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今 日 上 虞


政府工作报告

——2004年2月18日在上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上虞市人民政府市长 徐文光


市长徐文光正在作《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记者 姜辉 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一年:精心谋划 全面奠基

2003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发展思路更加明确、认识更加统一的一年,是工作重点更加突出、措施更加有力的一年,是工作作风更加务实、成效更加明显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上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经受住了非典疫情、高温干旱和能源紧缺的严峻考验,圆满完成了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2003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7.6亿元,比上年增长 12.6%,其中第一产业18.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105.3亿元,增长13.3%,第三产业54.2亿元,增长14.3%;财政收入14.08亿元,增长2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95亿元,增长40.1%;年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7.7亿元,贷款余额128.3亿元,分别增长34.4%和45.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亿元,增长27.4%。

1、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日益增强,新增年销售500万元以上企业9家,农业加工企业实现销售14.7亿元,出口创汇2500万美元。蔬菜、水产、花木等主导产业的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水平不断提升,新增外拓基地54.2万亩、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2万亩,制定无公害农产品地方标准11个,新认定绍兴市级以上绿色农产品25只,成为全国创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市)。积极实施标准江堤、千库保安、标准农田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扩大粮食储备规模,落实各项应急预案,粮食安全体系进一步健全。

2、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297亿元、利税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2%和14.7%。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13家,年销售超亿元企业达到48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6家,龙盛集团全年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11家工业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大增强,7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国家级2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各1家,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07项,创绍兴市级以上名牌产品11只,其中“阳光”牌紧凑型荧光灯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技改投入力度加大,实施技改项目961只,其中超亿元项目17只,完成投资45.2亿元,增长37.6%。企业上市又有新进展,浙江龙盛、国祥制冷两家企业先后上市,其中国祥制冷成为大陆首家台资上市企业。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出台崧厦伞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块状特色经济进一步做大做强。

3、建筑产业全省领先。完成建筑业产值239亿元,继续名列全省各县市首位,其中五洋、舜杰完成产值均在30亿元以上。项目档次和工程质量不断提升,承接工程量超亿元的项目达24项;创省部级以上优质工程30多项,其中全国用户满意工程1项、上海白玉兰奖18项。建筑企业综合实力大大提高,五洋、海滨集团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亚厦集团在全国装饰企业综合实力评比中名列第二。

4、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亿元,增长12.6%;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50.9亿元,增长4.7%。金融保险业务快速增长,全市新增存款45.5亿元,新增贷款39.7亿元,新增存贷比达87.3%,全年保费收入突破3亿元。旅游开发全面启动,曹娥景区、英台故里——祝家庄风情旅游区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覆卮山旅游度假区、东山景区正着手前期准备。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95.5万平方米,销售额达5.1亿元。交通运输、邮政通信、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行业发展势头良好。

二、投资环境日趋优化,对外开放步伐加快

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大引资力度,加强环境建设,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

1、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全年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01只,合同利用外资2.0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8亿美元,分别增长72.6%和71.3%,其中总投资超1000万美元的项目18只,华孚色纺以总投资9944万美元,创下单体投资规模新纪录。全年实际引进的市外资金达到20亿元。外经贸业务不断拓展,全年自营出口3.74亿美元,增长39.1%,创办境外企业4家,完成境外工程营业额2858万美元。

2、引资平台建设步伐加快。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的战略决策,全面启动杭州湾上虞新区的开发建设,统一规划,有序推进。总投资3.8亿元的“一河两带三桥六路”工程基本完成,“一闸四桥”工程正式启动,世纪丘围涂、世纪大道及曹娥江大桥、热电厂、变电所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高起点建设上虞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由原来的18平方公里扩大到40平方公里,一号、三号城市景观大道等重点工程相继实施,外商投资园区启动建设。整合提升乡镇工业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促进了中小企业的集聚发展。通过平台打造,新集聚企业443家,总投资达95.4亿元。

3、投资软环境继续优化。出台外来投资企业优惠政策,制定优化投资环境若干意见,建立健全每月一次的外商投资项目联审联批等四项例会制度,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六个一”活动,推行外资项目代办员制度,在两区建立项目审批中心和外商服务中心,为外来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一条龙”服务。架设投资环境高压线,对损害投资环境的人和事进行公开曝光、严肃处理,有18名干部受到了责任追究。

三、城市建设大干快上,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围绕建设滨江生态型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扎实开展“规划深化年”和“城市建设年”活动,大手笔规划,大力度建设,掀起了大建设、大开发的热潮。 

