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今 日 上 虞


抓统筹 重落实 快发展 全面提升上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

——在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报告

(2004年1月5日)

任其良


同志们:

这次市委全会扩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和绍兴市委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03年的工作,研究部署2004年的主要任务。

下面,我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报告工作。

一、2003年工作的回顾与总结

2003年,是新一届市委的开局之年,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把上虞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滨江生态型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奋斗目标和市委十一届十七次、十二届二次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紧紧依靠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突出跨越式发展这一主题,大力实施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战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乘势而上,全市经济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3.5亿元,增长12.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增长25.4%;自营出口3.75亿美元,增长39.6%。财政收入14.08亿元,增长27.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9亿元,增长40.1%。金融系统年末存款余额177亿元,增加4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84元,增长12.5%;农民人均纯收入6324元,增长7.7%;城镇新增加就业岗位7926个,登记失业率在3.5%以内。与此同时,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新成绩。从总体上看,2003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态势是比较好的,不仅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而且为上虞今后更长一段时间的进一步发展奠了基。尤为可喜的是,去年的发展是在受到伊拉克战争、非典疫情影响和持续干旱、电力严重紧缺等情况下取得的,实属来之不易,弥足珍贵。这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市委工作的基础上,在市委全委会领导下,市级其他班子积极履行职能、协调配合,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

可以说,2003年的上虞,跨越式发展大势已定,跨越式发展大势初动,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是在上虞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一年。回首去年,就市委而言,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确立更高定位,理清思路谋发展。市委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要求,站在全局和长远的角度,进一步深化了上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路。年初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召开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了上虞新世纪初的奋斗目标、指导思想和重点任务,实施“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的发展战略,把上虞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滨江生态型现代化中等城市,通过五年努力再造一个新上虞的发展目标。根据这一发展定位和目标,市委审时度势,结合上虞跨越式发展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对上虞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部署和决策。作出了开发建设杭州湾上虞新区的重大决策,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开发思路,将整个新区规划成东、中、西三大产业发展区块,并通过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加快推进杭州湾上虞新区建设。确立“规划立市”发展理念,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把上虞整个市域作为统一的整体来审视,放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之中来谋划,邀请国内外知名设计院的专家和学者,重新整合上虞的山山水水,着手编制了从战略规划到总体规划到分区规划到局部性的专题规划等一揽子规划。确定接轨大上海的发展战略,喊响“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呼应大绍兴,建设新上虞”,把接轨上海作为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我市大企业与上海大专院校合作早、建筑企业在沪市场份额大的优势,精心组织接轨上海系列活动,拉开了接轨上海的序幕。作出了加快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决策,结合省委、省政府实施的“千万工程”,开展以村庄整治为重点,以争创跨越式发展示范村、先进村活动为载体的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制定出台专门实施意见、专项激励政策,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一年来的实践证明,一系列发展战略的形成和重大决策的实施,确保了上虞跨越式发展的目标更加清晰,任务更加明确,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干劲的良好作用。

