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33-0080  http://www.shangyudaily.com  E-mail:syrb@mail.sxptt.zj.cn

点击上虞日报

关注上虞热点

讴歌上虞建设






今日上虞

国际国内

社会广角

虞舜文化

图片新闻

前期回顾

总编信箱

 

虞 舜 文 化


两名追梦的农民女工

本报记者 孙大牛


     

日前,杭城2003年浙江省省级细纱操作工职业技能赛区传来喜讯:上虞棉纺织有限公司两位女工分别获得该次技能大赛第三、第四名,占全省细纱操作比赛全部奖额的五分之二。
获奖的是两位农民女工,名叫徐中萍、王娟美,两人闻讯喜极而泣,彻夜无眠。

徐中萍和王娟美同是梁湖镇农民,又有很长时间在上虞棉纺织有限公司(原金威集团)二纺厂细纱车间同班挡车。徐中萍热情活泼,落落大方,王娟美个性沉静,富有见解。两人性格不同,但不失为一对好姐妹。如果说她们与其他一些农民工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两人愿做梦,肯追梦,不甘于碌碌无为,期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善环境,提高自我。

徐中萍今年26岁,1994年6月17日,她带着美好的向住跨进金威集团大门,师傅带着她来到细纱车间,看到只有电影电视里才能看到的高速运转细纱机,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谁知一周后挡车时,徐中萍就傻了眼,面对每分钟旋转数万转的纱锭接头,她感觉根本无计可施。普通挡车工要管3.5台车子、1470个纱锭,而她独立挡车一台车子都非常困难,几乎每个月都要因操作质量和车位卫生扣奖。徐中萍后悔了纺织职业的选择。晚上回到梁湖西华瑶村父母的身边,几欲张口打退堂鼓,但每次看到父母因自己参加工作而流露出来的期望眼神和欣慰的语态,只好把“不要做”三个字含在口里。她每天都对自己说:再坚持一天。就这样,她坚持了三个月,每天都像最后一天那样咬牙屏气坚持。三个月后,她意外发现自己已经出类拔萃,能称心如意征服难缠的纱锭,成为新工人队伍中的操作尖子。从此,她的心里又有了梦,梦想有一天像体操、排球女运动员一样,站在细纱操作岗位大赛的领奖台上。

王娟美今年32岁,进厂已有13个年头。1989年她高中毕业,只差一分落榜高校。一度萎靡不振,偶尔从广播电台听到家乡附近的棉纺织厂挡车女工谢亚萍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消息后,心里为之一动。她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大学固然有机会找个好职业,但当工人照样也能岗位成才。招工进金威集团(原棉纺织厂)后,她刻苦学习技术,力求技能增长。细纱接线掐头是一种高难度技术,王娟美每天练掐头,数以万计,直至食指出血。握住高速旋转的纱锭会损伤手指皮肤,进而影响操作速度。王娟美跑遍百官大街小巷,从一家劳动用品商店买到薄皮手套,她将手套指头部分剪成一截一截,套在食指上,避免了指头磨损,加快了操作进度,橡皮指节一度成为她操作的“独门暗器”。两年后,王娟美过关斩将,从班组、车间竞赛中脱颖而出,在全厂操作运动会中获得第三名。

机会总是降临在有准备的人们身上,今年7月底,由绍兴市经贸委、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纺织丝绸行业管理办公室联合发起的2003年绍兴市市级细纱操作工职业技能比赛在绍兴“旺家纺织”开锣,王娟美、徐中萍和另一位女工张海君作为上虞代表队参赛,王娟美勇夺了个人全能第一名,徐中萍获第三名,张海君居第四名。按规定,入选前三名参加浙江省省级细纱操作工职业技能比赛,此后不久,王娟美、徐中萍踏上了新的赛程。坐车去杭城的路上,两位家住农村、极少坐车的女工晕车吐了一路,但一到赛场,两人顿时抖擞精神,抓紧时间熟悉车位。开赛前,教练李玉珍见徐中萍心情紧张、忐忑不安,怕她急中出错,就小声对她说:“你是有名的快抢手,别求快,要求稳。”徐中萍依法参赛,尽力发挥平时成绩,获全项无扣分、单项质量满分,与全省第二名操作速度成绩仅差一秒得第三名,王娟美获第四名。

赛毕归来,徐中萍、王娟美又是高兴,又是遗憾。高兴的是,终于不负众望,捧奖而回。遗憾的是没有进入全省前二名,今年无缘再圆参加全国大赛的梦!

 


 

本站网页版权属上虞日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镜像
 建议使用IE5.0,800*600分辨率浏览   技术支持 Email;syzd@sina.com