1、规划水平不断提高。树立规划立城理念,按照规划在先、规划科学、规划完整、规划明确、规划有效的原则,强化规划指导,刚化规划执法,初步形成了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规划调控机制。编制了事关上虞长远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101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总体规划,40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规划,200平方公里的杭州湾上虞新区规划,以及一揽子控制性详规、区域性专题规划等等,涵盖了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积极推行规划招标制,大力引进先进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案,规划档次不断提高。成立了城市规划委员会,聘请专家担任市政府规划建设顾问,加强了对规划的审批把关。推行规划公示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使规划更加切合实际。

2、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按照“投入100亿、奋战一千天、三年大变样”的目标,搞大投入,上大项目,拉开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大会战。全年共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0余只,总投资近50亿元,完成投资15亿元。104国道上虞段、329国道市区过境线(四环大道)、杭甬运河上虞段、市区三环大道、南北中心大道等一批重点工程全面启动。人民东路延伸、三环南路曹娥江大桥、城北路网工程进展顺利。丰惠至路口街至章镇、崧厦至沥海两条重要县道的改扩建工程基本完工。第三水厂供水工程、110千伏盖北输变电工程相继动工。完成旧房拆迁55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3、生态靓市迈出实质性步伐。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洁净”环境保护建设工程,完成半山公园二期建设和城市亮化、解放路步行街改造工程,完成西横河、百崧河整治改造,启动建设曹娥江十八里城防工程,完成城南百亩绿地一期建设。制订主要道路、河道两侧绿化控制规定,实施“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百村整治、百里清水河道等工程顺利实施。虞南自然资源的开发保护力度加大,关停了一批破坏山体植被的矿山,生态旅游开发全面启动。 

4、城市管理力度加大。积极探索城市长效管理机制,组建城市管理联合执法大队,加强对城市“牛皮癣”、马路市场、噪声污染等问题的集中整治,“三乱”现象明显减少。结合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切实加强社区建设,投入470万元解决社区办公用房,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待遇,更好地发挥了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开展城中村违法违章建筑专项整治,加大执法力度,拆除违法违章建筑4万多平方米。

四、各项改革纵深推进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坚持用系统的、全面的观点,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整体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基本完成了金威集团、动力机厂、特耐厂等国有集体工业企业和棉种场、种子公司及国有商贸流通企业的改制任务。扎实推进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项目和环节,建立登记备案、告知承诺等六项制度,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深化“一办四中心”建设,设立国家建设项目专业审计分局,对国家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审计监督,提高监督效能。改革投融资体制,成立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全年融入资金净增18.3亿元,其中市外金融资金11.5亿元,为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2、文教卫事业全面进步。投入2.54亿元,新建改造校舍32.9万平方米,春晖外国语学校、城东中学、城东小学、城南中学建成投用,撤并各类学校17所。教育强乡镇创建稳步推进,曹娥、驿亭、丁宅、陈溪4个乡镇(街道)通过验收,全市创建成功率达85%以上。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体育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大力发展新闻文化事业,成功举办了“虞舜文化周”暨“梁祝”邮票首发式系列活动,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及文化下乡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电视专题片《何占豪的梁祝情》和音乐电视《梁祝》获省级电视文艺一等奖,对外宣传渠道进一步拓宽,文化市场管理和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上虞日报社成功并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有线电视网络传输节目增加到31套,城区开播数字电视,开通“新浪上虞”网站。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成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5家服务站。继续深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不断强化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全市计划生育率达到99.02%,人口自然增长率0.57‰。档案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珍藏的《共产党宣言》被评为国家级文化遗产。