2、坚持以人为本,配强班子抓发展。市委始终把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来抓,认真抓好人大、政府、政协三套市级领导班子的换届,加强对人大、政协“两会”的组织领导,市“两代会”取得圆满成功,市级领导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贯彻以人为本、抓人促事的方针,在干部使用上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打破常规,能上能下,切实加强了乡镇、部门领导班子建设,按照“以做人的方式做事,以做事的结果看人”的用人导向,坚持以实实在在的数字评价发展,以实实在在的发展评判干部,充分发扬民主,认真组织考察,对乡镇、部门领导班子进行了适时调整,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通过调整初步确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主要精力引导到谋发展、干事业上来。把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放在突出位置,抽调选派131名年轻干部充实到城中村改造、新农村建设、驻点招商、杭州湾上虞新区建设等重点工程、重大工作中,强化锻炼使用,把一批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年轻干部推向了经济建设的“第一线”。一年来,市委定思路、明方向,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市政府定措施、抓落实,全力以赴寻求突破;市人大、政协从各自的工作特点、优势出发,围绕市委的决策和部署,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团结协作、和衷共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套班子合心合力合拍,全市上下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局面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3、破除观念瓶颈,解放思想促发展。市委十分重视思想建设,把抓好思想作风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引导全市上下深入剖析上虞近年来纵向比成绩不小、横向比差距较大的问题原因,冷静地认识到我们与先进地区相比,缺少的是抓机遇、赶时间、争速度的抢先意识,欠缺的是大开放、大建设、大包容的发展气魄,缺乏的是重商、亲商、爱商的人文环境,不够的是敢想敢为、敢闯敢冒、敢争一流的进取精神。针对这一现状,市委对症下药,专题召开全会扩大会议,部署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提出了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全过程,确定了“解放思想转观念,集思广益谋跨越”的主题,重点围绕高举开放大旗、确立领跑之志、强势推进城建、鼓励社会创业、优化发展环境、扬起学习风帆、重塑人文精神等七方面内容,开展广泛深入的讨论活动。各部门和乡镇(街道)按照统一部署,精选载体,探索途径,通过认真查摆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扎实搞好整改,广大干部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宗旨观念、服务观念进一步强化,干部的作风、形象进一步转变,广大群众的创业激情进一步激发,解放思想正成为上虞新一轮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先导和不竭动力。

4、营造良好氛围,造势鼓劲求发展。市委加强教育引导,勉励各级干部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在年初的领导干部大会上,市委就号召全市广大领导干部要精心谋事、潜心干事,用发展的眼光认清形势,按发展的思路谋划工作,靠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年中通过组织党政代表团赴苏南、义乌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引导大家正确认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正确把握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正确对待已经取得的成绩,把上虞放在长三角地区,放在国际国内的大背景下来考量和比较,自觉把兄弟县市大发展形成的大挑战变为加快上虞发展的新动力,把危机感转变为责任感,把忧患意识转变为进取意识、竞争意识,努力形成争先恐后干事业、百舸争流比业绩的生动局面。创新激励考核体系,着眼于营造争先创优、求真务实的发展氛围,制定完善了《乡镇街道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意见》,把21个乡镇、街道考核重点放在加快发展上,按照“突出重点、体现态势、注重实绩、客观公正”的原则,采取定量考核和定性测评相结合,增量和增速考核相结合,专项考评和领导综合考评相结合的考核办法,突破了以往的考核模式;同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按月在《上虞日报》通报各乡镇(街道)、部门和企业的外资引进(荐)、自营出口、技改投入、工业用电、税收入库等五项经济指标完成实绩,全市上下你追我赶、争先晋位、拼抢发展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形成。

5、立足跨越争先,整体推进齐发展。面对错综复杂、艰巨繁重的形势和任务,市委始终十分清晰地把握“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这条主线,对事关三个文明建设的每一项重点工作,都以调查研究为前提,民主决策为原则,建立班子、健全机制为保障,切实加大推进力度。切实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在工业经济方面,紧紧依靠园区建设、技改投入、规模企业“三轮驱动”,杭州湾上虞新区全面启动,省级上虞经济开发区扩容提升,全市工业性技改投入态势强劲,规模企业实力增强,工业用电量增长28%,新增上市企业2家;在城市建设方面,运用大手笔、开展大建设、力争大变样,北三环、曹娥江大桥、104及329国道上虞段、杭甬运河上虞段、南北中心大道、世纪大道、城防二期三期工程等相继开工建设,城北、城南路网结构初步形成,城区框架不断拉大;在对外开放方面,以创新招商方法为载体,“北接南联”为重点,项目数量及单体规模实现新突破,全年实现合同外资2.02亿美元,实到外资超过1亿美元,打了一场漂亮的利用外资翻身仗;在旅游业发展方面,以建设大上海后花园为目标,强化核心景区建设,东山景区、祝家庄风情旅游区动工建设,锦绣四明、南国旅游度假区等一批旅游开发项目相继落户,旅游事业得到实质性推进。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质的重要载体,引导全民参与,营造一流环境,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一举成功;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伞节暨虞舜文化周活动,取得了为中国伞城命名、为梁祝故事正名、为虞舜文化扬名、为上虞发展争名的喜人效果;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深入实施“严打”整治斗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维稳机制初步建立,成功侦破“11.29”、“12.15”两起枪案,经济社会环境全面优化。加强党的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有关精神,全面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扎实开展农村基层组织“三级联创”和“先锋工程”建设活动,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行“阳光工程”,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开展“结贫思廉”主题教育活动,全市党员干部与2630多名(户)贫困学生(特困家庭)进行结对帮扶。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有75名党员干部受到处分,其中科级干部5人。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制订了《损害和影响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办法》,有18名干部受到责任追究。

