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今 日 上 虞


上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建设生态市的决定

(2004年6月18日上虞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


上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上虞生态市建设规划》的情况报告。会议认为,建设生态市,是我市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具有江滨特色现代化中等城市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贯彻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建设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决定的实际行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完全符合上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意义重大而深远。会议认为,市政府提出的生态市建设规划着眼长远,主题突出,观念新颖,结构清晰,对我市生态市建设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会议同意《上虞生态市建设规划》,并作如下决定。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舆论宣传,努力营造生态市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生态建设是世界性潮流,是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我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长足进步,人民生活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但是,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一些产业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使环境保护日益成为我市的一项艰巨任务,严峻的环境形势表明我市距离生态市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建设生态市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统一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加快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双赢”。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把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的生态文化建设作为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广泛开展创建生态乡镇、绿色社区等活动,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公德意识,促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大力营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集中民意民智,深化建设规划,使生态市建设规划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

生态市建设规划是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发展生态经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依据。市政府要在《上虞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广泛听取各个方面的建议和意见,不断完善规划,以增强规划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在深化和完善生态市建设规划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自觉与绍兴生态市建设规划相衔接,并努力凸现上虞特色;二是要根据生态市的高标准,建立符合国家规定和我市实际的科学指标评价体系,严格产业布局,不以产业原因降低生态市建设标准;三是要统筹城乡生态建设,既要把城市作为生态建设的重点,又要把广大农村,特别是虞南山区作为生态市建设的主战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制订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各镇乡要根据上虞生态市建设规划,结合当地实际,抓紧编制本地建设规划。生态市建设规划确定以后,市、镇乡人民政府及建设规划部门要自觉维护其严肃性,并以此为依据,深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产业规划,真正把生态市建设规划落到实处。

三、明确工作目标,突出重点领域,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的各项工作

建设生态市,范围广、投资大、任务重,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要围绕2007年基本达到生态县(市)建设标准,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2012年全面达到生态县(市)建设标准,并通过国家生态县(市)考核验收的生态市建设近中期目标,按照求真务实的要求制订实施计划。要根据生态市建设的现阶段目标,在重点领域认真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一是推进生态经济发展。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和环保产业,大力倡导绿色消费,加强生态园区建设,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工艺,逐步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生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步占据主导地位。二是推进生态景观建设。要紧紧围绕“打造虞南旅游休闲基地,建设长三角都市后花园”的总体发展目标,全面整合上虞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着力构筑“一带五区”的生态旅游框架。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积极发展城市绿化,推进生态公益林、公共绿地、花园式单位建设,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三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要突出抓紧抓好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污染防治工作,加大环保执法监督力度,通过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通过实施“碧水工程”,提高水环境质量;通过实施“清静工程”,控制城区噪声污染;强化废弃物综合治理,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确保生态环境安全。四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要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提高民众的生态文化素养。保护优秀文化资源,建立绿色决策机制,发展企业生态文化。通过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系列创建活动,营造绿色生活空间,推行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绿色消费,反对奢侈浪费,改善人居环境。要从实际出发,每年集中解决一些突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要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使生态市建设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推进。

四、切实加强领导,严格依法行政,为生态市建设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和法治环境

生态市建设是一项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建立起强有力的生态市建设组织协调机构,统筹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建立和健全生态市建设领导负责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落实责任,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改进和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办法,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成效作为考核各乡镇(街道)和各部门的工作成绩及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引入绿色GDP观念,不仅看经济指标,还要看人文指标、资源和环境指标。要切实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把生态市建设资金列入本级预算,并逐年按一定比例增长,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导向作用。要以改革的思路拓宽投资渠道,通过企业化、产业化、市场化运作,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投融资机制。要研究制订鼓励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政策,建立合理的生态建设补偿机制。市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主席团依法支持和监督同级人民政府全面实施生态市建设规划,推进依法管理和依法行政,通过采取执法检查、视察、评议等多种形式,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监督,为生态市建设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依靠法治扎实推进和保障生态市建设。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