3、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以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重点,扎实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顺利通过考核验收,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城市。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充分履行职能,密切与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的联系,认真办理人大、政协议案、提案和意见建议,158件代表议案、115件代表意见建议和210件委员提案、6件委员意见按要求全部办理完毕,其中“制订被征地农民补偿政策”等5件重点议案和“尽快建立被征地农民保障制度”等4件重点提案得到了较好落实。深入开展“四五”普法,全面推进民主法制村创建和校园法制工程,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广泛开展行风评议活动,社会监督评判机制得到完善。继续实行政务、村务、厂务等公开制度,“阳光工程”进一步深化。着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建立健全市级领导下访接待制度。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功处置“11.29”、“12.15”两起持枪案件,打出了警威,震慑了犯罪,切实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关爱社会弱势群体,加大扶贫帮困力度,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功能,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1、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突破。积极开展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新增参保人数12328人。工伤保险同步推进,新增参保人数26000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建立城中村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已有925名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生活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全市有55万农村人口参加保险,参保率达87%,已向252人发放医疗补偿金48万元。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月发放标准分别提高到220元和125元。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力度加大,建立了乡镇(街道)职业介绍站(所),帮助8549人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2、扶贫帮困机制不断健全。成立市慈善总会,募集慈善款1549万元,发放370多万元,受益家庭6528户近2万人;开展扶贫助学行动,减免学杂费221万元,受益学生13773人次,确保每一名学生不因贫穷而失学;切实抓好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的集中供养,集中供养率达67.2%;建立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帮助计生特困家庭走出困境。加大对50个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投入扶持资金300万元,实施开发式扶贫。
3、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6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2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和7.8%,年末居民储蓄余额105.1亿元,比年初增加17.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5.2平方米,农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51.2平方米,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3.5%和44.7%,城镇比上年降低1.2个百分点,农村降低2.4个百分点。教育、文化、住房、旅游、汽车等开始成为居民消费新热点。

此外,统计、审计、质监、药监、档案、气象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国防教育更为深入,征兵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成效显著;宗教、民族、侨务、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政、优抚、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等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面临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好,发展的势头比预期的猛,“一轴两翼、四大组团”联动发展,齐头并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上级党委、政府和中共上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市78万人民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埋头苦干、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上虞在发展中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不大、产业层次不高等结构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土地、电力、资金等资源要素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招商引资借力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需要进一步加快;环境治理的任务十分艰巨,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还有不少距离;区域发展不够平衡,部分群众的生活仍然比较困难;政府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政府各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公务员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如果不迅速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将错失机遇,丧失优势,直接影响上虞的加速崛起,影响上虞的可持续发展。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过硬的措施,扎扎实实地予以解决。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在贯彻落实市委决策、市人大决议和履行政府职责的过程中,感到有以下几点做法和体会值得回顾和总结: 

一是始终围绕发展奠基这一神圣使命。奠基是一项并不轻松的工作,需要有一种清醒理性毫不动摇的坚定决心,需要有一种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优良作风,需要有一种乐做嫁衣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上虞的发展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刻,面对周边县市迅猛发展的态势,面对上虞在竞争中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现状,面对全市78万人民群众渴望富裕的迫切要求,我们没有理由不忧心如焚,没有理由不殚精竭虑,没有理由不奋起直追,本届政府的所有工作就是为上虞的新一轮发展奠基。过去一年,政府全体工作人员牢记“奠基”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做了大量事关上虞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精心谋划上虞新一轮发展的战略,编制了一揽子大大小小的规划,制定了一整套方方面面的规范性政策制度,对各种资源要素进行了重新整合,更大力度、更加有序、更快速度地推进城市化、加快工业化。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为上虞的新一轮发展奠基,符合发展的规律、切合上虞的实际、顺应群众的意愿,是我们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基本定位。

二是始终高举扩大开放这一发展大旗。上虞有那么好的区位优势,有那么好的经济基础,有那么好的资源条件,为什么发展不快,归根到底是我们的开放度不够。上虞要加速崛起、争先晋位,希望在开放、出路在开放。一年来,我们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大力推进对内对外的全方位开放,加快打造引资平台,取得了招商引资的重大突破;积极发展对外贸易,鼓励企业跨区兼并,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上迈出了大步;开展接轨上海系列活动,广泛推介广交朋友,加快融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整体提升了上虞的对外开放水平。实践告诉我们,扩大开放就是抢抓机遇、扩大增量,扩大开放就是激荡思想、激活存量,扩大开放就是提升实力、提升形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扩大开放借力发展上,我们的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的脚步只能前进不能停顿,我们的胸襟只能开阔不能封闭。对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

三是始终突出改革创新这一根本动力。改革创新是一种理性的否定,是一种历史的超越。只有彻底消除一切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思想瓶颈、体制障碍,才能释放潜力、催生动力、激发活力,从而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我们纵深推进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胆创新投融资体制,及时调整两区管理体制,设立国家建设项目专业审计分局,扎实推进城中村改制改造,稳步实施了老大难国有企业的改革攻坚。发展生产力没有止境,改革创新同样没有止境。我们必须大胆冲破条条框框,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方法,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问题。