去年以来,新一届市委常委会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努力把市委常委会建设成为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持集体学习制度,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和十六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上级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决策、部署。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制订市委议事规则,规范市委全委会、常委会和书记办公会议的工作内容和程序;健全和完善决策机制,对重要干部任命实行常委会或全委会票决制;对事关上虞发展战略问题和三个文明重大举措的决策,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研究论证,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程度。切实转变领导作风,带头开展下访接待群众活动,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围绕经济发展、关注民生等重点工作,市委常委开展集中调研,并专题汇报交流调研成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带头廉洁自律,按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每位常委注意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严格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去年的增长是在全国、全省、全绍兴普遍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取得的,但“纵比成绩不小、横比差距较大”的状况依然存在,推进跨越式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加紧迫感和责任感;目前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还不够强,大企业、大项目不多,优势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势头有所减缓,经济发展与要素供给的矛盾突出,用地、用电、人才等制约短期内难以缓解;外贸进出口特别是自营出口总量不大;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尤其是虞南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面貌变化不快,城乡二元结构依然突出;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和各项改革的深入,在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中,社会稳定工作面临更大压力;党的建设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有待加强,部分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和作风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行政效能、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违法违纪以及损害和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现象仍有发生。对此,我们必须始终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系统思考,统筹发展,协调处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二、2004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纵观当今世界,放眼当代中国,做好2004年工作,必须充分把握发展形势与趋势,认清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一要认清国际经济温和复苏,前景乐观。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仍是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趋势,局部战乱虽有所增加,但世界经济总体向好的方面发展。美国经济明显好转,日本经济正在复苏,欧盟经济走出低谷。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04年全球经济增长在4%左右,世界贸易增长将达5%以上。国际资本重组和转移仍在加速进行,国际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向我国转移的势头十分强劲,但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欧美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要求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极大压力。二要认清国内经济宏观看好,微观趋紧。在连续多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动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正明显改善,国内新一轮消费升级启动,全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成长期。但与此同时,我国也碰到了前进中的一些问题,国家对规范整顿开发区、加强货币信贷调控、改革出口退税机制等方面的宏观经济政策作了适度调整;强调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电力、资金以及土地等要素资源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显现,这都将对我市的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三要认清长三角发展势头迅猛,竞争加剧。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已被公认为世界第六大都市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综合实力最强、接受国际产业资本转移最具吸引力的地区,在参与广泛的国内外经济竞争中综合优势明显、推进势头迅猛、发展前景广阔。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区域之间为争夺这块“长三角蛋糕”,在资源、人才、市场、环境、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给我们带来了强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迫切要求我们能把握大势,发挥优势,转化劣势,确立强势。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绍兴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实现我市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目标,扎实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影响深远。按照上级的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市委确定今年为狠抓落实年,不事张扬,不喊口号,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努力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保持下去。2004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绍兴市委全会的工作部署,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依托的滨江生态型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保护、引导和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坚持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继续实施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和生态靓市战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把握“抓统筹、重落实、快发展”的总体要求。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建议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调控目标为:GDP增长12.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其中工业性投入增长25%以上;合同外资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5%,自营出口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000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做好今年的工作,要注重坚持以下四条工作原则:

