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总编信箱

 

虞 舜 文 化


夺古化神韵 立虞舜风骨

——读上虞十人书法展

百二斋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物孕育一方艺术”,如果说上虞的书法艺术之所以能前耸古贤,后涌来者,那么这种传承和开掘,与浑厚丰美的虞地山水,特别是与雄秀灵动的曹娥江不无渊源吧。这样的印记在最近举行的车广荫、丁毅、陈峰、吕万玖、童建华、曹松境、陈大平、陈秋强、张关卣、吕剑国等十人书法展上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其实,无论渊源或现状,上虞的书法艺术是向为翘楚的。且不说古有嵇康、谢肃、倪元王路、王望霖,前有罗振玉、马一浮等大师,当今上虞书坛以车广荫、丁毅、陈峰、钮震江、吕万玖、童建华等为代表的众多书家,其档次、其风格、其成就、其造诣,在绍兴书坛,乃至在“书法之乡”的浙江,亦可着力写上一笔的。从这个意义而言,此次车广荫等十人书法展的亮相,既是现今上虞书坛已有成就的总结和演绎,是重要的聚集和交流;也是上虞书坛未来走向的开掘和整合,是可贵的构建和探究;更是对整个上虞文学艺术事业的一个有效启迪和推动。“十人书法展”无疑值得关注和重视。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我来说,观摩“十人书法展”热闹之外,并不见轻松;斗胆妄言,更显唐突。好在十位书家皆为师长或朋友,因此率性写来,也不怕冒犯了。

一、静读车广荫

中国书协会员、绍兴市书协副主席车广荫,无疑是上虞书坛的一位长者。于习书于为人,车广荫长者的风范和气度有目共睹。

早年曾师从绍兴方家沈定庵的车广荫,习书已有经年,一手亦隶亦楷的行书,饱满中盈骨力,淳朴中藏沉郁。无论线条、结体和布局皆浓墨重彩,端庄酣畅。观车广荫的书法,其苍劲雄浑之气、老辣质朴之韵、俊秀丰美之态,神形俱到,跃然纸背。博采众长,独成一家的“车体”,不说家喻户晓,也早已声名遐迩。印象中车广荫得意之作乃为直幅条屏和对联,或许此类形式更适合于“车体”特质的表达和发挥。此次书展中车广荫一幅“秋风古道题诗瘦,落日平原纵马豪”的对联,该是近年上乘之作,“车体”特质的渲染和洇漫在此联中可谓淋漓尽致矣。出乎意料,此次书展中车广荫一幅隶书作品尤为抢眼。此作笔画波磔、蚕头燕尾、精密严稳、自由舒展,其气象颇有炉火纯青中嬗变,得道悟禅里升华之感。抑或就是这幅隶书,昭示着“车体”另一艺术新境的开拓和来临。

二、逸读丁毅

中国书协会员、上虞书协主席丁毅,刚届中年。其言谈举止热情而不张扬,坦荡里见性情,恰如他的书法,挥洒而不媚俗,质朴精干显灵逸。在我眼里,于书于人,丁毅可谓上虞书坛中林冲式的人物。

行书从楷书形变而来,因其书写的自由、便捷,成为众多书家广为圆熟的一种书体,然而也正因为圆熟,大凡离方遁圆、行云流水之类亦成行书的常态。而丁毅的行书,则自由中见利索,萧散间跃枯涩,其用笔、其章法、其线条、其神貌,俊整虬劲,笔短意长,质朴率意,古趣盎然,发乎常态又独崛常态,实为行书中难得多见的上乘。此次书展中,丁毅的行书“垂缕见清露,流声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一书,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结体疏朗,法度井然,字里行间颇具谢无量的风范。

“逸”是丁毅书法的传神所在,我以为也是读丁毅书作的一柄重要钥匙。对丁毅书法而言,“逸”不是信马由缰的潇洒,亦不是轻松自如的随意,而是浓墨重彩里的平和,酣畅姿荣中的灵秀,所谓“味之越久愈甘也”。

三、禅读陈峰

中国书协会员陈峰,书名了奇,闻其名便有三分禅意,乃至读其书,则禅意拂面。当然陈峰之禅,不是落魄山水、孟浪红尘的野狐禅,而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机杼,是“气骨真当勉,规模不必同”的领悟和入定。

作为上虞书坛年轻的探索者,陈峰颇多可圈可点之处。当年他放弃条件优越的工作,自费进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书法专业攻读是其一;而立刚过,书作获奖全国第四届中青展、篆刻入选全国第二届、第三届篆刻展是其二;闯荡商海,有所建树之际,墨耕不止且颇多进击是其三。当然对颇有禅意的陈峰来说,这一切也许都了而无奇,不提也罢。

读陈峰的书法,览其形迹,朴陋荒率,使笔信马由缰,结体古朴雅拙;貌似不入传统,难列流行,却于传统和流行之间别开新径,自成一格。与丁毅一样,陈峰亦擅作行书,此次书展中他的两张行书条幅,皆以青藤诗入书,以青藤笔法着墨,一静一动,相生相发,韵致高洁,气象古穆,给人以“骤遇异人”的奇倔和神韵。

四、细读吕万玖

对于上虞书坛,甚而对于上虞文艺界,吕万玖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作为省书协会员、上虞书协秘书长的吕万玖,之所以能翘楚上虞书坛,更是仗了一手“笔笔有源,法度尤显”的书作。

作为性情中人,习书多年的吕万玖对书法情有独钟,且颇具造诣。而临碑摹片、广涉博览,学有所创、化而有度的聪颖和辛勤,更使吕万玖的书法,其形也朴,其意也倔,其气也丰,其神也熠,一言以蔽之:“富敦煌残片之留韵,存青藤板桥之遗脉”。