四是始终贯穿抓人促事这一工作主线。良好的精神状态,能极大地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产生巨大的力量,这是做好工作、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一年来,我们始终突出抓人促事这一工作主线,政府班子成员严守规范、率先垂范,内求团结、外求公正,初步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在全体公务员队伍中努力倡导并形成一种“一心一意谋发展、同心同德干事业”的精神风貌。抽调了一大批年轻干部到各个临时指挥部工作、到外地驻点招商、到杭州湾上虞新区压担锻炼,为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同时,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举办首届中国伞节、虞舜文化周活动、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整个虞舜大地已经热了起来,广大干部群众的心已经热了起来,人心思动、人心思快、人心思进,全市上下合作共事的团队精神正在不断弘扬,敢闯敢冒的创业精神正在不断张扬。这种无形的变化,是上虞最可宝贵的资源,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倍加呵护、倍加发展好这种难能可贵的良好势头。

五是始终坚持亲民为民这一从政理念。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英雄,是实现上虞跨越式发展的动力源泉,群众最可亲,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爱。万事民为先,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去年以来,我们针对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社会保障、困难救助、环境治理等热点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花大力气予以解决,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面前,我们精心部署,发动群众,严阵以待,严防死守,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五十年一遇的旱情面前,我们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组织机关干部背水上山、送水到户,帮助群众寻找水源、挖井取水,确保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可以说,我们的扎实工作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务实作风激发了群众的干劲,我们善待百姓的举措凝聚了加快发展的合力。尽管去年城市大拆迁、大建设给群众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但广大群众不计一房一地之失,顾全大局,积极配合,加快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步伐。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活动中,广大群众更是热情参与、群策群力、合力创建,在较短时间内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确保了整个创建一举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权为民用,情为民系,利为民谋,扎根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我们就一定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信任,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就一定能凝聚民心、汇聚民力,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蒸蒸日上、无往而不胜。

今年工作:迎难而上 务求突破

2004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第二年,是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落实之年、一揽子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之年,也是各项重点基础设施工程的快速推进之年。今年的发展形势可以用两个“前所未有”来概括。一方面,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中央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国际产业资本正加快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长三角区域联动发展,环杭州湾产业带加快打造,为我们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绍兴跨江大桥、曹娥江大闸等重大工程的动工兴建,杭州湾绍兴工业新城区的规划建设,为上虞的加速崛起提供了新的空间;通过我们一年的努力,做好了发展战略、规划体系、政策制度、干部资源、新上项目等一系列的准备,为上虞的跨越式发展蓄积了新的能量。另一方面,面临的困难也前所未有。国家在宏观上对一些政策作了适度调整,严格市场准入、严格控制用地、严格项目审贷,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将使我市今后的发展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土地、资金、电力等要素制约的矛盾将更加突出。

对此,全市上下一定要坚定信心,保持清醒冷静,增强忧患意识,辩证看机遇,客观看困难,把困难当机遇,化压力为动力,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工作的干劲鼓得更足一些,把应对的措施研究得更透一些,在积极应对中把握主动,在扬长避短中增创优势,在超越自我中寻求突破,以新的状态、新的作为、新的业绩,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基于以上的分析,200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的整体部署,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生态靓市”战略,以率先之志、创新之策、务实之风,统筹城乡发展,整合提升优势,自加压力、迎难而上,科学安排、突出重点,好中求快、快中求进,埋头苦干、不事张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着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努力推进上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2004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的预期目标为: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5%;

——财政收入增长13.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其中工业性投资增长25%;

——合同外资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5%,自营出口增长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00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市政府经过认真研究,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更大力度推进城市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集聚辐射功能

坚持把推进城市化作为总龙头,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突出城北,开发沿江,挖掘潜质,培育个性,着力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推进产业集聚,凸现城市特色,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的承载力。

1、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严格审批,细化各项技术规定,把规划管理工作从红线管理提升到品位管理,突出规划执行的严肃性。以路网建设为先导,实施道路框架工程,加快104国道上虞段、329国道市区过境线(四环大道)、南北中心大道、杭甬运河上虞段工程建设。动工建设三环大道曹娥江大桥、春晖互通立交,完成三环南路曹娥江大桥。启动南北中心大道大桥和四环大桥建设,延伸江东北路、保驾山路、多元路、多世路、王充路、人民东路等城市配套道路,完善城北、城南、城东道路框架,力争新增城市道路框架面积20平方公里,新启动建设区块10平方公里,新增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加快城北新区开发,尽快确立城北新区的城市核心地位,加快人口集聚,缓解老城区压力。启动建设图书馆、群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幼活动中心)、城市档案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公安、法院、消防、海关、国检等项目,加快学校、医院、停车场等公建服务设施的配套,大力推介城北新区商贸中心、世贸中心,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城北新区新建总部大楼。