一是必须坚持实施“四市”战略不动摇。当前,我们面临着区域竞争不断加剧的重大考验,面对着区域竞争地位重新确立的艰巨任务。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地把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生态靓市作为推动上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总抓手。要进一步把工业化作为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条件,积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不断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以工业化来推动外向化,以工业化来拉动城市化;要进一步把对外开放作为上虞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外融资金,内引项目,积极走内源经济和外源经济同步增长的发展路子,通过开放兴市带动工业化、促进国际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要进一步把推进城市化作为克服经济发展瓶颈制约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重点来抓,持续加快城市建设,积极构建滨江生态型现代化中等城市框架,以城市化来承载工业化,以城市化来助推外向化,努力提升上虞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要抓紧制订生态市建设规划,全面启动生态市建设。

二是必须坚持统筹协调发展理念不动摇。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要求和“五个坚持”原则落到实处,在统筹指导下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实现统筹。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加速城市要素向农村流动,促进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有序转移,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乡镇之间协调发展,各乡镇要立足优势创特色、竞相创业抓发展,积极探索实现发达乡镇与欠发达乡镇携手联动的协调发展。坚持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把经济、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加强科技创新,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优化教育结构,为上虞跨越式发展培养急需实用的劳动者。坚持“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全面提高城乡文明程度,营造投资者放心、老百姓安心的社会环境。坚持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加大重点流域和重点污染的治理,进一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把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统一纳入到一个大系统中,净化生态环境,加快形成城市、农村和农田相互协调、融合互补的环境体系。

三是必须坚持各类资源要素保障不动摇。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生产要素供给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谁拥有了充足的生产要素供给,谁就拥有了强大的竞争优势。今年必须把解决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作为经济工作重要内容,坚持加快建设速度,加大协调力度,加强需求管理的有机统一,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积极抓好要素资源配置的规划和建设,千方百计、竭尽全力破解电力、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应紧张的难题。必须抓紧做好在建电源项目的抢建工作和拟新建电源项目的前期工作,合理调度电力,鼓励企业自备发电;必须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加大围垦造地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千方百计保证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的用地需求;必须加大融资力度,鼓励金融部门开展金融创新,继续做好市外金融机构资金引进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对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必须把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实施“以才兴市”,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为我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四是必须坚持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作风不动摇。落实是决策的归宿,是一切正确决策的生命线,再好的理念,如果不去落实,也只是空谈。目标思路确定以后,就要埋头苦干,如果说2003年是市委的谋划之年,那么今年就应该成为全市上下的落实之年。必须牢固树立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切实减少文山会海、繁杂应酬和达标验收活动,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工作督查,严格工作考核,使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必须牢固树立不事张扬、不喊口号的工作态度,不把时间耗费在无谓的争论上,更不把精力荒废在无聊的空喊上,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机遇,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倍加珍惜全社会来之不易的发展热情,静下心思,扑下身子,全力投入到新一轮建设发展的大潮中去,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各项工作,进一步形成说干就干、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的氛围,以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实绩来体现共产党人的真正价值。

三、2004年工作的主要任务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调控目标,我们必须紧密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切切实实、认认真真地贯彻好、落实好。抓好落实,最重要的是要牢固确立和认真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经济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在实现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和加快发展上取得新进展。抓好落实,就是要把握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力争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实现新突破。

