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虞 舜 文 化


阅读丁加达老人

本报记者 陈胜龙


结识丁加达先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两年前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我带着女儿去桐乡乌镇,恰巧丁加达先生也携孙女一同前往。在水乡情韵的袅袅中,我们一起漫步在幽深的街道,品味精致的石桥,观赏傍河而筑的江南民居和波光粼粼的河道。老人漫步其间,深深感怀,那种发思古之幽情的神情,竟是这般的投入和执着,就如同他为了追寻谢灵运笔下“始宁墅”的真实踪迹,竟用二十年之功,阅百卷帙书,行千里路遥。衣带渐宽终不悔,默默地为虞舜文化探寻着根深叶茂的泥土养料。

丁加达先生七十有五,解放初年毕业于省立杭州高级中学(前身是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他少小敏而好学,后师从鲁迅先生的门生许钦文等一批名师教诲,博学多才,文史功力扎实。高中时就秘密参加了杭州地下党领导的进步青年组织“进步青年联盟”,正当他满怀一腔热血投身革命工作时,他不幸患上肺病回到老家章镇休养。1951年,丁加达开始执教生涯,先后在新昌、嵊州、上虞三地教书育人,历经40多年,可谓桃李满天下。

丁加达醉心于讴歌虞舜文化,发掘谢灵运这位古代山水诗鼻祖在上虞的踪迹,缘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各地都兴起了修地方志的热潮。一次,嵊州、新昌县志办的同志向他询问有关谢安、谢灵运以及“始宁墅”的有关情况,他一时无以作答。作为一名中学文史教员,丁加达感到这其实是一种耻辱和失职。从此,他开始了对自己脚底下“始宁墅”的研究探寻工作。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严格的科学研究方法,过分倚重史书上的只言片语,一度使谢灵运在上虞的居地“始宁墅”考据蒙上了一层扑朔迷离的面纱,出现了“当时黯暗犹承误,来俗纷纷更乱真”的状况。正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背景下,丁加达不顾年老体弱,义无反顾地扎进了虞舜文化的沃土。为了了解事实的真相,他一边翻阅卷帙浩繁的古今文献,通过各种途径向一些专家、学者讨教。一边风雨无阻,跋山涉水,穿林进户,去真切感受故园泥土。九十年代丁加达退休之后,他那瘦骨嶙峋的身影经常步履蹒跚地奔走于虞山舜水之间。多少个日子,他带着地图,骑着自行车,一次又一次到荒山野岭的始宁墅旧址上与残垣废墟对话,常常在暮色已吞没落日余晖时仍不愿离去,抚残碑而盘桓,读铭文而落泪……经过一番非常严密的考证之后,他以科学的严谨态度和求实精神,独具匠心,有胆有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陆续撰写发表了《谢灵运山居考辨》、《何处始宁墅》、《始宁墅究在何处》等学术文章,对“始宁墅在东山”这一老观点及时进行了纠正。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得到浙大资深教授陈桥驿、省社科院历史研究员胡国枢等名家的支持。不久他的观点被引荐到省史学会上进行交流,还被吸收为浙江省、绍兴市两级历史学会的会员。

阅读丁加达老人,是一桩很快乐的事情。最大的感受是他多年积累的渊博知识并不枯燥发涩,而是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作为一位年事已高、视力极差的老人,按理说他早该到了养花弄草、颐养天年的时光,但他为了探源溯流,不因时蚀,不为势迁,不为名利,执着追求,这种人品和学养的确是难能可贵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实在他的口中娓娓道来,显得那么平和、真切,特别是他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始宁县地理位置和谢灵运“始宁墅”的原貌、特征了解得十分透彻,使人在阐幽发微的思古悠悠中,得到一种跃升到精神境界上的独特享受。更重要的是,“始宁墅在南山、北山之间”的观点,从提出观点到基本定论,这一结晶凝结了丁加达20年心血,如今已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在去年金秋我市组织的虞舜文化周暨东山文化国际研讨会上,丁加达有关“始宁墅”的一批学术文章受到不少国内外学者的青睐。丁加达坦言,在谢灵运山居考辨这个纠缠我国文史界千年历史之谜的课题研究上,只有冲破陈旧方法论和错误观点积聚起来的浓云,拨开历史迷雾,才能进一步揭开历史的本来面目。他相信后人定会更加珍爱上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那段历史。

阅读丁加达,不能不读他写的《虞山情》这本小册子,内中收集了他退休后利用闲暇之余撰写的20多篇散文和随笔。与研究历史相比,写文章仅是丁先生的副产品而已。但字里行间时时流溢着诱人的香味,细腻又温和,多彩而迷人,醇严得让人回味,绝不同于某些文人墨客急就的关于上虞古代某段历史的描述,显示了一个饱学之士的儒雅风范。

陈秋强先生在为《虞山情》作序时专门引用一代大师余秋雨说过的一段话:“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基座性部分可称为乡贤文化。小则一乡一村,大则一县一邑,总有几个德才兼备的学人,了解历史变迁,记录着重要人事,执掌一方民风,兼任着精神文化的承受者和发射者。在苍茫的历史原野中,这种存在十分重要。”我以为,用这段文字来形容老有所为的丁加达先生是恰如其分的。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