2、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大力实施“生态靓市”战略,积极营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生态家园、繁荣的生态文化,彰显上虞作为生态型城市的鲜明个性。精心打造城市“绿心”,完成青春广场、城南百亩绿地二期和半山公园三期工程,显山露水,大片造绿,贯通城市绿脉。大力建设城市“绿带”,抓紧曹娥江右岸十八里城防二、三期工程建设,实施杭甬高速、上三高速两侧“绿色通道”建设,加快三环大道、人民东路等城区主要道路绿化带建设。积极构筑城市“绿色屏障”,加强虞南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抓好城区、风景旅游区、重要交通干线可视范围内废弃矿山的治理复绿工作,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切实加强环境综合整治,以源头治理为重点,全面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大排污费收取力度,建立现代化监控平台,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的即时监管。加快建设第三条日处理2.5万吨的污水处理线,新建固废焚烧中心,加强“三废”治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3、加强城市经营管理。推行城市建设市场化运作方式,对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加大包装推介力度,吸引外资、民资参与建设。加快市政公用行业产业化步伐,把环卫保洁、园林绿化及市政设施养护大步推向社会,把供水行业积极推向市场,加快第三水厂建设。做好新天然气公司组建工作,争取中心城区尽早用上天然气。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切实解决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的问题。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城市管理网络,提高城市管理社会化水平。组建解放路步行街管理办公室,制订出台步行街、广场、公园管理办法,培育全方位、综合性、专业化管理的特色街区。加强老城区污水收集系统建设,逐步实施雨污分流。加快停车场建设,强化道路交通管理,努力缓解老城区停车难、行车难等问题。

二、更大力度提升产业层次,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

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稳一产、强二产、活三产,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生态同步提高,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1、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深入开展“技改投入年”活动,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全年争取完成生产性技改投入55亿元,着重抓好50只投资规模在3000万元以上的市级重点技改项目,争取当年竣工投产率70%以上。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在重点企业中实施目标赶超、资本扩张、科技创新、品牌推进、外向拓展等五大战略,特别要抓住当前国家开放投资领域、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大好时机,引导企业大力实施低成本扩张,做大规模,升级裂变。力争培育年销售收入超30亿元的企业1家,超20亿元的企业1-2家,10亿元以上企业10家,亿元以上企业20家。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开发,推进网上技术市场建设,大力引进项目、技术、人才,重点抓好我市与清华大学科技开发部共建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新材料研发中心。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年争取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家、工程技术中心1家,新增绍兴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0家。推进百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完善政策,提高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努力用信息技术重构企业制造系统。进一步加大对伞件、手套袜业、铜管等块状特色经济的扶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健全担保体系,充分释放个私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

2、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建大龙头,带大基地,兴大产业。着力培育5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对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实行跟踪帮扶,力争新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10-20家。在严格耕地保护、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蔬菜、水产、花木、茶果、畜牧等五大产业,重点建设海涂出口蔬菜和曹娥江河蟹两只国家级示范项目,新增花木基地面积1万亩。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立健全农业安全监测网络,大力实施“五绿工程”。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免征农业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海涂二号排涝闸和东港排涝闸建设,加快改造百沥河城区段和上浦闸总干渠,新建标准江堤23公里,整治乡镇河道50公里,完成5座列入“千库保安”工程的病险水库修固工作,做好隐潭水库建设的前期准备,配合曹娥江大闸和浙东引水工程建设。

3、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挖掘整合我市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虞南自然生态资源,以“千古情史——梁祝、千年佳话——曹娥、千里诗路——东山、千万学子——春晖”为开发重点,加快英台故里——祝家庄风情旅游区、曹娥老区建设,启动覆卮山旅游度假区和陈溪农业旅游开发,着手筹建“白马春晖”旅游开发管委会,促进旅游大开发,建设城市“后花园”,提升“绿色GDP”含量。抓紧制订全市流通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商业网点,鼓励发展连锁、物流等现代流通业态,加快建设各类专业市场,大力推介上虞汽车城,完成农贸批发市场改造,加速形成城东市场群。继续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和毒鼠强专项整治,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切实提高房地产整体规划建设水平,引导理性投资,进行有序开发。大力建设“数字上虞”,推进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提升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继续发展金融、保险、电信、邮政和中介服务业,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4、切实抓好企业改革。按照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着力抓好供销、物资、商业、经协、二轻、丝绸等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及深化改革工作,做好转制企业的后续工作,组建新的商贸管理机构和商贸国资经营公司,妥善处理各类遗留问题,实现人员、资产的平稳过渡。大力推进民营企业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加快股份制改造,鼓励企业开展以股票上市、资产重组为主要内容的资本经营,实现低成本、快速度扩张,进一步激发活力、增强实力。