读吕万玖的书法,就像品茗、玩石,需细细揣摩,细细研读。惟其细,其书法棱侧跌宕、欹正互参、通灵脱俗、安静沉着的特质和风格,方能见仁见智,贯通融化。近年来吕万玖喜作多字数的直轴和条屏,此次书展中的行书四条屏和行书《菜根谭》,以方笔入书,峻利洒落、笔法秀劲,章法上率意拉大行间字距,芳嗣寡俦,散而有度,其用笔、其功力又岂同一般哉。

五、侧读童建华

许是与童建华接触甚频之故,正面读童建华,反倒有了一层遮蔽,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读童建华须退开一步,我想侧读可能更好些。

现为浙江省书协会员的童建华,以行书立身。他的行书其形也旷,其气也雄,焦枯杂处,飘逸古奥。此次书展中“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一轴,以中锋入笔,亦行亦草,气足势劲,结体布局飞扬起伏,章法更浑然天成。其实童建华的楷书功底甚为了得,曾见过他刊于《浙江日报》的一则楷书,形体方正,笔画端庄,谨严中含苍古,内敛里孕生动,别具一格。因此读童建华,单读其行书,想来也只能是侧读了。

六、淡读曹松境

原市政协秘书长、虞舜书画院院长的曹松境,大名鼎鼎。坦率地说曹松境的大名鼎鼎倒不是因了他的书法,而是缘于他为人师表几十载,桃李满天下且多俊杰的功绩,尤其是他热情似火、古道热肠、乐于助人的品行所致。因此,读曹松境,淡读该是最适宜的。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但动力并不能与成功划等号,此中间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中得心源的参悟和孜孜求索的执着。曹松境之所以能由爱好而成方家,中得心源、孜孜求索无疑是缘由。曹松境的书法以圆熟秀劲见长,其用笔方圆适度、柔中带刚;其布局沉雄方厚、宽博闲雅;其结体淡泊清丽、颇具书卷气。令人侧目的是,此次书展中,曹松境的隶书对联“雨过琴声润,风来翰墨香”一书,在传承其温厚、闲雅风格的基础上,饱满圆硕,婀娜飘洒,其一波三折之妙、峰回路转之奇的审美情趣跃然纸背。

七、喜读陈大平

观览十人书法展,一入展厅,抢入眼帘的便是陈大平气势不凡的几轴草书。“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那份倜傥,那份豪迈,那份恣意,那份风发,漾漾然、跃跃然焉。伴随恣意、豪迈的更有一脉暗滋潜长的喜悦。喜之有三:十人书法展能观赏如此精妙的草书,乃其一;上虞书坛有这般气度不凡的书家,乃其二;身居检察长要职的陈大平,爱书如此,功力如此,对上虞书坛、上虞文艺界无疑是不小的鼓舞和推动,乃其三也。

书如其人,如其人者,不在形而在神。出生诸暨的陈大平虽生得儒雅清秀,但诸暨人豪爽、刚直、坦荡、率直的品性,怕是溶入血液中的。故陈大平习草书,实珠联璧合,浑然天成也。或许对政务繁忙的陈大平来说,此也是修身养性的又一喜了。

八、文读陈秋强

陈秋强是一个出色的文人,先前或执教、或经商、或从事企业管理,皆脱不了一脉浓浓洇漫的文人气。眼下他于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发掘,张扬得如火如荼、声誉鹊起,更是彰显。

素闻陈秋强喜画擅书,此次十人书法展便见庐山真面目。陈秋强的行书笔道流畅,字态生动,其气息流荡,挺然秀出之际,颇具风云两散,润色开花之象。一轴行书“墨海游龙”,用笔牵连使转、意致洒落,点画姿媚清峻、锋芒咄咄,布局谨严舒畅,气韵馥郁,苍劲里觉俊秀,柔和中见挺拔。陈秋强书法这一最鲜明的特质,与中国文人书法品性一脉相承,更一扫其文人书法圆熟规矩、纤秀平常的习气,其峥嵘和老辣,想必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必然了。

九、浓读张关卣

张关卣人称张牡丹,写意牡丹恣意放纵、水墨淋漓,声名显赫。古人曰:书画同源。张关卣善书法,乃是情理之中。

性情豪爽、秉赋旷达的张关卣,其画色彩浓重,线条苍劲,虚实互映,墨成五色,故虽方尺之下、数笔之间,其豪爽泼辣、洒脱灵动的气势和意境栩栩如生。张关卣的书法更传承了其画的气势和风格,运笔粗重泼辣、顿挫而有变化,行距紧密、结构凝而不乱,其点画的速度和提顿力起伏跌宕,形成重若崩云、风樯阵马的效果。此次书展中,“一园花草春长生,满屋书画香久存”一轴,其浓烈豪爽之气,雄健舒畅之意,溢于言表。

十、初读吕剑国

开发区工商分局局长吕剑国,乃多年的朋友,此次十人书法展中,吕剑国的大作亦赫然入目,于我倒有一份意外的惊喜。友是旧友,书是新识,旧知新交,那一缕钦佩和欣慰不用多言。

与童建华一样,吕剑国亦从戎十余载,虽然复归地方已有多年,但骨子里那一份军人的坦荡和爽朗,怕也是喧嚣俗世很难掸拂的。吕剑国喜行爱隶,他的书法峻厚质朴,势华笔健,其字、其韵、其意,虽谈不上巍然奇崛,亦端如山,庄若岩。此次书展中他的一轴“云白风清”的隶书,颇为出彩。此书构架舒展、用笔清劲,顿挫作方、提转成圈,自然娴熟里高旷之意缓渗,锋老妍媚中清淡之气徐回,汉隶质朴厚实、飘逸旷淡的特质颇见端倪。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