1、坚持搭建平台与做大规模相统一,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

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突出工业的主体地位,紧紧抓住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有利时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打造具有上虞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着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要完善功能,做强平台,推进园区建设。园区是工业之“巢”,是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基石”,对园区建设决不可一叶障目,因噎废食,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和具体行动,关键是要切实提高园区开发集中度、单位面积投资强度、项目投入产出比。杭州湾上虞新区要“高起点建设”,在编制好《上虞市杭州湾新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尽快完成评审论证工作,落实产业发展重点,优化产业发展布局,使之符合省《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和《环杭州湾产业带绍兴市产业区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争取省、绍兴市更多的优惠扶持,在新一轮竞争中赢得主动,取得更大的发展优势;尤其要加快建立完善“九通一平”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开工建设世纪大道曹娥江大桥,提高新区对大企业、大项目的承载能力。经济开发区要“高标准提升”,力争在6月底前完成总体规划报批和10平方公里江滨生活区控制性详规的论证工作,加快工业区主干道路框架建设,进一步提高开发建设档次。乡镇工业区要“高效能整合”,按照提高发展一批、调整合并一批、撤销一批的思路,积极进行整合,并强化园区规划,严格执行投资强度、经济密度等规定,控制低水平、低产出的技改投入。

二要扩充数量,备强梯队,培育规模企业。规模企业是地方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是企业提高市场知名度、占有率和抗击市场风险的基础。要重点抓好大型企业,出台激励政策,对一批主业突出、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开拓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行业带动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实施重点扶持,实行“升留级”的动态管理,鼓励发展争先,实行末位淘汰。2004年力争实现销售超30亿的企业1家,超20亿元的企业1-2家,10亿元以上企业10家,2亿元以上企业10家,亿元以上企业20家。要进一步增加规模企业数量,通过重点扶持培育一批,改造重组壮大一批,招商引资催生一批等多种手段,到2004年底,全市规模企业达550家以上。要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依托特色产业,发展配套企业,不断增强规模企业的后续梯队,形成中小企业发展后备库,并建立健全贷款担保、技术开发、市场信息等服务体系,在资金、用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加快形成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群体。

三要加大投入,技术创新,深化产学研合作。我市经济发展还处于投资拉动阶段,必须继续保持强劲的投入态势,今年要实施投资规模在3000万元以上的市级重点技改项目50只,确保工业生产性投入在55亿元以上。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市级领导挂钩联系制度和全程跟踪服务机制,掌握实施进展情况,严格督查,对意向项目要抓跟踪、抓落实,对签约项目要抓到账、抓开工,对在建项目要抓协调、抓投产,对投产项目要抓增资扩股、抓规模扩张,不断加快项目开工投产。要积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培育一批区域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重点行业共性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园区内科技创新孵化器建设,深化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引进大院大所共建科技创新载体,实施一批技术创新和省级以上高新技术项目。

2、坚持加快建设与提升品位相一致,实现城市发展新跨越

要按照“突出城北、开发沿江、挖掘潜质、培育个性”的城市发展思路,继续把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健全审批机制、强化规划管理,确保规划落实。根据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和我市城市建设三年大变样的目标,今年尤其要把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之举。

一要加快工程建设,拉大城区框架。围绕城市目标和总体思路,全力突破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扩容增量和城市承载功能。实施“道路框架工程”,以路网建设为先导,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加快104国道上虞段、329国道市区过境段、南北中心大道、杭甬运河上虞段工程建设;启动和建设三环北路曹娥江大桥、春晖互通立交、人民东路公铁立交,完成三环南路曹娥江大桥建设,加快建设北三环,启动南北中心大道大桥和四环大桥建设,通过城市路网延伸,使城市道路框架面积拉大到40平方公里。同时,配合绍兴跨江大桥、曹娥江口门大闸、杭州湾绍兴工业新城区建设,搞好各项配套工作,与绍兴大城市建设相呼应。今年,力争新增城市基础设施框架面积20平方公里,新启动建设区块10平方公里,新增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中等城市框架雏形。