5、全力突破要素制约。针对电力供需的突出矛盾,积极向上沟通,争取更多的用电指标。落实企业节电限电措施,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有序用电。出台相关扶持激励政策,鼓励现有热电企业实行满负荷发电,对自备100KV以上发电机的企业进行适当补贴。加快建设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热电项目,启动建设杭州湾上虞新区·西区热电厂,鼓励市热电厂扩容改造。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倡议节约用电,让电于民,让电于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宏观调控,区分轻重缓急,科学安排项目,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发挥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和各部门公司的作用,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筹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外地资金流向上虞。继续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确保合理投向。支持企业密切与市外银行的合作,鼓励企业向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大力拓展发展空间,修编完善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力争拓展规划空间5万亩、产出折抵指标2万亩。扎实做好重点项目申报工作,努力向上争取“双追加”指标5000亩。加快实施世纪丘围涂工程,力争完成一期建设任务。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政策,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水平。

三、更大力度加快园区开发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城市化、加快工业化、提升国际化的重要载体,搭建大平台,引进大项目,建设大基地,坚定不移地走开发开放、外向带动、借力发展之路。

1、强势推进园区建设,在构筑发展平台上求得新突破。把加快杭州湾上虞新区开发作为抢抓大桥机遇、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最大平台,举全市之力紧张快干,集全市之智加速推进,全力打好这场主动仗。强势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入10亿元,大规模开发建设,大面积整合土地,大容量配套设施。切实加快“三横七纵”为主体的新区骨架路网建设和“一闸四桥”对接工程。东区·精细化工园区21平方公里全面完成基础配套,开工建设工业水厂;西区全面拉开40平方公里启动区路网框架,加快13.2平方公里收储土地的“九通一平”。做好新区土地资源经营工作,加强储备,统一征用,有序供地。建立高效灵活的开发体制和机制,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开发建设。把江东、江西、虞南组团作为沿海开发的纵深腹地,最大限度地放大“大桥经济”联动效应。完成经济开发区扩容报批和工业拓展区控规、江滨生活区控规的编制与论证工作,加强土地收储,尽快完成工业拓展区主干道路和标准厂房建设,分步实施江滨生活区建设,进一步提高开发建设档次。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大胆创新管理体制,以体制的最大活力,求得开发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最大动力。加强对现有14个乡镇工业区的整合提升,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按照垂直整合、合理分工的原则,调整关系,理顺体制,在整合提升中找空间,在错位发展中寻支点,在相互竞争中求突破,加快形成各具特色的专业分区,促进中小企业的集聚发展,努力把乡镇工业区建设成为两区的特色配套园区。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利用外资上再攀新高峰。坚持“一二三产全招,内资外资都要,各行各业全推”的原则,实施“东引台资、北接上海、南连温台”的招商战略。继续开展“接轨上海”系列活动,把上海作为招商引资的桥头堡、主阵地,主动出击,广泛推介,积极引进。保持对台招商强势,做大做强“台资板块”。充分发挥现有外资企业作用,以外引外,以贸引资,进行定点、定向对口招商。抓住温台民营资本“北伐西进”的有利时机,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来虞投资。依托现有的基础产业优势,把招商引资实绩与企业享受优惠政策挂起钩来,进一步发挥企业在招商引资中的主体作用,强化产业对接,开展产业招商。发挥两区主力军作用,把引进项目贯穿于园区开发的各个环节,用超常规的举措,紧紧盯住国际大公司、大财团,特别要瞄准国内排名500强的大公司、世界排名500强的著名跨国公司,到全国全世界去敲门,力争在重大项目的引进上有新的突破。继续办好“中国伞节”等重大节会活动,以市场化模式,改革招商机制,提高招商实效。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认真落实“一卡通”制度,实行“一口子”收费,提供“一条龙”服务,以良好信誉赢得外商,以敬业精神感召外商,以优质服务留住外商。

3、全力拓展国际市场,在外经外贸上创出新业绩。根据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落实相关措施,及时足额退税。捕捉港澳与内地扩大经贸合作的商机,密切与港澳地区的经贸往来,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积极组织企业参展,争取更多的外贸订单。继续壮大自营出口企业队伍,做好外贸“孵化器”工作,帮助中小企业扩大对外贸易,力争全年完成自营出口5亿美元。加快建立海关、国检办事处,建设“陆路口岸”,构筑“大通关”格局。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办厂、设贸易公司和办事处,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四、更大力度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快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

