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总编信箱

 

虞 舜 文 化


读书即安

辰晔


     

撩开人生的帷幕,不可能永远是喜剧,悲怨愁苦,谁都会碰上,化怨解苦,读书最好。

人遇恩怨,入得书境,终能超然物外,终以为人间恩怨均不足道,又何必争,何必怨呢﹖

十九世纪美国总统林肯当政时,陆军部长斯坦顿十分瞧不起这位总统,他讥笑林肯是“笨蛋、老憨、长臂猿”,甚至挖苦说:“人们为什么要到非洲寻找大猩猩,现在坐在白宫中抓耳挠腮的不就是吗﹖”林肯闻之,没有动火,更没报复,而是认为斯坦顿“绝对忠于国家”、能干、精力充沛,最后还是将其提拔为陆军部长。不念旧恶,不计宿怨,能宽恕时就宽恕,得饶人处且饶人,于林肯之心何其安矣然而,这份坦然、磊落,这种智慧、自信,多得益于人文垫底,多源于林肯读书顿悟。林肯之读书,其过程中,“伴随政治风云的变幻,社会潮音的轰鸣”,更兼阅读时“以意摄之,其意义又在人文思想的涵盖之下,故其读与思如渴饮江海,畅然得宜,互为因果”伍立杨语。

自然,要像林肯总统那样,通过读书求得腹笥充盈、饱学眼高的同时,进而入得那般“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之境,则非常人所及。然而,这又何以不是我们所企盼的目标呢﹖

我们得承认,读书的境界,确乎有高低之分。境界高远的,从书中获得前贤的经典思想,或以之为灵魂的皈依之乡;其次的层面,是以寻求知识为主,获得自身的更多发展;再次是为修身养性,培养—种闲适优雅的生活艺术;另外,便是无事闲翻书,以打发光阴。虽然,读书人的兴趣、欲望各不相同,事实上,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所有的读书人都去求高远之境,但是不论是谁,只要与书有缘,捧书而诵,则心各各相安矣

读书,永远是一种心灵的安抚,是无可替代的一种享受。孔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这虽是久远的“绝响”,但也痛快淋漓地道出了读书的快乐。是啊,把书读到安谧的程度,在安谧中分享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在安谧中体会人生的滋味,在安谧中升华我们的思想,生活的快乐就在其中了。难怪张爱玲大发感慨:“我看,看书也要趁年轻,晚了快乐就会大打折扣。”记得林则徐晚年因病辞职后,在居室内悬联:“坐卧一楼间,因病得闲,如此散材天或恕;结交千载上,过时为学,庶几秉烛老犹明。”“读书即安”,这何以不是林则徐能够活到老、读到老的一种精神支撑!

其实,即便是那些“无事闲翻书”之人,又何以不是为了求得一份心境的安恬?否则,“镇日的看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清·沈复语)。

然而,真要让每个人都来读书,是很难的,但读书的习惯总是可以培养的,一旦成了习惯,那么,读书人就可以渐入佳境。据报道,英国的学校,从学前班到小学、中学,每个学生放学前都可借书回家阅读。有位6岁小男孩,每天放学时候都要借几本儿童书,他妈妈说:“只要一读书,他比什么时候都安静。”这至少给我们提供了两个信息:一是读书可以让人安神安心,二是读书的习惯从小培养很重要。

说到对读书的迷恋,笔者不禁想起了南朝梁文学家萧统,萧统3岁受学《孝经》、《论语》,5岁已遍读《五经》,10岁博览群书。虽然,他是梁武帝的长子,但因其嗜书似命,竟不谋尊荣至极的皇位,而是风雨晨昏,遨游书海,终于完成了上起先秦下及梁朝共30卷《文选》稿本,开创了中国文选学之先河。书中自有清纯心,书中自有坦荡情,萧统于读书之痴似乎告诉了我们全部答案。

沧桑逝水,风习递嬗,在人类生存空间日见仄逼的今天,愿更多的人回归和坚守精神和心灵的都市。那里才有真正的人类终极关怀和生态平衡,那里才有人类渴望的宁静平和,而读书便是迈向心灵领地的终南捷径。“读书即安”,乃此之谓也。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