二要加快新区建设,推进城市北移。积极实施上虞城市发展“北拓”战略,以公建项目为重点,加速城北新区开发步伐。用“组群式”思路凸显城北“心脏”特色,按照“一楼一风格、一区一特色、一街一景观”的城市设计理念,加快体育中心、图书馆、群艺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政府办公楼、公安、法院、海关、商检等项目的启动建设,加快学校、医院、停车场等公建服务设施配套,加大城北新区商贸中心、世贸中心、汽车城等商业项目推介力度,确保早日启动,带动整个城北新区品位和档次的提升,使虞北新区成为一个拥有先进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体现全面小康社会水平的现代化新城区。

三要加快精品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围绕建设“滨江生态型现代化中等城市”的目标,以“追求特性、做深文化、打造精品、增创美感”为要求,加快实施“三沿一标志”工程:沿百沥河打造人文景观,沿曹娥江凸显生态特色,沿杭州湾南岸构筑先进制造业地带,把体育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成为体现虞舜文化、展示经济实力的标志性建筑。着力打造以曹娥江为轴心的城市水系景观,把曹娥江与北三环交汇处的一江两岸建设成为繁华的“上虞外滩”;把城防二、三期工程建设成为融自然生态与上虞人文历史、现代文明为一体,寓城市防洪与景观观赏于一体的亲水型绿色文化长廊,成为充分体现上虞生态型城市魅力的一道风景线。加快城区周边旅游景点开发,以千古情史(梁祝)、千年佳话(曹娥)、千里诗路(东山)、千万学子(春晖)为重点,加快洪山湖、白马湖、曹娥景区、东山景区等旅游项目开发。加大市容市貌整治,把解放路步行街建设成为集市民休闲、购物为一体的主要场所,努力营造温馨的街景特色。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完成8-10个“城中村”拆迁,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同时,要积极探索村级集体资产处置形式和经营方式,稳步推进集体经济股份化。

3、坚持外源经济与内源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利用“三资”新跨越

实现上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借梯登高,借船出海,借力发展,着重要在利用“三资”上有新的突破。

一要健全机制引外资。要继续按照“各行各业全推、一二三产全招”的要求,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措施、更新的方式,持续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要推进引资市场化,利用利益机制争取中介组织,聘请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财团的高层及友好人士担任引资顾问,物色部分素质高、活动能力强的引资重点区能人担任专业引资代理,牵线搭桥,推荐项目,联络客户,提高引资的成功率和外资的到位率。要推进引资智能化,加强网络建设,搞好与政府网站的链接,通过因特网了解国内外大财团、大公司的投资意向和投资计划,搜集项目信息,并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宣传自己,发布招商项目和信息。要推进招商专业化,调整市招商局、驻外办事处与驻点招商机构及运作机制,把熟悉经济工作、善于对外交往、有一定招商经验和渠道的干部推到招商一线。要强化激励,完善奖惩制度,重奖引资有功人员。“两区”和大企业要在招商引资中发挥主战场和主力军作用,确保“两区”实现外资占全市80%以上。同时,要加大引资督查力度,确保月月有督查,季季有公布。

二要强势出击拓内资。重点要做好“北接南联、全面回流”文章。“北接上海”就是要在2003年接轨上海拉开序幕的基础上,抓住上海企业外迁和产业升级的机遇,在北接上海上做好深化文章。“南联温州”就是要抓住温台地区资金外流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南联力度,扩大引资范围,促使更多的温台地区企业落户上虞。“全面回流”就是坚持发挥虞籍在外经济能人的带动效应和桥梁作用,通过亲情乡情感化、投资实例感染、优惠政策感召、高质服务感动,争取更多的能人回乡、企业回迁、资金回流,并通过他们接触更多的客商,引进更多的资金,放大“凤还巢”效应。

三要千方百计激民资。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创业致富的积极性,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实现民营经济新的飞跃。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以抓外资的热情、引外资的政策鼓励民间闲资投资兴业,大力发展面广量大的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个体私营企业。集中力量扶持区域特色经济,促进崧厦伞业、丰惠劳保用品、汤浦铜管等块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块状经济在壮大我市民营经济力量、转移农村劳动力和富裕农民中的作用。要不断优化服务,引导民营企业实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削减审批事项,清理收费项目,规范审批和收费行为,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提高服务质量,营造助推全民投资、全力创业的良好氛围。