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思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加快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农村各种要素向城市流动,形成城乡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1、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不断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重点抓好百官街道后村、赵家、杜家、中利等8-10个村的整体改造和改制工作,拆旧建新,撤村建居,加快农村变城市、村庄变社区、农民变居民的进程。切实提高新建小区的规划建设档次,完善功能配套,加强绿化美化,优化公共服务,使其总体水准达到城市社区的标准。发挥城中村改造办公室牵头作用,协调各方,整合资源,加大力度,形成合力,确保整个改制改造工作顺利推进。

2、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修编完善镇村建设规划,扩大行政村整治覆盖面,大力开展宅基地整治,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建设进度,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设施良好的现代化新农村。继续推进乡村“康庄工程”、“百里清水河道”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民自愿、梯度推进”的原则,结合中心镇、中心村建设,适时启动“移民下山”工程,实施开发式扶贫,帮助山区老区农民下山兴业、易地致富。

3、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全面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整合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情况,开展多领域、多渠道、多形式的职业教育和“短、平、快”的专业技能“订单培训”,争取全年培训农民18000人,使更多的农民拥有一技之长,不断提高就业竞争力。依托发达的建筑产业带动劳务输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平台建设,消除农民进城的各种障碍。

五、更大力度推进就业和社保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坚持把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作为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来抓,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强化社会保障,完善救助制度,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保障群众生活。

1、扎实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全面落实有关鼓励用工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劳动力需求多的产业和行业,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力争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000个以上。继续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强化再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重点抓好“4050”人员的再就业帮扶工作。鼓励失业人员和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支持弹性就业,形成以市场就业为导向、自主创业为主体、政府帮扶为手段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机制。

2、全面推进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保体系,把更多的社会成员纳入社保范畴。鼓励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依法征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全年新增参保人数5000人,实现企业养老保险全覆盖。在城中村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扩大到非公企业及城镇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新增参保人数3000人以上。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成果,继续扩大群众受益面,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抓好工伤和失业保险扩面工作,确保工伤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按时足额发放失业保险金。健全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服务。

3、大力加强社会救助和帮困工作。高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本内容,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和运作机制,扩大城乡低保覆盖范围,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着力解决好重点优抚对象和特困家庭的实际困难,确保农村“五保户”和城镇“三无”对象的集中供养率达到85%以上。大力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开展社会互助救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帮困,加快完善贫有所济、难有所帮、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

六、更大力度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共同进步,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按照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要求,进一步繁荣和发展社会事业,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1、深入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和城市竞争力。深化“做学习型干部、建学习型机关、创学习型城市”活动,以创建学习型机关,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为龙头,精心设计载体,开设发展论坛、企业家沙龙、科技文化超市,开展群众性读书活动,举办好第二届虞舜文化周活动,积极创建机关、学校、企业、社区、镇村、家庭等六大类学习型组织,逐步形成一整套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促进机制、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升学习型城市的文化品位,不断丰富省级文明城市的内涵。

2、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加快人才资源开发。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扩建春晖中学,易地新建金清扬中学、崧厦中学。积极开展教育现代化乡镇争创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扎实做好学前教育,高标准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十五年教育。狠抓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社区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以扩大人才总量为重点,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一起抓,完善招才、育才、用才的人才政策和服务体系,建立人才竞争、激励、评价、分配机制。大力实施“115人才引进工程”,重点引进100名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急需的各类人才,100名招商引资和外经贸专业人才,50名学科带头人,着力构筑跨越式发展的人才新高地。

3、创新体制机制,协调发展文化卫生等事业。弘扬上虞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塑造激情、大气、和谐的城市精神。扎实开展“文化小康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形成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良好格局。配合承办好“七艺节”闭幕式,扎实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确保闭幕式精彩、圆满、富有创意。繁荣文艺创作,发展广电事业,规范文化市场管理,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健康的精神食粮。强化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卫生事业现代化步伐。新建城北新医院、疾控中心,启动建设公共卫生中心,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执法,扎实做好禽流感防治工作。加强农村卫生工作,新创建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面提高村卫生室的规范化管理水平。推进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和优质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与此同时,切实抓好全国首次经济普查,认真做好民政、气象、档案、外事、接待、侨务、民族宗教、对台事务、人民武装、民兵预备役、关心下一代、老龄、残疾人等工作,积极发展妇女儿童事业。

