者非常震惊于虞山舜山出了众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历史上有三次名人大聚会于上虞,他们说,这就足见上虞之人杰地灵。李光哲先生在说出此番上虞的感受时,引用了陈桥驿教授题赠乡贤会的诗句:舜水长流归虞滨,地灵人杰夹古津;我到名乡拜贤达,学问道德两遵循。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