4、坚持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相同步,实现农村发展新跨越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同步推进,富民强市与全面小康同时实现。

一要以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工业化。要把农业当作“企业”来经营,切实加快我市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把农业产业化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以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市场竞争力为重点,积极发展“三资”农业、特色农业、创汇农业和生态农业,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培育特色产品、特色产业和特色区域。以农业加工区为载体,整合各种资源,推动产业集聚。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继续实施“扶强扶优”战略,抓好50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着力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开发、加工增值、规模拓展和带动农户的能力。以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为重点,规范引导现有专业合作组织,切实增强其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功能,有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分层分业,实现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以农业龙头企业贯标、绿色农产品认证、农产品创牌为重点,大力发展标准农业和绿色无公害农业,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档次。

二要以现代化的要求改造农村。以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为载体,把村庄建设、环境整治、河道治理、土地整理、村庄绿化、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真正把农村建成为现代化新社区。要进一步完善镇村建设的详细规划,着力构筑城区、中心镇、中心村相互衔接、协调统一的城镇体系,促使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使农村各种要素向城市流动,形成城乡系统配套、相互融合的设施形态和生态环境。要按照“一年一年地抓、一个村一个村地抓”的要求,不断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十个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轮廓初显,其余90个村全部启动建设。要稳步推进行政村撤并,在试点基础上,稳妥有序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行政村撤并工作,切实解决我市行政村数量偏多、规模偏小、经济实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实现村与村之间的资源共享。同时,要结合行政村撤并工作,适时启动移民下山工程。

三要以保障化的措施转移农民。农民增收困难不仅是现实、紧迫的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问题,更是现代化进程中需要不懈努力解决的长期问题。转移农民,关键是要实现农民市民化。要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平台建设,进一步培育和完善市劳动力市场,优化配置成教和职教资源,积极开展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使农民在接受培训后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增强农民自主创业、就业增收的能力。要切实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劳务输出,最大限度地使被征地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上去,促使农民变职工、村民变市民,增加非农收入。要加快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或基本生活补助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对今后被征地农民必须从制度上进行安排,严格执行“即征即保”的规定,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离土离乡、生老病死的后顾之忧;同时要做好农村贫困户和弱势群体养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要及时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农转非工作,确保失地农民农转非后在基本保留农民应有政策的基础上,能享受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

5、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实现三个文明新跨越

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要深化改革,打造灵活的体制机制环境。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增添企业活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把政府职能转移到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根据宏观形势,今年要把转变政府职能的重点体现在提高行政效率、提供要素保障上。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培育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加快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努力打造“信用上虞”。按照社会保障体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要求,不断完善社会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和扩大城乡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覆盖面,积极推进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认真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各项救助机制,高度重视和关心困难群众、弱势群体。

二要全面发展,打造和谐的生态人文环境。更加注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做深做透虞舜文化,打造精品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加紧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水平。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注重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协调统一,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倡导全社会节能、节水、节地;注重生产发展和生态良好的协调统一,强化环保第一审批制度,提高新上项目的环保准入门槛,加大环保执法和检查力度,实现环境污染的源头控制、总量控制和集中控制。进一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治水、治气、治山为重点,统筹城乡环境的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青山常在、绿水常流、山环水绕的生存发展环境。

三要依法治市,打造健全的民主法制环境。积极支持人大、政协依照法律和章程履行职能,保证人民群众通过人大、政协有组织地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地方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重要事务的管理。要更好地支持工会、妇联、共青团、科协等群众团体开展工作,支持他们积极开展服务中心、体现特色、生动活泼的各项活动,为建设新上虞凝聚各方力量。扩大和发展基层民主,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进一步深化政务、村务、厂务、居务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以《行政许可法》的贯彻为契机,全面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深入开展“四五”普法,不断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全力做好信访工作,努力把各种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学习推广新时期的“枫桥”经验,整合政法、信访等力量,成立市、乡镇、村三级矛盾纠纷预测调解中心,加大社会综治力度,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经济犯罪,倾力打造“平安上虞”。

