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今 日 上 虞


提升“越中果品”含金量

——记二都杨梅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国富

本报记者 陈胜龙


驿亭镇二都杨梅有“越中果品第一案”的美称。如今,二都杨梅早已成为当地的一方特色产业和“百姓经济”,许多农民依托这方产业走上了致富路,二都杨梅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国富从中所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他通过创办专业合作社,不但自己带头致富,而且带领周边群众共同富裕,更重要的是大大提升了“越中果品第一”的含金量。2003年,二都杨梅专业合作社被省农业厅评为省级示范性农村专业合作社,还获得绍兴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先进单位。今年7月,徐国富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双带”好党员的光荣称号。

情系杨梅园 合力闯市场

现年45岁的徐国富,是驿亭镇湖顶村人,曾在当地的塑料厂、化工厂等乡镇企业从事过10多年的企业管理工作,这一经历为他以后运用工业化理念经营专业合作社打下了良好基础。1995年至2003年11月,徐国富在湖顶村担任了近9年的村党支部书记,曾连续两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党支部书记。

徐国富是个具有市场经济头脑、作风务实又勇于创新的农村“领头雁”。他通过冷静分析认识到,二都杨梅虽有“越中果品第一”的美誉,但多年以来一直靠单家独户生产,规模不大,发展不快,缺乏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市场价格难以攀升使梅农增收困难。他觉得,通过创建农村专业合作社来专门搞销售、拓市场,既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又可以降低市场风险,帮助农民获得更大收益。徐国富与大伙儿一合计,顿时热血沸腾,上!

2002年7月,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二都杨梅专业合作社挂牌运作。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二都杨梅专业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运行不断规范,成效初步呈现,成为农业推向市场、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载体。至今,这个合作社已拥有社员165名,联结农户1260户,联结基地面积6000余亩,建立标准化杨梅示范基地2000亩。2003年,合作社销售加工二都杨梅150吨,产值达450万元。合作社生产经营产生的盈余,在提取一定的公共积累、风险基金后,全部归全体社员所有。这样一来,入社社员和联结的农户都受益匪浅,他们打心眼里感激理事长徐国富。一位60多岁的老农对徐国富说,你帮我们办了一件大实事,加入合作社后,生产成本降低了,杨梅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了。

今年6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等领导专门对二都杨梅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情况进行了考察调研,称赞这样的专业合作社在带领农民闯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特别是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作用显著,称赞徐国富是带领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规范运作 不断吸纳先进生产要素

不成规矩难以成方圆。合作社创办之初,徐国富就着手健全机制,规范运作。在内部推行自主经营、自我服务、民主管理、自谋发展的办法,建立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机制,规定社员的权利和义务,交纳相应的股金,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制定《专业合作社章程》、《合作社办公及财务制度》、《理事会工作职责》等,上墙进行公布。徐国富率先垂范,不搞一个人说了算,合作社实行理事会集体领导决策,年初开展调查分析,确定工作计划,安排生产经营,明确优惠政策,落实分配方案。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确保合作社得以健康规范化运作。

困扰合作社的最大难题是技术要领不统一,通过徐国富的穿针引线,合作社与省农科院、浙江林学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聘请有关专家攻关研究,突破杨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平时合作社经常组织社员开展生产经营技术培训、交流,向社员编发有关技术资料。组织社员先后到黄岩、仙居、余姚等杨梅重点产区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接受新知识,借鉴新做法。合作社还聘请市林业技术专家与部分杨梅大户、社员签订常年技术咨询协议,开展技术服务。为了进一步提高二都杨梅的品质,徐国富充分发挥自己在杨梅种植上的一技之长,做给梅农看,带着梅农干,亲自负责做好老杨梅林改造、培管和新品种的引进和良种选育工作。两年间,合作社有计划改造、嫁接老品种杨梅230余亩,引进东魁、荸荠杨梅新品种560亩,整枝修剪成林杨梅600余亩,做到早熟与迟熟品种相结合,本地与外地良种相匹配,拉长了杨梅生产季节,提升了杨梅品质。二都杨梅因此获得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银奖。

徐国富在实践中认识到,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组织,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求得发展,必须依托一个强有力的抓手。确立品牌理念,走产业化之路就是一个有效的途径。二都杨梅专业合作社同市农林水产局、技术监督局等部门合作,制定出台二都杨梅生产质量标准,使每个合作社社员都能按照质量标准开展生产,共同打响二都杨梅的商标品牌。同时,徐国富引导梅农走产、销、加一条龙的路子,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创办烧酒杨梅和杨梅蜜饯厂,组建市场网点,拓展销售渠道。通过实施冷藏保鲜、质量分级、统一包装等举措,二都杨梅名声大振,身价倍增。其中精品包装杨梅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提高了普通杨梅的销售价格。近年来,普通杨梅的销售价格已比建合作社前翻了近两番,许多梅农再不用为销售而犯愁了。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