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报社信箱

 

国 际 国 内


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

——走进革命老区红安

新华社记者 詹国强


革命老区红安位于大别山南麓、鄂豫两省交界处。从武汉出发,驱车只需1个半小时。
七月大别山,满目苍翠。进入红安没多久,远远地,就看到一个楼房林立,马路宽阔的新兴县城。城关口,矗立着一块由徐向前同志题名“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的巨大招牌,驻足在董必武、李先念、陈锡联、秦基伟、韩先楚……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画像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红安颂》上写着:红安,在这片1000多平方公里的神奇土地上,在中国革命的洪流中走出了两位国家主席,诞生了三支工农红军队伍,孕育出200多个解放军高级将领。他们都是立党、建军、治国的铮铮“脊梁”,他们的丰功伟绩光照千秋。这是中国历史的奇迹,也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穿行在鳞次栉比、车水马龙的县城里,思绪万千。77年以前,在“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黄安、麻城两县的农民武装和数万群众,在潘忠汝、吴光浩、曹学楷、戴克敏等同志的指挥下,于11月13日举行了著名的黄麻起义,一举攻克了黄安城,成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建立了鄂豫边根据地。

1930年春,根据党中央决定,中共鄂豫皖边特委和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当革命处于高潮时,全县人民拥军参军,出现了父送子、妻送夫、兄送弟、姐携妹去参加红军的动人情景。当革命处于低潮时,黄安人民的革命信念毫不动摇。他们前赴后继,百折不挠。敌人每次“围剿”黄安时,实行惨无人道的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敌人洗劫后,全县城乡,一片废墟。当年发动黄麻起义的七里区成了“无人区”,紫云区成了“死人区”。

在董必武纪念馆里,存放着董老在病榻上为自己赋的一首《九十初度》律诗:“九十光阴瞬息过,吾生多难感蹉跎。五朝敝政皆亲历,一代新规要渐磨。彻底革心兼革面,随人治岭与治河。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抒发了他革命一生的情怀。红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董必武的故乡。20世纪初,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辛亥革命,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两件大事董必武都亲历其间。他早年曾投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失败后他毫不灰心,继续寻求新的革命道路。“五四”运动后,董必武立即投身到新的革命运动中去。1920年,他在武昌创办了私立武汉中学,以此为基地传播马列主义,并与陈潭秋等一起创建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在董必武和陈潭秋的培养下,黄安旅汉读书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加入了共产党,并于1923年冬在武汉中学成立了党的工作组,1924年初回到黄安开展革命活动,1927年成立了县委。有了共产党的领导,革命运动很快就发展起来了。北伐军尚未到达武汉前,黄安的国共合作就已形成,秘密农民运动已经开展;北伐军攻下武汉以后,黄安的农民运动迅猛发展,农民武装普遍建立,反帝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风暴席卷全县,从此,鄂东北地区形成了大好的革命局面……

与董必武纪念馆相隔不远的,是从红安这片红土地上走出的另一位国家主席李先念的纪念馆。李先念1909年6月23日出生在红安李家大湾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7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率领300名青年加入红军,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师政治委员。解放后,李先念曾担任湖北省委书记。1983年6月,他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七里坪距县城24公里,这里曾诞生了两支中国工农红军队伍:1931年11月7日红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成立;1938年3月二十八军在七里坪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东进抗日。长胜街上,铺满了青石板,两旁的房屋修茸一新。站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门前,仿佛听到了战斗的号角在风中阵阵响起。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辉灿烂出现新世界……”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一群来自黄州小学的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吟唱着这首红安民歌。

黑龙江的游客李正高告诉记者,红安他一共来过三次,感受一次比一次强烈,这次假期带着儿子专程来感受红土地,让他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树立发奋读书,时刻报效祖国的信念。

红安县委的工作人员张发喜告诉记者,红安人民不仅有较高的革命积极性,还有顽强的斗争精神。红安之所以能够长期坚持革命斗争,并始终成为可靠的革命根据地,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20多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红安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奋战、前赴后继,14万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红安的土地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带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红安,拜访这片神奇的红土地。1996年、1998年,红安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每年都有约20万名青少年来到这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新华社武汉8月1日电)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