6、坚持党的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实现党的建设新跨越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绍兴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围绕第一要务,抓好党的建设,为全面推进上虞跨越式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思想、组织、政治保证。

一要夯实跨越式发展的思想基础。夯实跨越式发展的思想基础,首要的是要加强理论武装,强化以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为重点的“龙头工程”、以一般党员干部为重点的主体工程、以广大群众为重点的基础工程,广泛深入地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学习,不断提高各级干部的理论素养,努力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快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把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作为迎接新的改革重任、实现新的历史跨越的强大动力,以十六届三中全会开辟的新境界来指导我们的思想解放,做到坚持按发展的需要解放思想,坚持在创新的实践中解放思想,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解放思想。要把怎样充分调动干部创优争先和群众创业致富的积极性,作为解放思想始终要解决的重大课题来研究和破解,通过解放思想来统一思想,坚决冲破一切陈旧观念的束缚,坚决革除一切不合时宜的规定,坚决克服一切害怕权利调整的心态,让一切有利于富民强市的新思想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成员充分活跃起来,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发展要素充分活跃起来,万众一心地实现奋斗目标。

二要夯实跨越式发展的组织基础。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以做人的方式做事,以做事的结果看人”的用人导向,畅通干部“能上能下”渠道,突出“一把手”选配重点,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强化日常考核,坚决调整工作不胜任、群众不认可和不能共事、不会合作的领导干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加快培养和大胆启用优秀年轻干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进一步完善适应各类人才成长和工作特点的培养机制,健全人才柔性流动的引进机制、激励机制,在全市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和引得进、留得住、富得起的良好人才环境。针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扎实、实效不明显的状况,突出抓好乡镇、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深化农村基层组织“三级联创”和“先锋工程”建设活动,部署开展“五好”联创活动;围绕行政村区划调整,切实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广泛开展“牵手奔小康”行动,扎实推进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推行行政村农村工作指导员制,推动党委、政府工作重心下移。围绕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提高非公企业和社区党建水平;积极探索党员培养、发展和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新路子,永葆党员先进性。

三要夯实跨越式发展的作风基础。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关键是要有良好的作风作保证。要把作风建设作为评判干部的主要标准,看谁的思想更解放,在争议面前能否力排众议,在风险面前能否勇担责任;看谁的亲商重商安商富商意识更强,是否用活政策,是否换位思考,尽最大可能帮助客商排忧解难,看谁的群众观念更牢,有没有胸怀爱民之心,顺民意、从民愿,有没有谋划富民之策,使民殷、促民实,有没有恪守为民之责,解民忧、保民安。要重点强化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作风,每一位干部对待工作要雷厉风行、一干到底,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和矛盾,都能千方百计落到实处;对待使命要夙兴夜寐、寝食难安,不管牺牲多大的个人利益,都能义无反顾置身其中;对待事业要求真务实、不浮不躁,不管花多大的精力,都能始终如一求得实效。要牢记“两个务必”,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继续保持清正廉洁、干净干事的形象,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化完善“结贫思廉”活动,健全监督机制,着力构筑反腐倡廉防范体系,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建立健全权力规范机制,深化“阳光工程”,规范事权、财权和人事权,深化完善“一办四中心”,加强行政效能监察,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继续加大违法违纪查处和责任追究力度,引导广大干部正确对待手中权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保持高尚人格,以身作则,做好表率。

同志们,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鼓舞人心,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催人奋进。展望新的一年,我们充满着必胜的信心,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职责与神圣使命,进一步增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保持永不懈怠的奋斗精神,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抓统筹,重落实,快发展,坚定不懈地向着既定的目标迈进!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