4、坚持依法治市和以德治市,提升城市文明形象。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为契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切实提高全体市民特别是各级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充分尊重人民代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发挥人民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爱国人士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方面的作用。扩大基层民主,进一步推行和规范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大力开展“信用上虞”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档案,健全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倡导移风易俗,加强殡葬管理,树立丧葬新风。重视和加强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定期摸排,及时化解,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早、解决在小、解决在当地。继续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提高治安防范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切实预防和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着力营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政府建设:提高效能 狠抓落实

本届政府肩负着为新一轮发展奠基的使命,承载着广大人民的重托。我们要居安思危、反骄破满,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的统筹观、 正确的政绩观,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紧紧围绕提高行政水平和服务质量,以行政效能建设为重点,以迅速提升环境竞争力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内求团结、外树形象,着力打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现代新型政府。

1、解放思想要体现在勇于争先、敢于创新上。没有超常规的举措,没有创造性的工作,就难以实现事业的大发展。我们不仅要谋划超常规的思路,制定超常规的目标,而且要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拿出超常规的干劲。新一轮的思想解放要重在振奋精神上下功夫,没有一股子气、没有一股子劲,就根本走不出一条新路。上虞的发展不设“旁观席”,我们不应该只用一句空洞的口号、虚假的泡沫,来填写自己的政治履历表,而要用创新的精神、实干的精神、献身的精神,切实承担起与自己的职位相称的历史责任,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保持勇于进取的朝气、敢于争先的锐气、自加压力的勇气、负重奋进的志气,居后不甘后,处弱不示弱,有难不畏难,吃苦不言苦,不断加大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力度,努力消除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瓶颈、体制障碍。各级各部门尤其要把解决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作为重点突破的当务之急,作为优化服务的首要任务,下最大的决心,花最大的力气,尽最大的可能,积极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加大协调力度,加强需求管理,科学安排,合理配置,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在宏观趋紧的大环境中营造相对宽松、有利发展的小环境。

2、转变职能要体现在提高效率、阳光行政上。视时间为效益,视速度为生命,大力开展“效能革命”,强化行政效能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继续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清理收费项目,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加快电子政府建设,利用电子政务平台,推动政务提速。设立重大项目前期办公室,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增强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强化效能监察,完善投诉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整治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严肃查处政令不畅、办事效率低下、自由裁量失当等问题。进一步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体系、权责清晰的责任体系、规范高效的运作体系、公正严明的考核体系,着力提高政府工作的执行力。利用上虞公众信息网等载体,公开政策文件,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实行公开听证制度,推行收费公示制,把政策交给投资者、交给群众,形成以“透明、效能、服务”为主要标志的政府管理新模式,切实增强政府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3、改进作风要体现在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上。越是在改革发展齐头并进,困难挑战空前增大,大仗硬仗紧锣密鼓的关键时期,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越是要把精力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目光聚焦到发展上来,把责任落实到发展上来,做到战略上坚定不移,工作的劲头不松,发展的势头不减;战术上少说多做,不唱高调,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地真抓实干。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抓落实,带头转变作风,精简会议,压缩文件,减少应酬,敢于面对困难,善于解决问题,在重点工作、难点事务、关键问题上勇挑重担、靠前指挥,一抓到底、抓出实效。各乡镇、街道和部门要明确责任抓落实,将发展的任务量化细化到岗,实化刚化到人,做到每项工作有人干,每个项目有人抓,每个环节有人管。广大干部要雷厉风行抓落实,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和部署,形成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成的良好格局,坚决反对只说不做、不推不动、虎头蛇尾的疲沓之风。

4、廉政建设要体现在以身作则、标本兼治上。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廉洁从政才能取信于民。在当前宏观趋紧的情况下,我们必须牢记“两个务必”,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充分做好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开支,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把有限的财力用到产生效益最大的地方,用到群众直接受益的地方。坚持从机关抓起,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努力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规范公务员行政行为,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坚持从逐级监督抓起,把法纪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管。坚持从制度规范抓起,切实抓好“一办四中心”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权力约束,实施“关口”前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各位代表,上虞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向既定的目标迈进。展望未来,我们的前景无限美好。让我们进一步团结起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中共上虞市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以坚定不移的信念,百折不挠的意志,全力以赴的投入,风雨无阻的前行,励精图治,狠抓落实,不遗余力地推进各项建设,努力把安居乐业、繁荣繁华的现代化城市奉献给上虞人民。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